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论文,人才培养模式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构建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这是对高等教育思想变革的必然性选择。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等教育引进、学习前苏联在人才培养上的“专才教育”思想,强调按国民经济计划对口设置专业,对口培养专门人才,形成单一的“专业教育”模式。由于“专才教育”思想过分强调“学以致用”,致使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越来越窄,毕业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素质不高、社会适应性差、创新能力不强等缺陷日益显露。改革开放以来,以美、日、英、德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通才教育”思想逐渐在我国受到重视。“通才教育”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主张对大学生进行“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增量与大学学习时间常量的矛盾日益尖锐,“通才教育”思想及其“通识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显而易见。通过审视世界高教改革的经验和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观点,其目的就是纠正目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等偏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到重素质的发展轨迹,反映了高等教育理念不断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坚持知识、智能、素质并重的教育价值取向,构建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等教育思想演进的必然性选择。
2.这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前瞻性选择。知识经济既是以创新能力决定成败的经济,也是“学习型”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和发展潜力主要取决于知识资源的多少,而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大学将被视为“知识工厂”,以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知识为目的的终身学习活动,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手段。“事实上,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大学早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头而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发动机’(generator)”。 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人才群体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然而,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大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选择应当具有前瞻性。1998 年7月启动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是我国继“技术创新工程”、“211 工程”之后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这一工程明确将“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作为其总目标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不久前出台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偏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和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这对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更加紧迫的要求。只有在继续大力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集中精力抓好高等教育改革,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依靠高级专门人才迅速抢占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制高点”,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使我国真正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
3.这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当今世界各国围绕高科技的发展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焦点是人才,归根到底是人才智能特别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但是“有的外国朋友批评我们的学生善于解题而缺乏洞察和创新能力”。在国内,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反映,大多认为基础比较扎实,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因此,摒弃过时的、僵化的、保守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科技进步的现实性选择。
二、大学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将比较政治学的“模式”范畴引入到高等教育学研究,所谓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理念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度。其中建立“结构框架”的目的在于指导大学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从宏观上把握人才培养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而“活动程序”,意在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性、可控性和可行性。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有三:一是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二是“人力资本”理论;三是素质教育思想。与此相应,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就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坚持人才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力求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充分发展的辩证统一;②坚持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有机结合,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力求“通才”和“专才”、智力与非智力的辩证统一;③坚持知识、智能和素质协调发展,整体优化大学专业、课程和教学方法体系;④坚持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及内容。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为手段,以发展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大学人才培养“范型”。它体现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度为:学生通过专业教学活动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获取、积累和整合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智力潜能,特别是思维力,发展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再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上述诸能力又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中,素质是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根本。素质的培养要着重造就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这一模式可用下图表示:
创新性人才模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知识、智能、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起来的,知识、智力、能力、素质是这一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知识是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智力是内在的,它必须借助能力才能外显出来,因而智力和能力是两位一体的关系,一般合称为“智能”。知识和能力通过升华,内化为人才的素质;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促进知识的更快获取和拓展,促进智能的更好发挥和发展。各种能力经过优化组合,集中体现为创造力,换言之,智能活动的最高层次是创造力;素质为增强思维力和创造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潜能。最后,思维力和创造力经过整合,造就出创造性人才。这一模式告诉我们:第一,它是大学人才培养现实的再现或抽象概括,来源于大学人才培养实践,又指导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第二,它是当今大学人才培养理论的简化形式,而非大学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计划或方法。
三、实施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路
1.转变教育质量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长期以来,在教育质量观上,人们往往只把受教育者获得书本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这无疑是片面的。正如杨振宁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它虽“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打下扎实根基,但是相对说来在进行科学创新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引起了重视。这是一大进步。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种种负面效应和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思想的又一重大变革。我们认为,转变教育思想,特别是教育质量观和教育价值观,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是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本前提。因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那种只依靠单一知识、能力和某种素质解决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21世纪将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加,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能把那些最基础的、在今后工作中仍然有用的知识教给学生。早在1964年毛泽东就提出“课程可以砍掉一半”,这是不无道理的。虽然每个专业具体砍多少还应科学论证,但不砍是不行的。我们理解,砍课程就是要改革教学内容,压缩教学内容的总量。我们一方面要去掉那些陈旧的、重复的、次要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及时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专业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有关基础知识,特别是哲学、美学知识。同时,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大学生广泛涉猎,使其不局限于学校所开课程的学习,并“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我们必须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学内容太多,在教学方法上又是“满堂灌”,则失去了大学教育的选择功能和创造功能,大学生则只能被动应付,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当前,科学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为适应这一趋势,我们要在注意学科综合化、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案,以便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能力受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动机等的影响比受智力的约束还要大一些。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影响。在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个性特征越突出,创造能力就越强。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就注意到了个性因素在成才中的作用;特尔曼在研究800名天才后发现成就最大的20%的人和成就最小的20%的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性品质,他甚至把一个人成就的75%归咎于人格因素。马克思也把个性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积极力量而加以赞美和维护,他不仅指出了社会发展状况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影响,而且强调改善社会条件以促进个性发展的必要性。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要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上,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人才培养固然需要反映社会的共同要求,但不能因此而抹煞个性,否则,学校将千校一格,学生将千人一面。这也是我国有特色的高校、有创见的学术流派和有个性特征的科技人才为数不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在服从与自主的关系上,既要讲服从又要讲自主。物之成器只需对材料进行加工,而人之成才需外塑与内生相结合。三是在信仰与探索的关系上,既要讲信仰又要讲探索。人的信仰来自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与探索及其对追求、探索结果的认定。如果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是绝对真理,神化经典学说,则将禁锢学生的思想,窒息学生的科学创造精神。
4.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训练。实践不仅能出真知,而且是创造的源泉。任何真正富有挑战意义的课题往往来自实践。只有提高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地解决来自实践的课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同时,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并在实践中增强情感,磨炼意志,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加强实践训练,首先要加强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以激发情感和求知欲、探索欲、成功欲。第三,要鼓励和支持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承担部分力所能及的研究任务,使他们受到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