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空间规划的转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空间规划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校建筑是教育的场所,是师生学习与交流的空间,学校所建构的景观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文化性。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经诙谐地道出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建造了大楼,大楼也塑造了我们。学校建筑文化的影响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学校领导对学校建筑所建构的教育环境缺乏一定的理解,以致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学校建筑富丽堂皇,气派非凡,但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的排排坐,单一的教学空间规划、以教师为中心的空间设计,很难适应“生本式”的新课程改革。学校空间设计因循守旧,与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活动的需求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如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是现代学校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从“物化”空间转向“意义生成”空间
“在场”不同于“出席”,“在场”具有空间意义,而“出席”具有关系意义。前者意味着空间的结合,而后者意味着关系的建立。在学校的生活中,每一种事物都不是仅仅以物理特性或物质形态与儿童发生关系,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都是意义的载体或符号,作为意义的载体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而学生呢,也就不只是生活于一个单纯的物质世界之中,而是同时生活于一个意义世界之中,通过各种意义关系来理解周围的一切。
学校环境是育人的场所,是经过教育者精心设计而成的特殊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尽量使学校的墙壁会说话,他认为:“在孩子精神面貌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自己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所见到的是什么。这里任何东西都不应当是偶然出现的。孩子所处的环境,应该召唤他向往某种事物,教给他某种东西。”[1]学校建筑的基本特性是建立一个世界,建筑本身就展示了一个世界。学校是这样的地方,当一个孩子行经其中时能看到某些景观,而这些景观会告诉他一辈子中他会愿意干的事。学校景观对学生的活动具有强烈的暗示和导引作用,景观传递着某种价值观。
意义生成的途径是主体的体验。体验就是学生通过与建筑的对话中的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活动,对以往的知识经验进行再发现、再创造,超越具体的对象和事实、生成更深刻的意义世界,成为和个体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体验的相通昭示着生命与建筑的沟通,对生命的关照。这就是一种经验的活动,是一种体验的活动。体验活动是“返魅”的、空灵的,指向对学校景观的理解和超越。
美国学者威廉姆·卡笛尔认为设计教学环境的建筑学家应当把教育的要求翻译成建筑学的要求。如新加坡某学校的雨水收集和排水处理的构思诠释了建筑语言,屋顶采用翼状形式把流水引向中央引水槽,接着通过普通雨水管导向地面,并用穿孔金属板加以装饰而夸大其尺度感。在地面则有几根这样的导管把水排入池塘。这个设计构思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充满诗意的水流和水声。
学生作为一个自我,是带着自己的“前见”、“前理解”、“前结构”主动地进入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客观精神,与之发生交互作用,从而“接受”精神对人的“洗礼”,这个过程大致就是伽达默尔所说的“教化”。它使学生发生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教化最终是个体把建筑精神“据为己有”,返回自身,即在建筑空间中认识自身,在学校里感到是在自己的家中。照伽达默尔的话说,就是产生了“视界融合”,即学生的视界(horizon)与物质景观所包含的视界相互重叠,相互融合,从而合并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更普遍的视界。这一新的视界超出了它所融合的那些视界的原初问题或成见,给解读者提供新的经验的发展可能性。[2]意义性的空间生成使学生成为自我空间的规划者,自我活动决定者,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
二、从封闭化空间转向开放化空间
传统教育认为教育是使学生能完成社会角色的准备历程,反映出科层化观念的理想学校建筑设计,完全采用生产线的工厂空间设计。从排列着固定的课桌的教室,可以看出,每一样东西的安排都是为了对付尽可能多的儿童的,是为了把儿童作为—个整体即许多个体的集合体来对付。教室是“权力机制化约成其理想形式的简图”[3],教室变成了“小型舞台,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孤独的、完全个体化,并且持续可见的。”[4]学生不仅可被监视者看到,而且是被单独地看到,这种权力是持续的、有纪律的与匿名的。这种教室的完美在于虽然并无监视者出现,这个权力机器仍可以有效地运作。一旦学生无法确定他自己是否被监视,他就变成监视自己的警察。学生不断地陷入自我定位与被规范的行为中。
控制关系不只是张贴的、附带的装饰,学校生活的不同层面因空间纪律技术的引入而改变,诸如对学生的区隔、分级、监视和特殊的测试空间等,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建筑在现代学校的权力技术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部分。在有关纪律的技术中,空间的内部组织首先依赖于正常单元基本区隔的原则,这个空间建立在一个在场与缺席的体系上。“每个个体有一个地方,而每个地方有一个体。”[5]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空间设计,是为了便于教师的巡视与检验。一个组织完善的学校变成了秩序规训的建筑相对体。对学生的控制有赖于权力的光学,而建筑细琢了这个镜片,可视性的提高成为学校建筑设计的共同性。
传统的教学空间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即教学区域都以坚硬的墙壁互相隔离,这种结构会阻碍小组教学的进行。美国学者弗里德里克·诺克认为:“学校空间设计首先要关注两个问题:建筑是为哪些学生设计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一切学习环境的设计实际上都建立在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的基础上。如果教学空间、设施等的设计不能回答这些问题,那么真正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6]诺克的这段论述揭示了教学建筑设计的一个中心问题,即教学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开放性的学校和教室正在出现。过去那种火柴盒式的教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包括几个大教室的更大的教学空间所代替,即使在中小学,一班一个固定教室的传统也被打破,学生被允许在更大的空间中活动。当然,在西方有些国家中,整齐划一的桌椅摆放方式也被打破,学生可以非常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坐的方式和地方。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是 “开放教室”[7](Open Classroom)的出现,“开放教室”是针对传统的自我封闭式教室而采取的一种新的教学空间的设计方式,其设计类型和空间规模多种多样。有的学校利用走廊作教学空间,同时将教室的门敞开以增强教室之间活动的便利程度。有的学校建立了取消内部墙壁,将流动区(如走廊)与教学空间合为一体并设立专门空间(如从事实验的实践区和进行小组教学的隔音室)的开放教室。开放式的空间建筑与开放式的学校的活动中心区反映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三、从单一化空间转向多样化空间
传统的教室采用线性布局,一路沿着走廊与教室连成一串,这样虽可以提供有秩序的学习环境,但是创造的机会就很少。因此,新学校的设计的理念应该是高度的灵活性、多元化和适应科技的发展。教室不再是传统的学生听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地方,而成为交流、讨论和分析问题的地方。未来的教室有较多的科技功能、老师有自己的多媒体控制台、可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学校的局域网。学生与教师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可以利用不断更新的、生动的、丰富的资源,从而受到最好的教育。学生学习的场所不仅是教室,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多学科的学习,学习的场所扩散到校园的各个地方,学生的自学现象日益普遍。教室不必有特定的用途,信息科技使得多元化学科的教学可以在同一个地方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地点,让学生接受同样的教学。
教室不应该像士兵营房那样尺寸划一,它们应当以多样的空间来迎合用途,这种规划理念促成了聚落式教室(inhabiting classroom)的出现。聚落式教室的目的是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学变革的需要。每一组聚落式教室,都可自成一个设备齐全的单位,每组有四间教室,中间是一个大天井。主要的设计特点是,每间教室内部都有折叠式的隔屏,空间安排因此而灵活。另外,还辟出不同的角落以鼓励小组活动。聚落式教室的优点是可以加强灵活性,并根据需要而变动。专用教室和普通教室面积的标准化,使日后的扩建和翻新都较为容易。
聚落式教室可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归属感正是在个体体验到环境力量时获得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够与环境融合的一种心理预期。归属于某个空间能够让学生感到自己与环境共生而不是被抛弃在环境之外,这种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轻个体面对困难时的压力和无能为力感,从而获得一种安全感。归属感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空间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是儿童良好的自我体验的源泉。在这种建筑空间中,学生变得更容易接受自己,接纳他人,也更容易被他人接受,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自我。归属感是一种在长期的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积极的个人体验,是在摆脱了孤立、感受到了群体的帮助,同时又体验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影响力的时候获得的。
四、从公共化空间转向个体化空间
在学校空间规划上大多注重团体的交流活动,而较少关注同伴的私密空间;较多关注教师教学的活动空间,而较少考虑学生的个人学习空间的需求,大部分学校用于教师教学、研究的空间和设施远远多于学生的空间资源。尽管人具有社会性,但人毕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者各种各样的差别,每个个体或独立的群体又都有自己的隐私与秘密。所谓私密性,是指个人或人群有限制自身与他人交换一定质与量的信息的需求,这种私密性同样体现在人对空间的需求上,人们希望在现有条件下,独享一定的空间环境。私密性有以下4种功能:①自主自治,个体有自我安全感,有充分维护个人行为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环境;②情感释放。个体能够独自充分地自我表达自己的情感,放松自己的情绪;③自我评价,个体进行自我思考、评价,反省自己的身心与行为;④限制交流,隔绝外界的干扰,限制与他人的交流。[8]
我们的学校建筑文化,比较多地注意“公共性”,强调“大家”一起活动,对于学生个人的活动往往比较忽视,造成个人信息过多地视觉暴露。空间控制的最后结果是个人“无处藏身”。个人是需要有自己的空间的,个性化空间孕育着开阔的精神空间与心灵空间。“自己的空间”是自我的栖居地,学生在被监视的空间中努力“求同”,按照种种规范,做个“好学生”。每个学生“透明”起来,习惯了“集体”生活,可代价是没有真正意义的个人生活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个人空间的大小对人的行为、情感和生理均有重要影响。当人们生活的空间过小时,个体的行为和情绪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例如烦躁易怒、焦虑紧张、攻击性行为、心理上的无助感和压抑感,等等。私人空间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过去一直没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而个人空间往往能够给个体这样一种能动的感觉,私密空间会让个体体验到被关注的自尊,并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而公共的建筑空间内,个体的能量很容易被淹没、忽视。
“环境使我们如此行为,因此,如果环境有了一个特定的改变,我们的行为也将随着改变。”[9]Hall认为小学生的个人距离是45~120cm,与亲密同伴的区域在45~75cm之间,如果学生在低于1.69平方米的教室空间里,则会产生拥挤和不舒服的感觉。教室的设计应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长方形的空间设计,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欧美的一些学校的教室已经出现了矩形、正方形、菱形、多边形等等设计形式。个别化教学提倡和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因此每个学生应当有自己独立的个人学习空间,以避免学生间的相互干扰。诺克将这种学生独立使用的封闭式空间称为“学生办公室”,并要求每个办公室配备幻灯机、录音机等学习设施。
总之,学校建筑正向日益灵活性和可调节性方向发展,与以往相比,今天的学校建筑设施已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一些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状、结构、水平和空间的建筑设施。教学环境设计者必须将教育规范和建筑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校教育的各种价值渗透在教学环境设计中,把教育的语言和信息转换为建筑的语言和信息,使学校环境和教学建筑能体现一定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要求,从而发挥出环境育人的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