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三过”培养模式的研究*
——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为例
张肖梅 霍蓉光 张素明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800)
摘 要: 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小学教育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研究个案,对“全科培养、有所侧重、注重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思想过硬、知识过关、技能过级”的“三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以“最美教师活动”为抓手淬炼思想;确定“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知识;搭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锻炼技能。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三过”
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基础教育发展,就河北省来看,2019年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计划招聘教师7500人,小学教师就占到了4741人。由此可见,我省小学教师存在很大缺口,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以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为研究个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专业发展。
“老年痴呆”一词,随着医学认识的加深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很多国家实行立法,已经废除“老年痴呆”一词,改称为认知障碍症。
一、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根据河北省基础教育师资未来需求,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经过充分的专业市场调研论证,在2016年增设了小学教育专业,同年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建设专业。
专业建设,理念先行。以习近平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标准为指导,认真开展专业调研,经过多方论证,突出小学教育供给侧改革,明确为小学“精准供给”高素质的全科教师,确定了“思想过硬、知识过关、技能过级”的“三过”人才培养模式。
二、“三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践
(一)“三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思想过硬,是指作为师范类专业,突出自身的专业特点,打造独特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工程;知识过关,我们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外教学实践能力,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储量,让学生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实现学生“知识过关”目的要求;技能过级,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全科小学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提出了需要专门培养和训练的八项基本技能,即“能说、能讲、能写、能画、能唱、能跳、能研、能管”。“思想过硬”突出以师德为先,“知识过关”强调以知识为基,“技能过关”重在以技能为长。
(1)以“最美教师活动”为抓手淬炼师德
(二)“三过”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建立校、院各级机构、学生组织、教师微信公众平台,依托平台塑造新媒体教育活动品牌。通过建设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引领,运用博客、微博、微电影、微论坛、微平台传播正能量,实现对学生骨干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取得了引领思想、凝聚力量、提振学风的显著效果。
教育和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独特创新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为夯实学生知识基础,实现“知识过关”的目的,通过研讨、走访、调查、听课等方式深入小学,总结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基于小学教师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开发。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其中以“汉语言文学类、基础数学类、英语类、教育心理类”为主干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强调学习和积累,以实现学生“知识过关”目的要求。
师范专业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让学生明白做“四有”好老师,不仅要沉下心做学问,还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切实加强学生师德培养。在课程中植入师德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特色活动加强师德培养。以“最美教师”活动为主抓手,选取最美乡村教师的先进事迹编印成《最美教师案例集》;每月组织一次“最美教师”优秀事迹主题班会;每月出版两期“最美教师”主题黑板报;开展讲最美教师故事大赛;邀请最美教师到校开展讲座。通过向最美教师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怀。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小学和小学生,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义务支教,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职业认同感。
“到了太原,一定要吃一碗‘头脑’,千万不在给自己留遗憾!”踏上太原这座有着5 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时,当地的亲友一个劲地提醒我。
(2)确定“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强化知识
本文用Eviews 8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各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为各序列均在95%的置信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各序列平稳。对样本进行F检验,拒绝了样本系数相同并截距相同、系数相同并截距不同的两个原假设,最终采用变系数、变截距的模型进行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得到产能利用率如表2所示。鉴于中国尚没有对产能过剩标准的评判标准,本文借鉴国际上对产能利用率的标准,即79%~83%为正常产能范围,低于79%为产能过剩,高于90%为产能不足[15]作为参考,根据2001~2016年炼化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算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3)搭建起“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锻炼技能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将“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密切联系小学,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将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构建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确定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规范实践项目和任务,明确考核方法和标准,突出训练和比赛,以实现“技能过级”的目标要求。
课堂教学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对学生知识的迁移,技能的提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我说我行”“我写我行”“一日师”丰富课外教学实践;将音乐综合实训、美术综合实训、教师口语综合实训、教师书写综合实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综合实训与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一起纳入实践课程,形成序列,统一规划,强化学生教师教育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三过”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我院小学教育专业“三过”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激发了学生的争当“最美教师”的热情,学生支教和服务社会人数逐年攀升;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一次过关率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河北省首届高等院校学生小学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我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取得了语文、数学团体一等奖,英语团体二等奖和多个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尽职尽责、吃苦耐劳、关爱学生,备受小学、家长和学生的好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合作订单培养小学全科教师,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为当地政府解决乡村师资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模式。
参考文献:
[1]孙颖.美国小学全科教师现状及存在价值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7,(2):99—104.
[2]刘文,刘红艳.日本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7,(10):67—74.
*本论文是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名称:小学教育专业“三过”培养模式的研究,立项号:GH182033。本文课题成员:张肖梅;霍蓉光;张素明;杨京楼;王国强;李韦潼;李冀瑶。
标签:小学教育专业论文; “三过”论文;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