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红
山东省滨州交通工程公司 山东省 256800
摘要:目前我国路桥施工的实际情况中,影响公路桥梁使用的主要因素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主要由软土构成,稳定性差、承重强度弱,会导致路面出现坍塌、硬化等问题,制约公路的使用年限,且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进行维修,更甚者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严重威胁人身财产安全。因此,探析路桥施工技术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1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特点
第一,软土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抗剪强度较低。一般来说,在排水的情况下,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和固结程度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土质的固结程度越高,其地基的抗剪强度就越高;反之,固结程度越低,地基的搞剪强度也就越低。第二,压缩性较强是软土地基的另一特点。由于软土中天然含水量较高,而且液限大,特别是软土的压缩性与天然含水量及液限成正比,因此软土的压缩性远远大于一般土质。而且不同的软土,随着天然含水量以及液限的增大,其压缩性也成比例增大。正是这一因素,导致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差,当受到较大的载荷后,就容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地基的质量安全。第三,渗透性也是软土地基的重要特点,这是由于软土地基本身就有较多的空隙,而且天然含水量远远高于一般土质,一般来说,软土的天然空隙小于4,大多在1、2之间,而天然含水量则达到45%以上,甚至是高达75%,这就卖到软土地基的渗透性要远远低于一般土质,而这也是造成软土地基抗剪强度低,以及压缩性较强的重要原因。第四,软土地基还具有稳定性差的特点,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或是车辆荷载碾压不均衡的情况下,由于受力不均匀,局部压强过大,很容易导致软土地基发生自然沉降的情况。
2软土地基对路桥施工造成的问题
2.1路面侵蚀问题
路桥施工过程中,路面主要由碎石和水泥等颗粒状细料组成,而这些成分在雨水的冲击下,会导致出现路面受损的情况,不仅如此,还会在铺设过程中,导致原料本身的紧密度变小,进而影响路面稳定。而软土地基具有的孔隙率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和不稳定等特点,容易增大路面受损的几率。
2.2路面沉降问题
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强的特点,若在路桥施工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例如对路基压实度的控制不当,容易造成路面沉降问题的出现,轻则影响车辆行驶舒适度,重则直接威胁到交通安全,必须进行大修,路桥运营效益大大受损。
2.3路面硬化问题
路桥施工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和沥青,这两种材料的混合配比不同,对路面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而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不稳定性,一旦其与建筑材料混合使用,非常容易使路面出现硬化的问题。
3路桥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
3.1浅层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式
通常情况下,浅层软土的自然地基的荷载承受作用较差,在浅挖或低洼的施工地段,为保证路桥施工的路基建设有相应的结构强度和承载强度,施工人员就要对浅层软土地基开展相应施工技术,如:换填法、浅层加固法、抛石挤淤法等。我国当前进行浅层软土地层的施工以换填法和抛石挤淤法以置换的方式进行现实路桥工程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即在地基浅层软土深度小于3m的路段中,采用排水垫层结合换填法或浅层加固法进行软土地基的建设;在排水垫层厚度控制在30~80cm时,选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沙砾或碎石进行排水垫层的铺设。其次,在路基填土高度在2m以下时的软土地基施工中,采用排水垫层结合浅层加固法;其排水垫层厚度一般取50cm,同时选用透水性能高的沙砾、碎石进行路堤坡的铺设,一般的脚外延伸方位在50~100cm之间。
3.2搅拌桩法
水泥搅拌法是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它主要是将水泥和石灰混合,然后与地基的土层混合搅拌,使软土地基的深层土得到固化和处理,进而地基得到加固。水泥搅拌法在施工阶段无需投入巨大的资金,经济效益良好,能有效地防止软土地基的沉降问题,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在搅拌工作前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准确的现场调查,保证该方法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安全到位。当完成搅拌工作后,必须进行再次检查,如果发现达不到要求的效果,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措施。此外,在采用水泥搅拌法的过程中,应准确计算水泥搅拌桩处理的软土地基,高强度软土地基效果不佳。在水泥搅拌桩的使用过程中,应将软土组织中的碎石处理掉。如果不能处理,那么水泥搅拌桩达不到较强的可操作性,应采用其他方法代替。
3.3真空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的工作机理是采用砂垫层填充软土地基,真空预压法中对于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更换材料必须用与软粘土地基达到一定符合度的材料。如果换填材料用完,可根据软土地基的要求添加其他材料,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换填材料的稳定性,合理使用砂垫层是极为重要的。使用砂垫层过程中需要保证该市政路桥区域砂垫层厚度基本相同。砂垫层在施工过程中是一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方法。砂垫层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工具,只需要材料的供应。砂垫层主要适用以下方面:①施工现场具有丰富的砂砾材料。②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可造性。③在软土地基土层不存在太多的水分。通常来说,砂垫层会通过借助推土机和其他工具的帮助,为了确保换填材料的厚度是一致的。
3.4石灰搅拌桩
石灰搅拌桩在改善软土地基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石灰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软土地基过量的水会被石灰搅拌桩有效吸收,石灰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软土地基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得到改善。石灰搅拌桩在使用过程中与水泥搅拌桩相似,石灰搅拌桩的具体位置也需要事先调研确定。此外,石灰取样还应注意石灰规格,确定石灰搅拌桩的效果。在使用此法之前,应计算石灰的比例大小。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市政路桥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对软土地基的施工中仍需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水泥和石灰搅拌桩应该能够保证正常排水,因此有必要检查排水板,首先检查排水板是否损坏,是否放置在正确位置。最后,对施工中需要考察的范围进行定期考察、检查,相关安全人员还需要定期检查施工现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5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处理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高空重物下降时产生的巨大重力,对软土地基进行反复的压实,从而有效降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减小土质间的空隙,有效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改善地基性能。强夯处理技术的优点是的操作和原理都非常重简单,而且对软土地基的影响尝试可以达到10.5米,对软土地基变形问题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更能够将软土地基的强度提高3到4倍。但强夯处理技术的缺点就是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需要做好隔振沟或建设隔音墙等设施,从而有效的减轻振动造成的不良影响。
结论
地基处理占据了市政路桥施工环节的主要部分,其基础施工质量决定了后续施工技术的实施效果,是确保市政路桥安全施工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基础施工准备工作前,要详细调查现场的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结合具体情况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的选择操作,从而促进基础工程的密实度和耐久性,将有助于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保证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安全。由于施工队伍的建设也要有责任感和强烈的安全意识,保证完工的基础上,确保达到质量标准要求,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今后,随着市政路桥工程研究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越来越深入,建设项目将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深鹏.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5:300.
[2]赵孝斌.市政路桥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2:65~67.
论文作者:李景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土地论文; 石灰论文; 地基论文; 压缩性论文; 路面论文; 含水量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