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栖霞第一中学 2653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知识经济逐步发展的今天,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而创造力要靠教育培养和实践来挖掘。我国在对新世纪的中学生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的素质要求中,其核心是新时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践,浅谈一下在生物新课标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和认识。
一、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少了老师的说教。因此,一种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理念,应该转变认知的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讲述“生物的生活环境”一节时,笔者把一盆月季花放在讲台上,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要让月季花生活下去,需要同学们提供什么条件?反之呢?这说明了什么?2.如何把影响月季生活的因素进行分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过互相讨论、归纳总结,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也就比较准确深刻。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不复存在,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师生关系将会更加融洽。
二、创设课堂情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生物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应使学生养成按照生物学的特点去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网络,对学过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概括和理论上的总结,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使学生具备灵活、敏捷、创新的思维品质。
如在讲“无性生殖”时,我提前两个多月就将吊兰等植物放置在教室中,由学生负责管理、观察,等到春天来临,其走茎从叶丛中钻出,然后走茎上慢慢地长出叶片,将气生根取下栽种于花盆中又是一棵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理解了原来新植物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经过种子,茎也能进行繁殖,这就是“无性生殖”,此时学生对无性生殖的理解更形象化。如果有学生提出了与其相关的其他见解,如“从叶丛抽生出来的茎为什么会生不定根?”等问题,这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应付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三、质疑与释疑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质疑与释疑”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质疑”体现出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一种积极参与,通过调动已有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求知中突破,标志着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介绍细菌与病毒相关知识时,学生会对爱滋病病毒和炭疽杆菌的结构及特性产生质疑,这时我会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如病毒和细菌的种类、形状、结构、来源、感染渠道、传播速度、防治方法等,甚至结合日本侵华战争的细菌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学生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和原核生物中的细菌就有了根本的认识,进而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种类最多的真核生物做一个简单的了解。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培养与训练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在因素,设计恰当的生物问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
四、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让学生学会设置对照组、实验组,设置实验变量,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得出结论。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能力。
例如,在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如何检验是否产生有机物?实验材料如何选择?应该对实验材料如何处理?不同的同学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互相比较找出最佳的实验方法和思路,分析其他思路的利与弊,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另外,教师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生命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思想、生物学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
总之,创新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和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和倡导创新,真正把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论文作者:佟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6
标签:学生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生物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生物学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5月第2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