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_农业论文

中国生态农业_农业论文

中国的生态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农业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国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当,整个国民经济以资源消耗型和粗放经营型快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构成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中国农业的发展除面临如何阻止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外,也面临着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和如何使广大农村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挑战。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工业化革命以来,以高度集中、高度专业化、高度劳动生产率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石油农业在发达国家取得了很大发展,甚至一时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但是到了本世纪70年代,这种以高投入为特征的农业形式产生了许多诸如植被迅速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肥力下降、沙化和盐碱化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使农业发展面临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相继寻求新的替代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自然农业等。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自身维持土壤肥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控制病虫害的持续发展的农业系统。各种替代农业虽然在节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无污染食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各种替代农业为了防止污染,尽可能减少现代工业产品尤其是化工产品在农业上的使用,主要依靠农业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维持能力组织生产,实现农业生产较低水平的自身良性循环和长久发展,因而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往往不如常规农业,劳动生产率一般较低,这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高效率相悖,因此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即使在发达国家,其推广面积也只占耕地总面积的0.3%, 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更小。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农产品供给还很不宽裕,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处在温饱向小康过渡阶段。这样的国情,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不能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农业”或“石油农业”的老路。因为持续的高投入,中国不具备这样的国力,加上环境容量有限,不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选择。而国外的“替代农业”对人多地少,农产品需求量大的中国来说也是行不通的。中国农业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正逐步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模式——中国式生态农业。中国的生态农业既不是对“石油农业”的全盘否定,也不是传统农业的完全复归,它是人们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及系统工程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同传统农业的精华结合起来,指导和组织农业的生产建设,以建成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三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它是我国实现农业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生态农业”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M.Worthington 将生态农业明确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这种以克服石油农业所带来的危机的各种替代农业,实际上都源于生态学思想,其中心思想是企图将农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而不是化学基础上。但西方替代农业出现了一些片面遏制化学物质投入的极端作法。

中国的生态农业并不出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引入,而有其深厚、古老的农业传统背景与基础,可以说中国生态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其一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应当说,真正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是在中国,而不是在西方。

中国生态农业最基本原理正如马世骏教授所精辟概括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具体有下列10项原理:

(1)整体效益原理

(2)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3)生物之间链索式的相互制约原理

(4)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5)边缘效应原理

(6)互惠共生原理

(7)相居而安原理

(8)生态位原理

(9)地域性原理

(1)限制因子作用原理

三、中国生态农业建设成就

中国开展生态农业研究和试点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开展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这在国内外都是最大规模的开创性工作,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型示范。

1.确立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方针

1980年国家在银川召开了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上中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这一术语;1982年,中国农业环境保护会在四川乐山召开的综合性学术讨论会,正式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随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开始组织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1984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1985年国务院环境委员会发出《关于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对发展我国生态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1991年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了“继续搞好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和生态农业试点”;1992年国家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之一,提出要增加生态农业的投入,“推广生态农业”;1993年国务院7部、 委(局)成立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并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会议”,把生态农业建设纳入了政府工作议程,作为可持续农业的一种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被写入《中国21世纪议程》,标志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此纳入了政府行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了7部、 委(局)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的报告”,要求各地积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一次提出发展生态农业。1997年8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姜春云副总理“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上作了“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批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措施之一的政策方针得到确立。

2.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有所发展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由小范围试验到大面积实施,由科学家试验研究到国家政府行为,使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国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已达2000多个,其中国家级试点县51个,省级试点县100多个。 生态农业建设示范面积已达666.7万hm[2],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国家级试点县为主导,国家试点与省级试点相结合,生态农业县与生态农业地区相结合的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网络。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曾亲临考察,给予很高评价,环境规划署先后授予我国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浙江省萧山市山一村、鄞县上李家村、江苏省泰县河横村、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村、辽宁省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场、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等生态农业试点单环境保护“全球500 佳”荣誉称号。

3.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效益

(1)经济效益

根据部分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试点的调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后,粮食总产增长幅度一般均为15%以上,单产比试点前增长10%以上。人均收入水平均高于当地环境水平的12%。

(2)生态效益

通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普遍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29个试点县统计资料表明,与1990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9%、土壤沙化面积减少21%、秸杆还田率增加13%,省柴节煤灶普及率达74%;废气、废水处理率及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4%、45%和34%。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3)社会效益

通过多样化宣传、培训教育及生态农业建设试点的效益,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和持续发展观念。

(4)基本建立了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示范和推广工作。1993年成立了全国生态农业建设领导小组,之后各省区市和各示范县也相继成立了多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目前,已形成国家、省、县三级计委、科委、财政、农、林、水、环保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生态农业管理与推广体系。这种有效的管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及其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5)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成绩显著

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及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八十年代以来,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了生态农业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理论,有力地指导了生产实践。

我国生态农业具有独特的特点与丰富的内涵,已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

四、中国生态农业适用技术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很多,概括起来,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1.立体生产技术

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生物群落内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共生关系,分层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的目的,这是一个在空间上多层次、在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种植业中的间混套作,稻鱼共生,经济林中乔灌草结合以及池塘水体中的立体多层次放养等均属立体生产技术的应用。

2.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

这种技术模拟了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建立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一个系统的产出(废弃物)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统内形成一种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系统,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例如在一些生态农场,鸡的粪便喂猪,猪的粪便喂鱼(或进入沼气池),鱼塘的泥(或沼气发酵的废弃物)用于农作物的肥料,农作物的产品又是鸡、猪的饲料,如此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

3.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配套生态工程技术

这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调整种、养、加的产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合理规划、全面发展的综合生态工程技术。它要求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特点,发展资源优势,以一种产业为主,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它是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最重要也是最多的一种技术类型。

4.能源开发技术

广开途径,积极开辟新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提高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良性循环,是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不少农村重视利用农业废弃物进行沼气发酵,发展利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微型风力发电等,为扭转农村能源紧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实现良性循环起到辅助、推动作用。

5.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技术

病虫害综合防治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及改善环境的特点。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抗病虫品种,保护天敌,利用生物以虫或以菌防治病虫害,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施药技术,实行轮作倒茬等,保证农作物优质、高产、安全。

6.维持土壤肥力的植物养分综合管理(IPNM)技术

主要包括配方施肥和合理开发使用有机肥等。

7.引入新品种,充实生态位技术

充实生态位是一种生物工程与生态工程结合、利用优良种质资源并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选出基因优化组合新品种,再配置各自合适的生态位,有利于生产力成倍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农村一般的作物种子趋于老化、退化。因此,本来适宜的生态位,由强转弱,只有不断更换适宜种与品种,充实到各种生态位去,才能提高系统生产力。

除上述七大类生态农业技术外,我国还有许多实用技术。如利用生物养地技术;建立农田生物固氮体系,种植豆科作物、绿肥及红萍;开发利用水生饲料(水花生、水浮莲等),促进养殖业的发展,以牧促农、培肥地力;利用高钾植物的种植(水花生)发展生物钾肥等。

五、中国生态农业类型及模式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气候多变、资源丰富,因而各地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因地制宜,创造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主要类型有:

1.立体复合型

这是一种根据各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理组合的生态农业系统。该系统能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相得益彰、互惠互利,更加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建立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和生物产品的产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物质循环利用型

这是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如前所述,在该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如废弃物排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各种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多次和循环地利用,从而获得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地防止了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3.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型

近年来,由于一些地方森林过度砍伐,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影响,致使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灾害加剧。如在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一些地区的土地贫瘠化、盐碱化等。在这些地方,沙漠化、水土流失等成为该地区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需要因地制宜地通过植树造林,改良土壤、兴修水利、农田基本建设等措施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调控。

4.资源开发利用型

这类模式主要分布在山区及沿海滩涂和平原水网地区的荡滩,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潜力较大,有大量的自然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或很好地利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通过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开发,利用改造荒山、荒坡、荒滩、荒水,实行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相结合,治山与治穷相结合,可全面促进环境建设、生产建设和经济建设。

5.综合发展与全面建设

此类系统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工、贸,带动山、水、林、田、路、渠的全面建设,并采取配套措施,实行优化的系统调控,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在较高层次上达到良性循环。

六、21世纪生态农业的展望

我国生态农业自八十年代初由环保、农业等部门组织开展试点及建设至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单元规模上已由户、村、乡向着县级或区域发展方向转变;在覆盖范围上由点向面的方面转变;在思想认识上开始实现由科研示范向着企业化发展转变;在组织实施上由部门和群众自发性向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推动方面转变;可以说,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毕竟只有近20年的历史,生态农业示范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 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对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统一的最佳模式的总结和宣传尚重视不够;发展生态农业还缺乏必要的法规和条例、优惠政策和保障体系,也缺乏相应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而必需排除种种障碍,克服前进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重视总体规划、统筹安排、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改善农村环境,走企业化道路,才能使生态农业健全、稳步和持续地发展,使之规模更大、效益更高、影响更加深远。

1.生态农业建设需要总体规划和统筹安排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组织各部门、多学科、运用现代农业技术、生态学、系统工程等知识和先进技术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结合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制定出总体规划。预计到2000年,全国将建成200 多个生态农业县,20个左右生态农业地区,10个左右生态经济县,全国有四分之一县开展生态农业县的建设,为在21世纪生态农业建设再推向一个新阶段打下基础。

2.生态农业理论和实践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多年来生态农业研究主要是从实践中总结群众经验,自发形成该地区行之有效的模式,随着试点规模的扩大,对各类试点的建设需要理论的指导才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而实际上理论远远落后于需求,而已有的类型和模式也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概括和升华,其研究内容包括定义的科学表述、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完善、规划设计的定型化,各种模型的优选化以及生态农业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等。

3.现代高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进一步应用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基础上的农业产品,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实现,否则不能持续发展。例如:种植、养殖中良种培育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合理施肥和有机肥处理技术、生物农药开发技术、节水工程技术、提高光能利用率技术、渔业养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中生物遗传工程、酶工程、生物降解、微生物利用、动物基因疫菌等以及再生能源工程、废弃物资源化工程、害虫综合防治、生物活性肥料等环保生态工程技术,这些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更大地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4.生态农业的发展将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进程

我国农村经济由单一传统的农业向工业化过渡期间,乡镇工业的崛起对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它的产生加剧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生态农业强调恢复绿色植被、改善土壤肥力、物质循环再利用,废物再生资源化、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它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农业自身的污染及乡镇工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起着保护和维持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而乡镇工业发展有了一定资金,又促进了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使整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了坚实的基础。生态农业建设在取得经济、生态、社会三效益的同时,必将加速整个农村和小城镇生态建设的步伐。

5.迎接21世纪生态农业的革新

前面所述生态农业是一种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无污染农业产品,要把农业产品变成商品农业,把生态农业的无污染绿色产品的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必须按不同的农业产品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把它推向农业产业化,产业化是解决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农民对市场调节不适应矛盾的必然选择。产业化是现代化农业规模经营的一种重要形式,农业规模经营需要与技术集约型相结合,规模扩大,投入也要相应增加,而大量的资金集约不易做到,科技投入可以弥补资金的不足。因此依靠科技进行规模式的集约经营是根本的方向和出路。同时,与此相适应的还要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和科技投入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运行机制,包括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

在高科技的指导下,21世纪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海水农业、观光农业等将大放异彩。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生态农业将为被实践中再一次确认,且它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生态世纪、生态文明的新纪元。我们将大力建设和推进以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和生态农业为特征的现代化农业去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标签:;  ;  ;  ;  ;  ;  ;  ;  

中国生态农业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