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杨振华

(浠水县关口镇卫生院 湖北浠水 436215)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接收的65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患者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要低/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疾病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胆结石;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45-02

胆结石是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1]。针对胆结石,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传统开放手术因为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高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当前的基层医院也逐渐开始推广应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的方法。为了探讨治疗方法的价值,本次研究就展开了相关的实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肝胆外科接收的65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B超影像学检查胆囊腔内有结石影像。(2)入组前患者均充分了解本次研究的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会的要求。排除标准:(1)手术耐受力差及全身感染者。(2)恶性肿瘤者及胆囊周围严重粘连者。将6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48~71岁,平均年龄(59.6±3.1)岁;结石平均大小(4.3±0.5)cm。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8.8±3.3)岁。临床资料上相比较两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取石法,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则行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具体如下:辅助患者为平卧位,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右上腹经腹直肌处作出一个切口,长度为4~5cm,使用电刀将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直肌前鞘逐层切开,钝性分离腹直肌后切开腹膜及腹横肌。进腹后探查胆囊与邻近组织状况,暴露十二直肠韧带、胆囊,在胆囊三角位置切断胆囊动脉并进行结扎。借助注射器将胆汁抽进,切开胆囊将结石取出。提取胆囊,应用电刀分离肝脏、胆囊并将胆囊移除,最后应用纱布压迫止血,将饭囊床缝合并留置引流管,若无液体流出后可拔除引流管并对皮肤进行缝合,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指标对比

手术时间上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x-±s)

2.2 术后并发症

术后对照组仅出现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术后则出现4例切口感染与2例切口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P<0.05)。

3.讨论

胆结石作为中老年中常见的疾病,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该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针对胆结石,临床中常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受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的显著,以往常采取开腹手术的方法,该方法虽说具有术野清晰及治疗率高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如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等,这样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近几年,随着以来技术水平的而不断提高,在基层医院胆结石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也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手术方法具有切口小、对患者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肠道功能恢复快等优势,这对治疗效果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3]。且小切口手术治疗还在手术期间实施分离粘连,这样也有助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上均要优于应用常规开腹治疗的对照组,这也表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方法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术中患者出血量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安全有效,因此值得在基层医院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勇士,龙运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5,.21(5):909-910.

[2]赵锋.小切口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在老年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4):342-343.

[3]李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8,15(1):84-86.

论文作者:杨振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杨振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