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富驿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绵阳 621601)
【摘要】目的:研究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股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McVay术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股疝;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05-02
Peritoneal clearance befor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rnia effect observation
Mu Xiaopeng.Yanting fu yi institutes in the centre of the town In mianyang, sichuan, 6216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itoneal clearance befor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rnia. Methods From July 2011 to December 2011 were 60 cases of femoral herni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ith traditional McVay operation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ith peritoneal clearance befor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overy daily activity tim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cost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foreign body sens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hronic pa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eritoneal clearance befor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hernia effect is remarkable, is worth popularizing widely in clinic.
【Key words】Peritoneal clearance before without tension hernia repair; Femoral hernia; The effect
将Gilbert分型作为依据,临床上认为股疝属于腹股沟疝Ⅶ型。通常情况下,股疝很容易出现嵌顿的现象,并且在出现嵌顿现象之后,很容易出现坏死的现象[1]。所以临床上一旦有股疝出现,就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采用传统McVay术式对股疝患者进行治疗,在张力之下进行缝合操作,但是采用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2]。研究显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属于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具有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以及创伤小等诸多优点[3]。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股疝患者来源于2011年7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以1:1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3.21±12.26)岁,平均病程为(1.25±0.21)年,其中1例为复发性股疝,29例为原发性股疝。对照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05±13.12)岁,平均病程为(1.26±0.20)年,其中2例为复发性股疝,28例为原发性股疝。2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进行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术前三十分钟给予患者口服抗生素,修补材料采用善释D10补片,主要是由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具体手术操作方法为:采用经腹股沟切口将皮肤、皮下、浅深筋膜依次切开,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之后,进行游离精索操作。对髂腹、髂腹下股沟神经进行充分保护,将筛状筋膜在腱膜外侧进行钝性分离,对股管开口在腹股沟韧带下方进行探查,可以观察到存在于疝囊表面的脂肪结缔组织,将疝囊显露出来,如果存在有粘连的现象,就要将其向基底部进行分离,将疝囊颈显露出来。将经过游离的精索牵开,采用手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对疝囊进行轻柔按抚,并且将其还纳。在疝囊较大的情况下,还纳具有较大的难度,可以将陷窝韧带上方切开一到两厘米,方便进行还纳操作,要避免对下面的血管进行损伤。对腹横筋膜层进行识别,并将其切开,将10cm×10cm的纱布展开,对腹膜前间隙进行充分建立,对精索进行腹壁化,然后再对股环处的缺损程度进行有效探查,夹起网塞补片的四个花瓣,将其采用Prolene 缝线缝合固定在一起,在腹膜前间隙展开下层补片,引线自上而下牵出已经重叠在一起的四个花瓣,将股环牵出少许,并且分别对其固定两针,其中陷窝韧带一针,耻骨梳韧带一针。在进行这项操作时,要对变异的闭孔血管进行高度重视,谨防对其进行损伤,引发出血现象。在腹内斜肌、腹直肌、耻骨内上方的侧缘继续进行下层补片的固定,各一针,防止补片出现移动,要确保外上方补片覆盖超过内环口处两厘米,然后再对腹横筋膜层进行连续缝合,将上层单片从精索穿过,将其置于后壁,并将其展开,首先对耻骨结节筋膜、联合腱、腹内斜肌进行缝合,然后再对陷窝韧带以及腹股沟韧带进行缝合。将腹外斜肌腱膜层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起来,并对外环口进行重建,进行皮内与皮下的缝合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McVay修补术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复发情况、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症状的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再将数据转化为SPSS 16.0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及齐性检验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2 两组复发情况、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30例患者中,6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复发现象,术后复发率为20%,5例出现了慢性疼痛现象,所占比重为16.67%,20例患者出现了异物感,所占比重为66.67%;观察组30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复发现象,术后复发率为3.33%,0例出现了慢性疼痛现象,所占比重为0%,1例患者出现了异物感,所占比重为3.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疝囊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之为股疝,在腹外疝中,股疝占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比例[4]。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诊断,患者在临床上会表现为有一半球形隆起包块存在于腹股沟下方,在患者采取平卧的状态下,这一包块也不能够完全消失,在腹压增加、行走、站立以及咳嗽等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的局部冲击感。还有部分患者在站立较长一段时间只会出现大腿根部下坠以及胀痛等不适应的感觉,还有部分患者在采取卧位或者站立位的情况下,可以采用B超对其进行有效诊断[5]。因此大部分股管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所以在疝内容物出卵圆窝的情况下,便会向前转,会有一个锐角出现。但是因为股环十分狭小,并且周围的韧带表现出坚韧的状态,内容物通常为网膜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增加,并且在回纳上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一旦对股疝进行了确诊,就要马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
传统McVay修补法是在张力存在的状态下缝合组织,并且将股环关闭。完成手术后,患者通常会感觉到较为明显的疼痛感,需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卧床,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术后恢复较慢。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修补材料也越来越先进,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手术方式在股疝的治疗上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进行修补的过程中,采用的是国产的修补材料,这种材料主要是由单丝聚丙烯制作而成,其组织相容性十分好,很容易和人体组织进行粘连固定。除此之外,其拥有的独特的网孔设计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纤维组织在网孔内生长进行有效促进,进而将局部强度增强,可以依靠患者的腹部压将膜前修补的补片在修补位置上固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缝合固定,将手术时间缩短了。除此之外,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对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进行过多解剖,能够有效避免对髂腹股沟以及髂腹下神经进行损伤,并且因为补片放置的位置较深,所以能够对腹壁的形状进行有效顺应,患者的异物感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患者的疼痛减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异物感以及慢性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知,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贾利华,王支兵.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股疝效果探讨[J].心理医生,2016,22(9):65-66.
[2]周峰,于鹏,于跃洋等.经腹膜前间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股疝20例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2):134-137.
[3]聂彬,彭珂,王金波等.超普疝装置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疗效比较[J].西部医学,2014,26(7):879-880.
[4]王宇.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运用价值探讨[J].医药前沿,2015,5(27):209-210.
[5]庞国义,赵琦,王建良等.OP补片在开放腹股沟疝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中的放置方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5,30(12):975-978.
论文作者:母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腹膜论文; 患者论文; 间隙论文; 术后论文; 腹股沟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