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审计的几个要点_企业所得税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审计的几个要点_企业所得税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审计的几个要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事业单位论文,要点论文,会计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收入的确认

事业单位收入既有财政拨款收入,又有单位自筹收入,其来源和用途有着本质区别,审计过程中必须对其认真加以区别和确认。

1、财政拨款收入主要包括财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是财政部门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上级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或主管部门取得的用于专项补助的收入,对其确认依据是已经批准经费预算、预算拨款或国库集中支付的有效凭证。该项资金收入不属于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作为免税收入处理。

2、单位自筹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项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对事业单位收入的确认要看其收费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和规定的收费标准,是否使用国家财政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事业收入是事业单位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主体收入。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在专项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以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对事业单位经营收入的确认要看其是否正确处理了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的关系,是否划清了经营收入与事业收入的界限,是否确定了与成本、流转税金的配比关系。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体收入。辅助单位缴款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规定标准和比例缴纳的各项收入,对该项收入要特别界定在所属单位是税前缴纳还是税后缴纳,如果是附属单位在企业所得税前缴纳的,应当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计入应税收入。其他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如: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其他收入是事业单位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

二、支出、费用、税金的确认

支出是指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所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费用是指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所归集的与经营收入相配比的成本费用;税金是指在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获得收入所应缴纳的流转税。在审计时应重点审查其正确性和合法性。

1、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审计时应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开支标准和税法的有关规定逐项逐笔地核定确认,在核算上应与相关的收入相配比。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可全额或按比例在税前扣除。

2、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在核算上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经营支出必须与经营收入确定配比关系,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可按规定税前扣除。

3、对附属单位的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在未纳入财政预算和未经税务部门批准前不得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4、成本费用和税金是指事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归集的各项成本费用,各项成本费用和缴纳的流转税金,按《办法》规定的经调整可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全额扣除。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应纳税收入总额的计算。应纳税收入总额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投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减去《办去》中规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补助收入和从所属独立核算经营单位税后利润中取得的收入。

2、准予扣除项目的计算。准予扣除项目是指按《办法》第八条所规定的扣除内容,经过对各项支出的确认后,划清准予扣除和不准扣除的项目及金额。准予扣除项目一般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税金和经财税部门批准的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等。

3、应纳所得额的计算办法。应纳所得额的计算办法可简单地分为直接全额扣除法和比例扣除法两种。至于单位实行哪一种办法,应根据会计核算的情况和税务部门批准来确定。比例扣除法是在难以划分清楚应纳税收入支出与免税收入支出界限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计算办法(支出主要是事业支出)。它是用应纳税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来确定税前事业支出扣除金额。计算公式为:准予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应纳税收入总额÷全部收入总额)×100%当准予扣除项目金额比例确定后,用其比例乘上事业支出的总金额,加上可以直接扣除支出项目,再按《办法》的规定调整某些应调增或调减的项目(如:招待费、专用基金、捐赠等),最后得出准予扣除项目的实际扣除金额。有了应纳税收入总额和准予扣除项目的实际扣除金额,便可得出正确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标签:;  ;  ;  ;  

事业单位会计报告审计的几个要点_企业所得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