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旅游学校 罗加丽
摘 要: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教学平台,利用其实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可以在中职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高效、便捷的沟通渠道,使学生在课外更愿意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学习,并能充分挖掘出中职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的主动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课外学习的可行性,并从课程资源分享、课后作业发布等课外学习环节入手,探讨了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课外学习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中职;课外学习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课外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型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借助移动终端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开展碎片化、微型化的课外学习,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型且有效的学习模式。通过移动设备学生不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而且也极大方便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有利于课外学习效率的提升。
微信作为移动化学习的主要使用工具之一,自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后,就被广大中青年群体所接纳,其使用人数也不断上升。而中职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典型代表,也是微信的广泛使用者。尽管微信公众平台中的许多功能,并不是为学习所设计的,但是通过对其功能的合理转化与应用,则能有效的应用于中职学生的课外学习当中,详见下表1所示。
正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在课外学习中的便捷性、实时性与交互性,以及广泛的学习资源分享,中职院校有必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专业化的移动课程平台,并通过平台进行学习资源分享、课后作业发布、课后考试、学习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课外学习应用,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强化中职院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能有效督促学生学习,促进中职学生课外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微信公众平台在中职课外学习的实践应用
(一)在学习资源分享中的应用
中职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主要包括了在线课程、课程学习资料、延伸拓展资料等等。在微信公众平台出现以前,中职教师发布在线课程是非常专业且复杂的,首先,需要一个运行稳定、功能全面的网络平台;其次,要组织师生注册相应的账号,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最后,教师还需要严格按照平台的发布规则上传课程资源,并且需要经常性的维护与管理。正是由于在线资源发布的繁琐性与专业性,许多教师不乐意做,中职学生因注册与阅历的不方便,在课外学习中也很少问津。
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不仅可支持多种类型的媒体信息,使得在线学习资源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包括视频、图像、文档等),而且教师也能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各项功能对学习资源进行编辑、整理与发布,从而极大提高了在线学习资源分享的效率。其具体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了:
一是利用关键字回复来实现学习资源的快速查找与分享。教师将学习资源的内容以关键字的形式告知学生,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只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输入学习资源的关键字(如资源名称、课程编号等),微信公众平台就可以自动将对应的学习资源内容推送给学生。关键字回复支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和图文素材等。
二是利用自定义菜单来实现学习资源的的快速查找与分享。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可设置多个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目录。对中职学生而言,菜单栏不同于图文信息,图文信息是被动接受的,而菜单栏则可以随时点击查看。因此,教师可将现阶段最重要的课外学习资源放置在一级菜单或二级菜单目录处,以便于学生在课外实时浏览与阅读,同时也方便教师能对在线学习资源实时更新。
以中职英语的课外学习为例,根据学习进度,教师可以在相应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中职英语课程的教学资源、在线视频等。为了方便学生在课外学习中查找相关资源,可以将一级菜单目录设为“重难知识”、“关键词句”等,将二级菜单栏目设置为“作品赏析”、“延伸阅读”、“趣味续写”等。通过以上关键字设置,以及各级菜单目录的醒目标志,学生在课外学习中不仅能方便、快捷的查找到对应的学习资料,掌握学习重点,而且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资料,或者让学生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学习比赛,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在课外对英文学习的兴趣。
(二)在课后作业发布中的应用
课后作业在中职学生的教与学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职教师而言,课后作业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明确其是否掌握了该阶段的知识重点;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课后作业也能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效果。相比传统的枯燥、乏味的书面作业布置而言,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课后作业发布,能极大拓展课后作业的发布类型,除常见的判断题、选择题等仍可采用文本进行发布以及,还可进行图片题、视频题、语音题等多媒体类型的作业题目发布,通过视觉、听觉感官的综合互动,以激发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兴趣。其具体实现方法主要包括了:
一是利用群发功能或留言功能来实现课后作业发布。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功能,中职教师可以将作业的内容,群发给每一位学生,还可以利用超链接和阅读原文等功能,链接其他网页。而利用留言功能,中职学生可以将作业的答案(文本型)提交给教师,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提交的留言(作业答案)进行回复评价,也可以挑选一些优秀的答案,以精选评论的方式在平台中公布出来。
二是利用关键词回复来实现课后作业发布。中职教师可以事先将作业内容,编辑到图文素材中,然后分别设置相应的关键词回复规则,让有需要的学生在课后通过输入关键词获取相应的作业。如根据时间不同,关键词设置成为“周一作业”、“周二作业”等,或者根据学习小组的不同,关键词设置成为“A组作业”、“B组作业”等,以方便学生根据关键词回复来获取对应的课后作业。
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在课外学习中的便捷性与交互性,中职院校有必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专业化的移动课程平台,并通过平台进行学习资源分享、课后作业发布、课后考试、学习管理等多个环节的课外学习应用,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强化中职院校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也有助于促进中职学生课外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工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6):34-41.
[2] 刘永超.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模式的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187-188.
论文作者:罗加丽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作业论文; 课外论文; 中职论文; 平台论文; 公众论文; 课后论文; 资源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