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小结方式浅谈论文_张玲芹

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魏家庄中学 055350

课堂小结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语文课堂的知识较为松散,如果教师在每章节内容讲述完毕之后,不进行有效的总结,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程度随时间的流逝丢失得十分迅速。所以说,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所学的内容,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梳理、语文能力得以强化、学习方法得以归纳、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探究的空间,激发他们课后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一种余音绕梁、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际,总结了课堂小结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对广大同仁有所帮助。

1.讨论探究式。 讲完新授内容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和联系点,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深刻。例如在学完胡适的《我的母亲》一文后,我引导学生思考:《藤野先生》一文通过记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件事赞颂了先生的品质。如果《我的母亲》一文也借用这种写法,删掉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而只保留母亲对我的教育这部分内容,你认为好不好?请说明理由。通过比较和分析,学生认识到: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学生对写人类文章写法的理解又加深了。

2.列表格式。当讲课的内容零碎纷繁时,可以通过“列表格式”小结将内容分类整理,这样会使学生学起来更有条有理。相反,有时讲课的内容虽然简单,但通过列表小结后,能使所讲内容更加深刻、具体、详细。例如在学完《王冕读书》一文后,我引导学生填充下面的表格并思考:王冕与方仲永有何异同?造成他们不同人生结局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列表格,学生更好地把握了王冕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

3.歌诀记忆。记得在我上高中时,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她有一个重要的教学秘诀——把较为复杂的英语语法概括成几句顺口溜。讲语法时先讲口诀,然后对应口诀讲例题,做练习时再要求我们用口诀加以印证。这样,一般学生颇为头疼的语法在我们学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她的启发下,我也尝试使用“歌诀记忆法”教学。不同的是,我让学生在学完某一部分知识后自己概括总结。实践证明,这种歌诀记忆式小结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吸收率。

4.数字概括式。 当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时可以使用“数字概括式”小结。按照数字顺序把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连接起来,便于学生抓住课文的知识要领。例如在学完林海音《爸爸的花落了》一课后,我指导学生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总结为:一个形象——爸爸的形象;两条线索——毕业典礼(明线)、爸爸爱花(暗线);三层主题——“我”的成长、爸爸对我的爱、我对爸爸的爱和怀念;四种写法——插叙、伏笔、以物(花)喻人、题目双关。

5.首尾呼应式。写文章讲究首尾呼应,讲课也是如此。在设置导入语时可以设置一些“主问题”,整堂课紧紧围绕着这几个“主问题”展开。在课堂结束前,用小结照应导语中的这几个问题,会使整堂课的学习变成一个“圆”,让学生在整体上更全面地了解课文。例如在讲授《台阶》一课时,我主要设计了“父亲为什么要造台阶?”“父亲怎样造台阶?”“台阶造好后,父亲怎样了?”这三个主问题。一堂课,学生带着疑问饶有兴趣地学完课文,疑问解决了,也很容易地总结出父亲的性格和文章的主旨。

6.巧设悬念。课堂小结不仅是圆满的句号,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如同章回小说或电视连续剧一样,故事情节发展到千钧一发时戛然而止。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梳理总结,然后巧设悬念,使学生急于求知下面的内容。再以《王冕读书》一文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依据王冕少年时代的学习态度,你能推测出他后来会发展成怎样的人吗?如果想知道答案,请大家课后读一读《王冕传》,在那里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这样结尾把课内学习引向课外,激发了学生去探索新问题的欲望。

7.余音绕梁式。我们常指导学生在作文的结尾处使用抒情句升华主题,其实讲课也是如此。我们不妨在学完一篇文章后播放一首歌曲或一段视频,强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如学完肖复兴的《拥你入睡》后可以给学生播放刘和刚的《父亲》,感人肺腑的歌词和催人泪下的画面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父爱的深沉与博大。又如学完《喂——出来》后,引用一段“爱护环境”的公益广告,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的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养成环保的意识。

8.冶情励志式。借用文中名人的生平事迹、格言、作品等资料,赞扬名人的思想品质或推崇名人的高贵精神,可以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巧妙地寓思想教育于本课的“收尾”教学之中。

总而言之,课堂小结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恰当运用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忌流于形式。课堂小结又是一门艺术,小结有法,但无定法,因需而用,贵在得法。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还将进一步深入课堂、教学研究,让精彩的课堂小结架起师生交流对话的桥梁,为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论文作者:张玲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3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小结方式浅谈论文_张玲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