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论文_丁岳阳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论文_丁岳阳

丁岳阳 广东省五华县河东镇第二小学 514427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是可以用作文进行衡量评定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作文成为了教师和学生都害怕面对的问题。习作学习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让小学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创新意识和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几点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 习作能力 提高策略

习作是小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等学习的综合训练,通过其训练的过程及结果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素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其重点也是难点。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普遍不高,同时对写作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更是害怕上习作课和修改习作。因此,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

一、积极发掘农村潜在的优势,就地取材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生活的每一天都丰富多彩,会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出现,比如李奶奶家的大白鹅下蛋了、赵爷爷家的柿子树上柿子红了、王婶家的猪下小猪崽了等等。这些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农村学生来讲都是很好的习作素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本土素材,用心去观察。学生通过亲身观察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对习作越来越感兴趣,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就会减轻学生对习作的心理负担,从而也提高了他们在习作当中的情感表达。所以,将农村原生态的写作资源作为有效素材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就是欲望,也是写作的前提条件和动力。其实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感知性很高,丰富多彩的事物让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所谓旁观者清,学生们并没有将这些丰富的生活现象细细体会,找到其中的乐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同时要通过亲自动手去体验生活,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将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以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写作欲望。生活中的欢乐是无穷的,当学生在生活中享受欢乐的时候,心中就要有所表达,也就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这样写作的欲望就呼之欲出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读写结合

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依然存在着读写分离的现象,不仅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教师也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因此,教师要以教材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将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同时也能够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如何很好地将读写结合运用,可以通过续写、仿写、读后感等方式进行。

例如《黄山奇松》这一篇教学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如何将黄山那么多奇松写得更加有特色呢?作者是怎样写的呢?课文中作者的哪些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呢?”这样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文章中的写作特点:1.找到黄山代表性较强的三课名松,如迎客松、陪客送、送客松,可以将迎客松详细写,其他两种一笔带过。2.作者通过自身丰富的想象,在语句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句子表达得更加生动具体。3.课文中运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与此同时教师就可以肯定地告诉学生:作者在文中的修辞手法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形式,并且表达方式也很有特色,语言流畅,所描述的黄山奇松惟妙惟肖,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大家能否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来描述一下我们美丽的校园呢?当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可以请一些写得比较优秀的学生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习作,并将自己文中借鉴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分享,让全体同学进行讨论评定。通过实践教学,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完成读写结合任务,同时还能够提高农村小学习作的教学效率,对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及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注重课外阅读,积累语言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意思就是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所用。因此积累语言除了语文课之外还有课外阅读。学校要将图书馆定期开放或者在各班级中开辟图书角,为学生们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的场所。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做读书笔记也相当重要,在读书过程中将好的词句摘录下来,还可以以此方式作为习惯性作业进行,年级较低的学生每天摘录100字左右,中年级的学生每天摘录200~300字左右,高年级的学生既要做好摘录还要写读后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边阅读边积累的习惯。再有,一定要重视语言外化释放。这就需要学校在学生积累之后进行背诵交流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进一步提高背诵能力,同时深化记忆运用到写作中。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就地取材,将习作写出自己的意境、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郁舒琳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1,(SI),203-203。

[2]马朝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的创新[J].中国西部,2017,(1)。

论文作者:丁岳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论文_丁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