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水利工程指的是人类通过人工制造的建筑物对自然界的水体进行开发利用,以及调配与治理,最终实现除旱兴利目标的一项科学。然而,在水利工程的初级发展阶段,由于人类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只注重水利工程对人类社会的需求满足,而没有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最终导致前期的大多数水利工程都会对水体的健康问题造成影响,随之引发了很多环境问题。因此,在对水环境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兼顾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基本设计原则;分析
引言
针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深入分析是极为必要的,因为这关系着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了解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能够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设计出能够令人满意的方案,进而更好的推进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有助于增加环境效益,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大致包含了生态与水利两部分的内容,然而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这两者并非并驾齐驱的,在生态水利工程之中其重点还应当是水利工程部分,这一专业内容其基础理论来源于工程力学与水文学,生态学内容在工程学延伸中得到了重视及关注,并作为学科内容进行研究。
2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2.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区别于其他工程类型,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在河流周边的区域不仅需要满足包括灌溉、防灾等各项人为需求,还要在不破坏原有的自然坏境和生态基础之上。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同时满足工程学原理和生态学两大科学原理,其建筑过程中也要运用到包括水力学、水质工程学等多项科学技术,从而才能更好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就水利工程而言,其首要任务是做好包括洪涝、暴雨等自然天气的冲击。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相关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深入勘查水流情况、当地的天气情况等客观因素,从而设计出更符合水流冲击、泄洪的通道,保障水利工程的长期使用。基于生态水利工程而言,必须以最小的建筑成本换回最大的经济收益,才能最大化水利工程的价值。
2.2保护相关生物原则
由于一般的水利工程会对河流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会造成生物的多样性降低,数量也不断减少。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应该有提高水利工程周围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但是实现的方法决不能通过人工进行投放鱼苗或者人工进行植树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应该从根本上将问题解决,例如尽可能快速的提高河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努力恢复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2.3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在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应该将方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契合,人鱼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非一味的去把握自然,因此必须树立全新的工程理念,生态水利工程,在进行对生态的保护时,除了人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努力,有些事情人做不到的可以交给大自然来做,所以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方案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都做到因地制宜,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给予自然足够的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降到最低。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该设计理念时,也要考虑到具体的条件。如果区域本身的生态环境,其本身的水资源储蓄量,土壤以及生存环境,如果本身就不适合生物生存,就不需要遵循自我恢复的原则。近几年来在我国,出现了很多以生态系统自我恢复为原则的成功治理案例。其中第一个成功的是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水利工程的治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同环境工程设计有机结合
第一,水利工程设计人员需要要考虑到水利工程本身的生态性能,还需要考虑到水利工程周边的环境,并应用多个领域的知识来融合多种元素,以完善水利工程功能的同时,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化水平;第二,设计师要了解到生态水利工程与常规的水利工程相比,其综合性更高,这意味着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及建设中不仅要应用到环境科学和建筑学知识及技术,还需要应用到工程学、生态学等知识及技术,所以在应用这些知识及技术时,需要将环境、设计专业知识及工程设计实际相结合起来;第三,在设计和减少生态水利工程时,要了解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必定会遇到巨大的水利流量,为了避免和减少季节性降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在设计和减少生态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到水资源流量的差异性,以及不同水流给水利工程带来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保护性能。
2.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即使基于较短的时间尺度而言,一种形态的生态系统演变为另外一种形态系统同样需要数年时间,故在生态水利工程中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河流恢复的效果。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主要是参照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其主要目的是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河流生态系统;而这个自然生态演替的过程是从水利工程项目开始执行之日起开始,而整个过程则体现出不可预见性。很难通过河流生态修复工程使河流恢复到未受人类干扰前的原始状态,因此河流的原始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自然生态演进的极限状态上限;人类的生态修复工程仅是防止生态系统的进一步恶化而进入生态系统演进的极限状态下限。在极限状态的上限与下限之间则存在多种可能性。在具体实施一项生态修复工程后,理想的状态是监测各生态变量已达到现有科学水平所能实现的最优值,反之则各生态变量仅达到人类可接受的最低值。
2.6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以前,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通常会将水体人为的划分成不同功能并且封闭的区域板块,这种做法切断了水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功能,使得水体内部不同环境之间能量交换以及物质交换的速度大大降低,进而使得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稳定性遭到破坏。而在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要从全面的角度考虑流域内的生态系统要素的作用方式和互相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证并且恢复水体最初的状态,从而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会遭到破坏。
2.7保证水体内部环境的多样性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一个地区的非生物环境的多样性会对该地的生活群落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种类非常多,当地的生物种类也会增多,而食物链的构成也会更加的复杂化,此时,整个生态系统的环境适应力与抵抗力就会增强。而如果新建的水利工程会使该流域的水体内部环境逐渐走向单一化,这就会减少水生物的种类,生态系统也会逐渐趋向单一化,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与适应力逐渐下降,自然净化的功能减退,最终逐步丧失其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对该河流的远期与近期水文状况有较为深入、细致的了解,在掌握生态环境与生物种类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起设计草案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方面的论证,以确保该水利设施能够满足环境的丰富多样性,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相应的人们的思想意识水平也有了提高,近年来,生态环保意识就愈加的深入人心,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生态环保意识,注重加强生态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是十分注重的一点,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做好基本的规划设计工作,才能推进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避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认识到生态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14(10):1.
[2]侯东平.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6):200.
[3]王琳.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研究[J].江西建材,2015(24):71.
论文作者:孟德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河流论文; 水体论文; 原则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