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教学模式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静

ESA教学模式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静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 英美概况课程是本科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叙述了ESA理论的三要素以及由这三要素变换顺序而形成的三种课堂教学模式,在分析典型课堂教学案例基础上重点强调了杂拼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英美概况课程教学; ESA理论; 三要素; 杂拼型

本文系2015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ESA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课题编号:WY2015021-B)最新研究成果。

一、英美概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教师对于英美文化课程的讲授一直以来,授课的效果都相对固化.而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一直难度很高。由于中国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性格特征,造成他们虽然在一些粗浅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而对于文化的了解,和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运用能力却远远滞后,形成所谓的“粗而不精,学而不用”。

二、ESA理论概述

如果中国学生都能到英语国家生活一段时间,他们的英语水平都能大幅提高,对于英美文化的了解也会更深。这是因为在一个全外语的环境中,人们时时刻刻都需要使用英语,在不停使用的过程中就能不断练习,从而掌握英语和英美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学生就学不好英美文化。在正确的条件下,积极地激励学生,合理地向学生展现语言,并给予其充分练习的机会就能使他们熟练掌握英语。我们将这些在课堂语言教学中所展现的要素称为“ ESA”。

Jeremy Harmer提出了课堂语言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即:投入(Engage),学习(Study),运用(Activate)。投入就是通过不同的活动和方法如游戏、音乐、讨论、戏剧等引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兴趣,促使他们参与。学习就是通过课堂活动和练习,使学生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运用是指通过练习和课堂活动,使学生自由地、实际地运用语言,其典型的活动如:扮演角色、辩论、讨论。

Jeremy Harmer认为无论什么教学内容,教学中都应有投入、学习、运用三要素,但它们的先后顺序可以灵活掌握。由这三要素的顺序变换和不同组合可设计出三种不同的课型,即:直线型,反弹型和杂拼型。

三、ESA理论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案例解读

学生们在课堂中主要是通过书本材料来理解英美概况和相关文化的。教师也可以做一些文化模仿。在课堂上进行文化场景练习的时候,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式方法。综合分析这几年的课堂教学,ESA理论中的杂拼型语言教学模式使用较多,而且更为灵活有效。

1.ESA理论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是投入的部分(Engage)。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英美文化学习之前,事先的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和学生之前需要做好必要的预习准备。

教师要对文化材料的内容、词汇量等要素有全面的了解和细致的掌握,应该判断出学生是否能够应付书面材料中的内容,是否能够完成预定的学习要求或目标。而学生也应该为上课做好准备,例如:预览相关的图片,讨论书面材料的话题,或者事先阅读相关题目。而教师也会尽全力使学生投入到相关文化的话题中去,以使他们有意愿认真仔细地去进行英美文化的学习。

其次是学习的部分(Study)。在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阅读一遍书面材料显然是不够的,学生们会觉得枯燥乏味,无法掌握相关的文化信息,而教师也可能想要学生反复阅读重点文化点。而且,由于学生往往难以把所有材料中的生词读懂,于是,也习惯于或者更愿意直接去听取教师讲授的信息,而这些直接的信息一般是一些细节,甚至只是片面性的细节,容易造成断章取义。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第一遍先读懂材料的大意,而不是立刻获取细节,而在接下来的几遍阅读中逐步学习领悟,以至最终能够对材料进行大概的介绍甚至相对详细的复述。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布置不同的任务,以充分利用书面材料。学生的需求、程度和兴趣将决定教师所讲授的多少和深浅。

2.杂拼型教学模式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案例解读

由于英美概况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所以,相比直线型和反弹型,杂拼型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于英美概况课程教学,在反复的学习和记忆中,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上面材料以及形成对不同文化的认识。

每次上课,在经过充分的准备活动之后,学生们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即将讲授的内容,这时就可以开始授课了。学生们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学生们一般只能得到一个大致的概念,第二遍阅读时,学生们可以掌握所遗漏的信息。但即使这样,还是会有许多学生无法完全理解。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书面材料的适应度以及接受度,不断调整投入、学习以及运用之间的关系。根据学生的需要,可以重复使用投入、学习和运用这三个手段,充分利用书面材料,以最终达到让学生完全了解材料内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学到英美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且了解相关背景。

四、结束语

Jeremy Harmer强调,投入、学习、运用三要素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通过它们之间顺序的不断变换,可以创造出多样的教学模式,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和能力水平不同,以及对不同程度的教材的接受度不同,所以,杂拼型的教学模式因其灵活性和变化性,更加适合现阶段的英美概况的教学。英美文化是英语综合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也是课堂英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到各种西方习俗,历时以及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书面文化材料使学生真切地接触、感受文化,从而很自然地获得语法、词汇方面的知识及其他重要信息。这一切对于学生的语言习得是大有益处的,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本文系2015年度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ESA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课题编号:WY2015021-B)最新研究成果。

[参 考 文 献]

[1]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怎样教英语)[ M].外语教学与出版社,2000.

[ 2] David Nunan.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第三版)[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李静(1982.12),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英语教学法

论文作者:李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ESA教学模式在英美概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