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出口加工功能开发促进保税区经济发展--兼论保税区功能发展的战略选择_比较优势论文

加强出口加工功能开发促进保税区经济发展--兼论保税区功能发展的战略选择_比较优势论文

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力度促进保税区的经济发展——论保税区功能开发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保税区论文,功能论文,出口加工论文,力度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的生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保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保税区在围绕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和保税仓储三项基本功能进行规划建设和开发时,应如何选择经济发展战略?这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有关专家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的问题,更是保税区的建设者们正在进行艰苦探索的问题。我们认为应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比较优势,加大其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力度,以带动保税区其它功能的开发,促进保税区经济的发展。

1、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力度是由保税区的比较优势决定的。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无论经济发展处于何种阶段,每个经济段皆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从其现阶段的自身情况来看,保税区大体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资源优势。主要是指最重要的两种经济资源,即劳动和资本。相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资金相对短缺是我国的劣势,而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是我国的优势,也是保税区的优势。所不同的是保税区依托的基础好,大都背倚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高的沿海城市,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二是区位优势。相对于国内其它地区,我国15个保税区地处沿海港口、边境口岸、很多毗邻港澳台地区,交通便捷,对外经济联系紧密。三是政策优势。相对于国内其它开放区域,国家对特区和各类开发区政策作调整之后,保税区是唯一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关税政策特殊区域。1997年6 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对保税区开发出口加工功能在政策上进行了重点倾斜。这是国家通过特殊政策,给保税区“创造”的原本并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保税区兴办出口加工业具有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发挥地缘和政策优势,吸收资金技术快、效益高,出口创汇好等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保税区的比较优势。而以转口贸易和保税仓储为主导产业却不能完全充分地发挥保税区的自身优势。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是保税区的资源、区位和政策决定保税应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力度。当然,这并不排除极少数的保税区由于其依靠的大港口区位在国际主航道附近,或将成为国际交通枢纽港,通过开发国际转口贸易功能带动保税区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但即使是这样也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发展出口加工业,以便发挥保税区的整体优势。

2、只有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力度,才能增创新的比较优势, 带动其它功能的开发。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现代分析,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不断利用比较优势,获得资金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产业结构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发展,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利用比较优势是增创新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最根本的就是能充分发挥保税区自身的比较优势。首先,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能根据自身不同基础较好地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基础差的保税区可以从发展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较大的收益。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资金积累到一定水平,就由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入生产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基础好的保税区可以利用所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劳动力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直接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出口加工项目,包括高新技术项目。其次,发展出口加工业可以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优势。国家给予保税区出口加工业的特殊政策,对保税区的发展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在特区和开发区政策调整后的今天,这一政策优势显得更加突出。保税区可以通过发展出口加工业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大力引进外资,使保税区资金缺乏的劣势迅速转换成优势。再次,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可以充分发挥保税区的区位和功能特殊的优势。保税区功能特殊是保税区不同于其它经济开放区的一个显著特点。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可以充分发挥转口贸易和保税仓储等功能的作用,同时也使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沙头角保税区根据当时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了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大量外资的固定资产投入,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使保税区很快形成“气候”。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经过几年的“滚雪球”发展,积累了资本。于1993年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吸收高科技产业,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出口加工业。从而形成了电子产品、电动玩具、黄金珠宝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增创了新的比较优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由于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带动了贸易、保税仓储等功能的开发。事实说明,保税区大力开发出口加工功能是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增创新的比较优势的重要途径。

转口贸易功能虽是保税区的基本功能之一,但由于受到区位和政策因素的制约,以其为主要功能进行开发既无法发挥保税区的自身优势,又不可能增创新的比较优势,更不可能带动其它功能的开发。大多数保税区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对于保税区来说,第二产业是第三产业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工业作基础,贸易、仓储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将难以为继,发达的工业尤其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依然是占领国际市场的基础,只有靠强大的工业作后盾,才能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

仓储物流业作为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业服务的一种附属功能,其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客观的地理条件,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在贸易和出口加工业繁荣的基础上,没有发达的贸易和加工业为基础,仓储业要成为保税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虽然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与其它经济开放区域雷同,但这是由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和保税区不断增创新的比较优势的要求所决定的;是与我国“科教兴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的;也是与世界经济分工的发展趋势相顺应的。因此,保税区只有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才能增创新的比较优势,带动其它功能的开发。

3、坚持以出口加工为主导,才能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 发挥保税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李岚清同志在1994年召开的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之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的生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保税区获得较大的利益,这是保税区成为开放型经济新的生长点的关键。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国或地区只要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比较优势原理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我国保税区只要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选择出口加工功能进行重点开发,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从而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实质上就是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参与国际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不生产重要的最终产品,而是生产“国际综合产品”的某一部件、配件,或完成一道或几道工序,走国际专业化协作道路。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它们不能生产某一最终产品,而是考虑到自己生产“国际综合产品”中的部件、零件、配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比较优势,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也是如此,保税区通过发展出口加工业,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充裕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生产出口占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的产品,或“国际综合产品”中某些部件或零配件,或开发一批有较高附加值的新技术国际型产品。这些产品较好地发挥了节省资本和集约使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其成本结构低,质量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可以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一些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的成就就是有力的证明。如沙头角保税区通过发展出口加工业在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每平方米土地工业产值3万元的记录。吸收了2万劳动力,1997年实现工业产值65亿元,出口创汇7亿元。把这几个普通数字,换算成标准指标就是1平方公里的面积,吸收10万劳动力, 创造325亿产值,创汇35亿美元, 看来国内还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与之相媲美。1995年后加大对工业项目的招商力度的外高桥保税区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截止1997年11月,外高桥保税区引进加工项目数3100个,投资额37.84亿美元。已全面投产的日东电工,美国惠普、英特尔等81 个出口加工企业(含大量的高科技项目),1997年1~11月完成工业产值57 亿元,是1994年12.71亿元的4.48倍。可见, 保税区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力度是获得比较利益的重要策略。

保税区发展出口加工业不仅自身可以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而且还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开展出口加工业的保税区日趋显露的作用来看,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税区出口加工企业的高效管理运作,经济的迅速发展,效益的大幅提高为周边经济发展可以起示范作用。二是引进外来先进的出口加工项目,大部分由内地人员去操作,为内地企业传播人才与技术可以起到“桥梁”作用;三是出口加工企业的产品配套加工,部分高新技术产品的内销,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可以起到带动作用。而保税区的转口贸易和保税仓储的作用是很有限的,由于它受区位和特殊政策的制约,只能在出口加工功能的带动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虽然,保税区发挥的这些作用与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有“趋同”现象,但作为出口加工型保税区是国家利用国际经济资源的特殊形式,只要有海关、关税存在,只要以特殊形式利用国际资源的意义存在,它作为特殊政策的载体,就会存在下去,因而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综上所述,保税区只有加大出口加工功能的开发,才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并且在不断利用比较优势的过程中不断增创新的比较优势,带动其它功能的开发,获得较大的比较利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保税区应按照比较优势原理选择好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保税区的经济发展。

标签:;  ;  ;  ;  

加强出口加工功能开发促进保税区经济发展--兼论保税区功能发展的战略选择_比较优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