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各行业领域对电能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隔离开关的重要意义更加突出。隔离开关是重要的开关设备,本文针对隔离开关的常见缺陷和检修方法以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隔离开关;常见缺陷;检修方法;措施;
1隔离开关的常见缺陷及检修方法
1.1隔离开关底座传动困难
隔离开关主要部件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所以易锈蚀。而锈蚀会增大传动阻力,给操作带来困难。通常新投入的隔离开关在前两年都能保证正常操作,但两年一过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动困难,甚至出现拒动的现象,以致于不得不停运整条线路对其进行临时大修处理。因此,定期进行防锈处理,对各传动部位加润滑剂,特别是使用性能优异的二硫化钼润滑剂是解决传动困难的有效措施。
1.2操作机构故障
隔离开关操作机构的故障往往表现为机构传动部分卡涩,操作阻力增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拒动。造成操作机构故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1)机构箱密封不好或锈蚀进水,雨水流人机构转动部位内部,造成机构锈蚀严重。此时若强行操作,将可能造成连杆扭弯等零部件损坏;2)电动操作机构的控制回路故障。
因此,机构箱应采用质量优良的不锈钢产品,并定期对其进行密封检查。此外,还要加强对操作机构控制回路的检查,确保回路元器件无损坏。
1.3 导电回路过热
隔离开关运行年数较长,主要零部件趋于老化,静触指压紧弹簧特性变坏,夹力不够导致部分触指与动触头不接触或接触面积变小,如果工作电流在较大,就会造成烧损。此外,触头镀银层工艺差、合闸不到位、接触面脏污、迎峰度夏负荷较大时或常年处于稳定大负荷状等也可能引发回路过热。
此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应对:视老化情况及时更换触头弹簧部件或整个接触头;顶起对隔离开关的导电电阻进行测量,发现有过热情况要及时处理;调整触头插入深度;定期清洁接触面或采用自清洁触头。
1.4瓷瓶闪络
瓷瓶闪络主要是由瓷瓶表面和瓷裙内积污严重造成的。现在由于电力设备由计划检修制向状态检修制过渡,停电周期变长,使定期清扫几乎成为不可能,所以有必要寻找可替代定期清扫的方法,如带电水冲洗等。
2 隔离开关故障检修措施
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当中,隔离开关所发生的故障与缺陷与多个方面的要素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针对不同的故障,其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对故障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区别对待。结合对实际数据的分析认为,在隔离开关运行过程当中,需要关注的故障检修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瓷绝缘子断裂故障
导致隔离开关操作运行中出现绝缘子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所使用的瓷绝缘子自身质量存在问题,断裂面中心有黄芯,瓷质比较粗糙,胶装质量存在缺陷等是可以通过肉眼观察进行判定的。同时,还可通过后期测量的方式,在发现绝缘子直线度、同轴度以及平行度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将其判定为自身质量诱发的事故;第二,由于瓷绝缘子在运行中会持续受到室外大气环境的影响,且可能承受力矩以及高电压的作用,故而比较容易发生疲劳与老化方面的问题,导致其机械强度下降,最终诱发断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针对此类故障,需要采取的处理措施为:第一,从对瓷绝缘子的选用角度入手,做好对其选用质量的控制工作,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装与调整,确保其操作的灵活性,尽量避免其受到不应有的额外作用力影响;第二,需要优先选择硅橡胶复合型绝缘子,这是近年来被应用于隔离开关中的新兴产品之一,特别是对于电压等级在126kV及以下的隔离开关而言,其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瓷绝缘子,以达到良好的绝缘保护效果,但对于252kV及以上的隔离开关则需要比较慎重;第三,安装调整后,要保证隔离开关操作灵活,避免绝缘子受到不应有的额外作用力。在操作和检修时,加强对绝缘子的巡视检查,看其表面是否有破损,法兰胶装处是否有开裂松动现象,以便及时发现断裂的隐患。
2.2 导电回路过热故障
导电回路过热故障是隔离开关在运行过程当中比较常出现的故障之一。造成该故障的原因同样是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导致隔离开关运行中出现导电回路过热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动触头或静触头拧紧部件固定不良,有明显松动,或与导电回路的接触效果不佳,同时,弹簧片也可能因过热导致锈蚀或压力异常降低的问题;第二,在隔离开关执行断开操作后,触头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受到大气恶劣条件的影响,容易发生脏污或者是受到氧化影响;第三,在隔离开关操作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电弧对动触头,静触头的接触面造成烧伤影响以及其他联动部件在使用过程当中发生的变形磨损问题,都可能导致接触面的接触受到不良影响。
针对此类故障,需要采取的处理措施为:第一,操作时反复拉合几次隔离开关。在值班员对整个系统回路进行倒闸操作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对隔离开关进行数次拉合操作的方式,减少涂料以及氧化层对导电回路的不良影响,特别是需要在闭合隔离开关后对其接触与到位情况进行严格检查;第二,提高检修质量。即在隔离开关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工作中,需要引入状态检修的工作模式,以导电回路与隔离开关直接接触的部分作为重点检修对象,确保两者接触性能的理想。在状态检修中,需要对隔离开关进行整体解体,并对动触头、静触头部分进行直接清洗,若触头出现机械变形、机械磨损或者是烧损等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直接更换,除此以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全面检查导电回路中各个部分是否存在过热的问题,若发现触头出现弹性降低或过热变形的缺陷,则需要进行更换。同时,将缺乏弹性以及表面锈蚀问题比较严重的触头弹簧进行替换。在对动触头或静触头进行检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表面涂抹二硫化钼。整个状态检修作业完成后,需要安排专人测量隔离开关乃至整个导电回路所对应接触电阻取值,确保其能够符合标准要求;第三,站内设备在喷涂RTV涂料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具体措施是针对下风向区域或者是可能沾染涂料的刀闸刀口进行包扎保护。
2.3 分合闸不到位故障
导致隔离开关运行中出现分合闸不到位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齿轮出现卡滞或者是损毁方面的问题;第二,上臂挺杆发生变形并导致卡滞;第三,机械限位器调整不到位;第四,初始安装调整存在缺陷;第五,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材质发生变化。
针对此类故障,需要采取的处理措施为:第一,对隔离开关本体、齿轮盒、滚轮触头内存在的杂物进行定期清理,同时对轴套摩擦部位进行打磨,在转动摩擦区域内均匀涂抹一定的低温润滑脂,并对排水孔进行封堵处理;第二,遵循热胀冷缩的工作原理,对柱状齿条进行调整,使其长度符合温度要求;第三,在隔离开关初装阶段将储能弹簧调整至完全储能模式,连杆拆开并卸除应力后再装复。
总而言之,隔离开关的检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检修的过程中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进行处理,不仅会影响检修的整体质量,还会威胁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文章针对隔离开关的常见缺陷和检修方法以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隔离开关检修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崔贵良.电气操作的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河南电力,2010,(3).
[2] 苏兆军.倒闸操作过程中隔离开关故障的处理方法 [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5).
[3] 曾慧琴,俞建,邢海文,等.一起三工位隔离开关故障探讨[J].高压电器,2008,44(3).
[5]张晶.浅谈330kV隔离开关出现故障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0).
[6]任凤君,任思军.GW4-126型隔离开关发热故障的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2(14).
论文作者:李晋宁,徐伟宏,徐为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故障论文; 回路论文; 操作论文; 绝缘子论文; 触头论文; 措施论文; 锈蚀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