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体论、综合论和社会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总体论文,财务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财务是什么?由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这是中国企业财务实践中的主要论题,也是财务的基本问题。本文就目前存在的一种分权、分治、分层次财务理论谈谈以下看法。
一、财务是什么
分权、分治、分层次财务理论是一种不切实际、难以付诸实施的财务理论。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弄清财务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如果把财务的概念扩大为所有产权问题,甚至包括整个经济管理体制问题,那么分权、分治、分层次财务理论则不无一定道理。但财务概念并没有那么大,即使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讨论财务问题,它仍然是企业内部的财务概念。即必须从一个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出发来认识市场、认识自己、筹划企业的财务问题。如果从不同利益人的多主体角度来筹划企业财务,必然形成“群龙治水”的局面。这也正是我国目前企业财务漏洞百出,难以形成合力的根本原因所在。分权、分治、分层次财务理论,一方面任意扩大了财务的概念。把企业及其财务看成是一种可以任多方利益主体分割的社会性经济范畴。另一方面又任意缩小了财务的概念。认为财务仅仅是一种权力:财权或财务权。同时忽略了财务与会计同根同源、共生共存的关系。针对“群龙治水”的中国企业财务现状,有必要建立一套综合、全面、整体性,且有社会参与的财务理论。它与分权、分治、分层次理论的根本分歧,在于对“财务是什么”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同。
企业财务是筹措和运用资金、谋划和测算项目收益、监督和控制收支规模、检查和分析运营过程、分配和报告经营成果的业务行为或管理活动。它通常以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从总体上综合、全面认知内外各种事物,展开一系列业务活动。对企业经营过程所涉及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职工、消费者、债权人、国家行政机关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只能通过法律法规、行政司法和社会管理来协调,而不是财务自身决策的范畴。财务是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范下开展其业务活动的。为防止个别人(不论是经营者、出资者、财务经理或其他人)非法行为的发生,现代企业财务一般需要有社会参与,这是毫无疑义的。国外也早有企业年度财务报告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定的先例。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会计公会类的组织,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国家原有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之后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保持企业财务的独立性、统一性和完整性,采取社会参与形式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因有多元利益主体的存在就把企业财务的独立性、统一性、完整性抛弃,而采用所谓分权、分治、分层次的办法来瓜分财权。企业财权必须集中于企业领导核心,围绕企业持续稳健有效经营这条生命线来使用。
二、财务由谁来管
企业之所以能集多元利益于一体,关键在于有社会法治环境的维系。离开法律、法制(治)环境,企业组织实体将失去其存在的依托和意义。企业具有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法律地位,其财务由谁来管,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我们赞同经营者财务论。但这里的经营者不能片面理解为企业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即董事长或总经理),而应指企业利益的代表者。如果个别负责人违背了企业的利益,其行为只能代表其个人,也必然要受到社会法律的制裁,被企业所抛弃。
企业财务由经营者来管的含义,应当是十分明确的。即由代表企业生存和发展利益的领导核心来管。这说明:一是依法(包括企业或公司章程和财会制度)理财,二是民主理财,三是社会参与理财。有法治、有民主、有社会参与的企业财务,才是完整的、统一的、综合的和具有维护多元利益能力的财务。重大事情要交股东大会讨论决定,一般决策要由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具体业务要由财务经理去承办等等。这不是财务层次问题,而是法律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施问题。企业财务作为一项整体性、综合性的业务,为了避免失误,不仅要依法理财,而且要民主理财。股东大会、董事会议、总经理办公会议正是这种民主理财所必要的方式、方法和组织措施。如果把它们作为一种财权划分来对待,作为一个财务层次来认识,必然会助长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削弱其应有的民主观念和法制观念,这是很不妥当的。
三、财务管什么和怎么管
企业财务主要是筹集和管理资金,这是财务的永恒主题。在财务的视野中,主要是钱或资金的运作,而不能是财权的分配或别的什么关系,对决策机制、监控机制的研究,主要在法律、法规、章程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一个合格的企业财务领导人,首先看重的应当是资金的筹划和运作,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应当是权力。如果企业的钱没有达到最大限度的保值和增值,权力再大而得不出好的效果,那又有什么意义?所以,以企业资金筹划和运作为己任,管好和用好资金是企业财务的灵魂。
管钱与管账是紧密联系的。所以好的企业财务负责人,不仅要管钱,而且要管账。所谓管账,是要管会计、管核算。财务管会计,这是搞市场经济所必然的。不管会计的财务,将无法驾驭全局。账是经营活动的轨迹,管钱的人必须管账才能掌握经营的脉搏和轨迹。所以,管钱、管账是企业财务的根本任务。
怎么管?很显然,应当是依法、民主、科学理财。在一个法制不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尚未形成的国家里,企业财务还只能靠人治、靠权力制约、制衡来解决。这就是我国目前企业财务面临的现实。对此,分层次财务论的立足点是十分清楚的。但作为理论研究则应高瞻远瞩,强调依法理财。而不能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墨守成规,单纯在权力分配上作文章。否则将造成企业财权分散、运作迟滞,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在朝着民主与法制的社会迈进,但民主氛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铸成的。我们必须积极提倡和弘扬民主理财的精神,少宣传企业家个人的功绩及权力作用。
科学理财是企业财务取得成功的基石。邯钢的成本否决,国外的作业成本法,都是科学理财的成功之例。我国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人员对科学理财的认识还不高,很少能把产品价值与市场营销策略、企业发展战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论证,更没有能够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的机动、灵活的财务运作手段等等。所以在科学理财的理论研究方面,还任重道远,有些甚至要从ABC做起。
四、企业财务的社会参与
法治本身就意味着社会的参与,它是多元利益在企业财务运作中最直接和有效的反映。企业能够依法理财,使社会方方面面在企业经营运作中的利益能得到保障和实现。但企业是否做到守法和执法,必须加以客观的评价、检验或公证。这就需要有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法治传统不健全的国度,公有经济比重又那么高,没有强有力的社会参与措施,仅靠企业财务报告的年度审查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我国注册会计师数量、质量、行为规范等都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广泛地向大中型国有企业派驻财政监察专员就是社会参与的一种形式。但对众多的私营、股份、合资、外资等企业而言,最好的形式就是实行企业自主经营、社会参与的核算机制。即实行会计公会、统管统聘、会计公司代理等。同时配以注册会计师社会年审制度。使所有企业财务的基本业务都置于社会会计的监督之下,确保出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消费者等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在企业财务运作中依法得到保护。
企业财务的社会参与,以不影响企业财务依法运作及其对经营目标的合法追逐为限,以确保企业依法经营的所有自主权利不受限制。它可以取代所谓出资者财务的作用,取代所谓产权中介机构及其系列的作用,以减少或杜绝那些化公为私、铺张浪费、贪污盗窃等非法行为。当然,这种全面、有效的社会会计措施,不可能不受到某些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强烈抵制和反对。这正说明在当前我国企业财务违法的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再也不能迁就、姑息、放任自流下去了,一方面,要在加强法制建设、法制教育的同时,逐步加大社会参与的因素和力度;另一方面,要为全面实施会计统管统聘做好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要普遍建立会计局,逐步普及会计公司、会计公会等组织形式。开办多种形式的科学理财培训班,以提高现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财务总体论、综合论和社会论
财务作为业务活动或管理行为,必有其行为主体存在,否则就会出现盲目和混乱。作为行为主体,如果没有总体观念、综合观念和社会观念,就必然出现分化瓦解的现象,必然为其他有主体意识的组织所支配、利用和兼并。为此,我们提出并坚持财务总体论、综合论和社会论,就是财务必须有主体意识的理论。
所谓总体论,是指行为主体对其自身的财务状况、运作机制、人员素质、法制建设、内控机制、营销人员的财务观点、领导核心的集体意识等,能够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并以此为出发点,筹划运作本主体的财务问题。
所谓综合论,是指行为主体对其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和策略、经营项目和品种、经营环境和位置、纵横各方面的财务关系等等,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在充分发挥民主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和物力,创造出最佳经济效益。
所谓社会论,是指行为主体要识大体、顾大局,与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相一致,统筹安排自己的财力和物力。依法搞好自身的财务管理,依法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控,严格自律,奉公守信,不损害职工、消费者、出资者、债权人、国家等方面的利益,依法经营、占领市场,实现自身的财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