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特殊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当代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15(2009)06-0025-03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发挥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维度,来认识和评价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是必要的,但仅此又是不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只有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特殊重要地位和价值,才能从思想上给予爱国主义教育以应有的足够重视,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一、从纵向上看,在和平建设时代,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已上升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由革命教育向爱国主义教育转换,是适应时代主题转换、国家工作重心转换的必然选择
当今时代相较于过去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的时代是革命与战争时代,今天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过去是战争,现在是和平,过去是革命,现在是建设。这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对时代特征作出的科学概括。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是在革命与战争时代孕育、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概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那就是革命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威力,正是来源于革命教育的巨大威力。为什么革命教育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那是因为,当时是一个革命的时代,有革命力量,有革命对象,有革命需求,有革命愿望,总之一句话,有革命资源。革命在政治上,就是推翻三座大山,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人民翻身作主人;在经济上,就是剥夺剥夺者,把被剥夺走的财富重新夺回来。没有人想当奴隶,不想当主人;没有人想当穷人,不想当富人。但在反动统治阶级长期的愚民教化之下,广大人民群众受压迫受剥削而不自觉。当先进的共产党通过革命教育,使人民懂得了,自己才是历史的推动者,才是财富的创造者,造反有理,革命有功,革命成功了,翻身做主人的道理。革命的火焰便熊熊燃烧起来。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壮怀激烈,改天换地。革命教育如同火炬,之所以能发挥巨大的威力,全在于到处堆满了干柴。一句话,革命教育巨大价值的实现源于社会充满革命资源。
而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已经当了主人,剥夺者已被剥夺,旧制度已被新制度代替,原来意义的革命资源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企图沿袭传统的革命教育,焕发曾经有过的那种激情和力量,已失去现实性。“文革”期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失败,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证。那么,在原有意义的革命资源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用一种什么样的教育,能够重新焕发人民群众的激情和活力呢?我们认为,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时代主题不同,国家工作重心不同,教育主题也应不同。在革命与战争时代,教育人民仇恨旧社会,破坏旧世界,就要进行革命教育。和平与建设时代,教育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就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不愧是伟大的政治家,他在1979年9月,便将我们党沿用多年的“革命统一战线”,改称为“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到1981年,则直接改为“爱国统一战线”。对此,我们千万不可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提法的变换,更不可以把它仅仅理解为统战部门联络民主人士、爱国人士的策略,它是与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变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等思想一脉相承的一个战略指导思想。从提法由先增加“爱国”二字,后去掉“革命”二字的过程,也可看出,它是邓小平对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争取人心、凝聚人心、团结人心、调动人心、统一人心这一大课题新课题的不断思索。而争取、凝聚、团结、调动、统一人心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这也就是说,邓小平实际上探索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的战略转换问题。主题如何转换?那就是用“爱国”替换“革命”。当然,这里的“革命”不是指政治性质的革命性、先进性,而是指原来意义上的革命,即暴力造反、推翻政权、杀富济贫等。
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巨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旗帜。正是在爱国主义的大旗下,我们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从横向上看,在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抵制西化的重要文化阵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在全球化与民族性、文化同一性与多元性的矛盾博弈中,保持必要张力,实现走向世界而不失自主性,独立自主而不失开放性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同时,全球性与民族性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全球性与民族性的矛盾博弈中,民族国家极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在对外开放中走向异化,从而迷失自我。这种做法通常是放弃自己的民族特色,全面接受西方发达国家抛给的指南,赤身跳进全球化的洪流,最终丧失国家的独立自主和民族尊严,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另一种是在保守封闭中走向僵化,从而窒息自我。这种做法往往是坚持狭隘的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闭关锁国,自我封闭,结果由于放弃交流学习的机会,国家发展缓慢,最终被时代所抛弃,落后挨打。当然,以上两种结果都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如何避免这两种结果呢?我们认为,科学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防错纠偏的有效途径。
首先,针对各种淡化国家、民族意识,甚至有损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行为,坚定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维护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的必要措施。从理论上说,全球化并非是一元化、单一化,民族性是全球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民族性就没有所谓全球化。但是从现实看,全球化并非是所有国家的福音。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这些国家企图通过挟持全球化,用它们的“世界性”吞并其他国家的“民族性”,以它们的理念和模式一统天下。面对这种现状,如果我们抛弃自己的个性与自尊,轻率地走向世界,参与全球化,那只会是自投罗网,自毁长城。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1](P331)
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同世界其他国家交流的增多,西方价值观念对我们的影响也在加大。尤其是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大攻势,和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实,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开始妄自菲薄、崇洋媚外,淡化国家观念,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甚至出现丧失国格、人格的现象。对此,我们必须用爱国主义教育,唤醒那些迷失的灵魂,挺立起民族自尊与自信的脊梁,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抵制西方国家对我实施的“和平演变”和“西化”图谋。
其次,针对保守僵化、闭关锁国的狭隘民族主义,科学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全球化和民族性,做理性的爱国主义者的重要途径。有一种人,并不是不爱国,恰恰相反,他们非常爱国,唯恐国家、民族利益受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全球化敬而远之,不愿或不敢对外开放。这实际上是一种短视的、非理性的爱国主义行为,与其说是爱国,不如说是害国。民族性并不排斥全球性。坚持民族独立,捍卫民族尊严,也不意味着要与世隔绝,闭门造车。当今时代,全球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离开这个整体而单独取得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博采众长,是当今民族国家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对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共同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经验,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因此,对待全球化,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害怕被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而画地为牢,自我封闭。相反,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在全球化大潮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利用全球化的契机和便利,又好又快地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捍卫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才算是真正的、理性的、科学的爱国主义。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本质的区别的。要使人们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2](P140-141)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必须是独立自主、自觉自愿的对外开放,清醒理智、积极主动的学习吸收。
由此可见,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科学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催化剂,是治疗民族狂热的清醒剂,指引我们走向世界而不失自主性,独立自主而不失开放性。
三、从深度上看,在国际共运低潮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强化和提升政治教育效果的有力抓手和平台。当今中国,热爱祖国与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基于国家正在崛起的事实,和由此引发的自信心、自豪感,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会大大增强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政治。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由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决定的。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因为在党的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翻身,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我们的祖国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可是,由于党从革命党变为执政党,不得不对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执政党难免存在的党风问题,全面承担责任;由于曾经的“左”的教条的社会主义思想,给国家建设发展带来巨大损失和惨痛教训;由于在对外开放中人们发现,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但不像原来宣传的那样差,反而有不少方面搞得比社会主义国家还好;由于世界上存在了数十年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变色,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谷;由于西方国家处心积虑地进行西化宣传、反共反社会主义宣传,等等原因,一些人的政治理想、信仰、信念、信任,发生了动摇,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较大的冲击。
在当代中国,如何促进、强化、提高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以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有力抓手和平台。归根到底,政党的先进性和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要靠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富裕来证明。数十年来,我们国家虽然经历了不少曲折甚至磨难,但终究走上了独立富强之路。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为世人所惊呼,为历代所未有。每一个爱国人士,无不为之自豪和骄傲。而今天中国的崛起,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确指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民族振兴,国家崛起。民族振兴,国家崛起,印证着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今天的中国,爱国,就是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爱国,就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时代特征。
事实胜于雄辩,国家的崛起是事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国家的崛起是实践。从国家正在崛起的事实、实践出发,从国家崛起所引发的国民的自信心、自豪感的爱国情感切入,一定会比一般的理论宣讲、单纯的政治说教,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说,当今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是强化、提升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收稿日期:2009-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