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论文_董宜平1,魏鑫2,许娜3

论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论文_董宜平1,魏鑫2,许娜3

中正信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省 2500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建工程行业在施工发展中,也获得了较多的实践发展机会。在此过程中关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也引起了施工单位及EPC总承包单位的重视。因此文章重点分析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关键词:EPC模式;工程造价;合理确定;控制措施

EPC总承包模式为当前工程行业发展中,常见的一种工程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实际发展中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施工发展,对于业主单位的实际权益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分析关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分析在实际发展中,如何切实有效的应用EPC总承包模式,并且合理的控制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成为当前EPC总承包模式应用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项目工程中EPC模式的概念

EPC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施工企业按照相对应的建设单位要求而签订合同,完成对于整个项目工程中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承包。在实施这个模式之前,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都必须按照合同上的义务去执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生质量、安全、工期延误或者造价管控等问题,都必须由施工企业来担负责任。总承包模式就是将先设计后采购然后全部承包,或者是设计直接到施工整个过程都妥善完成的两种方式。当前的建筑行业里,主要的承包模式就是工程总承包模式,这俨然成为了国际通行的一种承包模式。此外,EPC模式的开展和实施也开始推动施工单位的发展,这些施工单位为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各种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在中国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政策里,就提到了对于EPC总工程承包模式的推广和提倡,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可实施的建议。该理论提出后,就说明需要承担从施工到验收的整个流程里发生的所有异常情况和费用,承担方仅限于承包商,所以在这种操作情况下,负责管理、投资和实施的都只是承包商一方,这种情况下,对于EPC模式的总工程报价就是非常看重的。在每个工程中,设计、采购和施工每个环节都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承包商会选择将施工的周期尽可能缩短,将所需成本尽可能把控,降到最低,完成对于整个施工项目工程建设的造价管控工作,并且也能提高整个工程项目当中的经济效益。想要做到对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总造价控制,就必须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把控。对于承包商而言,要将三个部分都把控好,就意味着要对总的工程中所有的项目变动造成的造价变化加以控制,以达到造价控制的根本目标。

二、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内容分析

(一)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从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的施工发展进程方面分析,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为重要的工程造价控制内容。分析良好的设计造价控制,对于后期工程项目的稳定施工发展,以及总承包单位的实际收益保障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从工程设计的结构设计优化,施工技术优化设计,以及安全强度等级设计优化方面进行落实。具体在设计作业中关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设计人员应基于安全性,结构稳定性,质量合格性的前提下,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造价控制。

(二)物料采购阶段的造价工程

从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构成方面分析,物料造价成本约占据整体成本的50%-80% 左右,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合理有效的物料采购造价成本控制,对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有效控制意义重大。具体实施中关于物料采购阶段的造价控制实施,总承包单位应从落实施工中各类采购物料的市场价格调研,价格比对,以及产品单价,总价对比,售后服务对比方面,进行相关施工物料的采购,以此保障工程施工中工程造价控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为造价控制的核心区域,从整体的成本支出方面分析,施工阶段的成本支出频繁,支出数量较大,且支出的项目较多,因此落实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具体实施中关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实施,总承包单位可从内部的行政监管,费用审计,班组作业,经办人责任制的方式,进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以此合理的发挥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质量,同时合理的提升施工阶段中的财务管理质量,以及项目施工中的行政管理质量。

(四)机具物料应用中的造价控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作业实施,机具物料应用中的造价控制,也为重要的造价控制内容。其中分析机具及物料应用中的造价控制作业实施,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单位,应从落实物料应用中的进出库管理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监管制度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确保在工程施工中物料应用及机具应用的合理性,同时降低因工程施工中出现大量物料浪费,以及机具不合理应用,产生的物料采购成本升高,机具维护成本升高,项目进度延缓等不良现象。

(五)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为合作双方之间的末端财务管理,质量核验,工程交接的程序。因此分析落实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业主单位的实际权益保障,以及EPC总承包单位的实际收益保障意义重大。其中分析在具体的竣工结算阶段中,关于造价控制作业的实施,双方应基于项目施工质量的验收现状,上期付款余额,设计变更现状,财务账目,工程施工现状,进行最终的决算核算。以此保障双方合作中的实际权益,同时规避因决算核算质量不合格,造成双方在后续经营中出现的纠纷现象。

三、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实施中的注意事项分析

(一)重视工程造价控制科目的完善编订

从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现状分析,造价控制项目的科目编订现状,对于后期的工程造价控制质量影响重大。因此在实际发展中落实工程造价控制中的科目完善编订,则为重要的注意事项。具体实施中关于工程造价科目编制,EPC总承包单位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落实,其一落实施工工地的基础勘察,完善各类基础数据的记录和编订;其二结合前期工地基础勘察数据,进行项目工程的设计作业,并完善设计阶段的造价科目;其三依据工程设计内容,进行施工量,施工物料,施工器械应用科目的编订。最终达到完善工程造价控制编订科目的目的,合理的提升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质量。

(二)设计审核及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的灵魂,从当前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现状分析,落实工程设计审核,以及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制度,则为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主要注意事项。具体实施中关于工程设计审核作业的实施,总承包单位应联合设计单位、业主单位进行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核,并针对最终的审核方案进行三方签字交底,确保后期在工程竣工验收以及阶段性施工验收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成本。其次关于设计变更审批制度的实施,应由业主单位提出申请,之后经由业主单位主管领导审批,EPC总承包单位确认的方式进行项目的施工发展。以此为后期设计变更项目的费用支出提供基础凭证,并且确保双方的合理权益。

总之,从当前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的发展现状分析,整体的工程造价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业主单位及承包单位的合理权益保障,以及项目工程的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发展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质量,总承包单位应从落实设计审核,加强设计变更审批,以及完善工程造价控制科目完善编订的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慧.浅谈EPC模式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价值工程,2019,38(23)

[2]马远航,陈志伟.EPC模式下的数字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经济,2019,29(07)

[3]吴锋.浅谈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智能城市,2019,5(11)

论文作者:董宜平1,魏鑫2,许娜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论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论文_董宜平1,魏鑫2,许娜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