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社区养老康复中心康复现状
蔡 鹏 叶 陈*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康复系,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 通过对重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调查,了解重庆社区养老康复中心的康复经营模式,并对如何开展社区养老康复进行了考察。简述社区未来发展前景,以及浅论社区康复工作场所、康复设备配置、人员设定、社员康复诉求、社区康复知识宣讲等方面。针对目前重庆社区康复场所存在的设备不足、维护不当、专业人员不充分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加强社区康复制度的改革及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的更新,增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社区社员的康复诉求。
【关键词】 重庆;社区服务;养老康复
0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康复的发展也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但是据调查显示重庆的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并不完善。据统计,截至 2016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人数约为2.3亿,占总人口的16.7%[1],而重庆地区老年人共计7,047,400人。到2016年底年龄为60岁,占户籍总数人口20.76%,超过目前的平均值中国,也远远超过联合国设定的10%标准。因此,社区养老康复压力较大。鉴于此,重庆市民政局于去年底计划实施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通过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探索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2]。
在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固体垃圾,政府应该进行综合治理,避免浪费,与此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使人们都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强化对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建立垃圾处理系统,进行垃圾分类,避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垃圾回收系统,避免资源的消耗以及浪费。
1 重庆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现状
1.1 康复场所
通过走访发现,目前重庆市社区康复主要以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其社区无相应康复设备,通过与指定医院合作,前往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如东湖南路等社区,会在固定的时间为社区居民配发健康卷,让其居民到指定医院就诊。其医院提供基本健康检查,全面的康复治疗。
区内外高校对“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核算口径不一致”等7个影响高校决算报表质量的主要因素认知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
另一种是通过与康复公司合作,在其内部社区服务站提供社区康复。如天宫殿街道天宫殿社区等社区,在社区设有养老服务站,设有休闲娱乐室、日间休息室、图书学习室、健身康复室和老人饭堂,标志的"四室一堂"。服务站现由重庆伍益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主要为天宫殿社区老年人群体提供健康咨询、健身康复、病患陪护、日间休息、文体活动、关怀服务及志愿者活动等无偿、低偿服务项目,并特别针对困难、特殊老年人群体提供专业的服务保障。
1.2 康复医疗开展模式
目前,重庆社区康复以物理治疗(PT)为主,提供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同时提供以中医康复的按摩、针灸、药酒等治疗。部分个体经营户还进行相关保健药物推销。如社区康复承包给其他公司在经营的话是以推销三级康复医疗设备为主,买保健品为辅的模式。部分社区也有购买医疗卷让居民到指定的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1.3 康复宣传、推广现状
通过对重庆社区进行走访,了解到重庆社区主要以以下途径和方法宣传、推广康复。
宣传方式单一,很多社区宣传多以发传单的方法去宣传,没有考虑到老年人阅读不便的情况,电子文件的方面未能考虑到老年人会不会上网。其宣传效果未能让社区居民建立自主的康复意识,未能有治未病的意识。其宣传对象多为老年人,其实社区康复不只是老年人,可以是肢体康复群体,也可以延伸到慢性病患者。
在本次试验中,植被为点状黑色。但由于融合时全色波段替换了原来的绿色成像通道,因此光谱信息失真较大,不利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信息判读与提取。
三是,依托网络平台,如pc端网络发布、移动端短信发送、广播等手段。部分社区通过发布相关知识手册,播放宣传片等形式,提升居民康复意识和引导正确康复,使居民积极参与,提升居民疾病预防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四是,社区与医院携手,为社区居民开展为期三天的健康体检活动,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此次检查包括量血压、抽血化验和心电图检查等常规项目。在体检时,医生除了开展预定的检查项目外,还进行了慢性疾病预防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发放了相关资料。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2.1 存在的问题
2.1.1 场所、设备不能有效满足大多数老年人康复需求
定义3 对随机过程{X(t),t∈T}在参变量为tk(k=1,2,…)时的过程元A(tk)和随机过程{X(t),t∈T}在参变量为tj(j=1,2,…)(j≠k)时的过程元A(tj),如果A(tk)与A(tj)之间存在某种制约和依赖关系,则称过程元A(tk)与A(tj)是相关的,记为A(tk)~A(tj).
由于甄峰所提出的理论时间过于久远,不适合现在的发展环境。同时,我国区域创新的指标体系中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出、创新环境投入、人才实现能力和国家政策等多项指标都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现存的评价体系因缺乏选取协同性的指标,单一的指标不能满足企业以及多部门的创新,创新的需要加强知识和技术的融合,多主体、区域间的合作将成为未来创新发展的核心。结合辽宁地区实际情况,对辽宁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建立指标体系,并以辽宁省大连市和鞍山市为例,对两地的创新能力优势进行比较,进而找到最适合辽宁地区的区域创新指标。
2.1.2 宣传推广不到位
一是,组织召开党员和居民代表大会,与党员和居民代表学习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文件,共同提高加强残疾预防的意识。
2.1.3 资源浪费及设备维护不当
有的社区有良好的社区康复设备,却只为本社区人员开放,造成设备和人员的浪费。社区康复设备未安社区人员数配置设备和人员。没有专业的员工对设备进行维护,操作人员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易造成对患者的意外伤害。
在目前社区康复以传统治疗为主的情况下,第一是可以扩大社区康复的业务范围,如增加康复治疗项目;第二,也可能扩大服务人群,扩大康复病症种类。康复不仅适用于肢体康复,也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以扩大目标人群来提高社区康复治疗的覆盖率。第三,是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康复治疗与社区服务中心结合起来提供上门服务,创建家庭医生,探索家庭康复治疗的可行性;第四,对社区治疗对象建立治疗档案,便于社区的管理、社区康复人员和康复设备的调配。还可针对性地对某一类人群做出特色调整。
要以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对社区养老康复做推广,例如,多针对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开设讲座,免费提供康复体检,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现场服务,以及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康复费用折扣。对需要康复的老年人可以一对一的进行宣传推广,以提高社区社员对自身康复的诉求、希望。
二是,为响应 2017年第一个"残疾预防宣传日",重庆市将8月21日至9月20日定义为残疾预防宣传月,加大"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力度,使辖区居民了解残疾预防知识,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社区工人走进社区,给居民们发放残疾预防知识手册,并解释了居民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如工伤和职业病预防、残疾康复、老年人慢性疾病预防和急救措施、出生儿童缺陷防控、疾病防控、意外伤害预防等方面。
2.2 解决方法
2.2.1 加强社区养老康复推广
社区康复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足,造成社区康复工作者由非专业人员组成康复治疗水平相对不足,不能给社区人员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并且社区未能做到定期对社区康复治疗师的定期培训和考核。
2.2.2 开展多渠道经营模式
应该使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形,社区居委会宏观调控,社区康复引入私家商和企业,形成良性竞争,拼服务、拼效果、拼价格。在此之前社区康复因先构建一个完善的社区康复模式。
2.1.4 专业性不足
protected virtual void OnStateInitiatedChange(MyEventArgs e)
2.2.3 进一步完善社区康复管理规范和标准制定
如社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医疗卷,到指定医院就诊,此情况未能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在康复医学系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约三分之一具有小于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场所设置的康复设备数量分布不均匀,有的社区设备较多,来康复的社区人员少,容易造成设备的浪费;有的社区来康复的人多设备少,康复设备不能有效满足需求。
故事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材中的故事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符合孩子特性的教学载体,看似简单的讲故事其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稳步推进"六位一体"("社区六位一体"是指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于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其概念所指的综合功能适合医疗保健的多种要求。)的功能,不断增强社区康复服务功能。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康复建设,应结合社区康复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制定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功能相适应的社区康复管理规范,填补现阶段在社区康复方面法规的不完善,推动社区康复建设发展和日常规范化经营[4]。
于是医生找来专业人员教她修剪指甲的相关技巧,而她也十分热衷于学习。没过多久,她就开始替病友修整指甲。此后,她的性格发生了180°转变,没多久就出院了。后来,她在家门口开了一家店,挂起招牌,不到一年就能自力更生了。
2.2.4 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加强社区康复人员队伍建设,应关注社区康复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更应以提高康复诊疗技术水平和康复服务质量为重点,加强对社区康复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
(1)强化康复医师准入制度,如必须是大学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继续再教育和入职后教育一体化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机构的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作用。
(2)建设康复质控中心、行业协会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等人员的定期教育培训、考核,提高人员专业治疗技术水平。
(3)加强卫生人力资源纵向整合。 采多种形式,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中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到社区指导和服务,集中医疗优势资源发展社区康复[5]。
3 总结
经过此次重庆部分社区养老康复调查,由于样板数量有限,不能集中提现及其问题,但对于社区康复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提示。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不应是单方面的社区养老康复的发展,还要有对空巢老人的护理。建成康复与护理相互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站。老龄化和空巢不断对中国的家庭护理服务和社会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社区老年服务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此情况下,为老人提供健康科学的照料服务和康复服务成为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5]。社区的发展应该整合人才、技术和设备等高质量的医疗资源。建设覆盖"医、食、住、游、学、健、护、保"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提供传统医疗、基础医疗、健康检查、慢性病管理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和康复服务。打造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任凯,叶陈,龚晓明.我国养老康复治疗师培养体系探讨 [J].卫 生 职 业 教 育 ,2018,36(10):134-136.
[2]王晓易.重庆:未来三年将新建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N].新华网,2017-11-28(5).
[3]郭悠悠,刘林.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1):154-161.
[4]曹晓红,方圆,周益众,杨佩君,曹建平.上海市社区康复医学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08):908-910 践,2009,15(1):9 月 95.
[5]郭安辉,卢宝阳.中国空巢老人的护理需求现状探析[J].商 ,2016(09):37.
Chongqing Community Elderly Rehabilitation Center Rehabilitation Status
CAI Peng YE Chen*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health and rehabilitatiow zigong,Zigong Sichuan 643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somerepresentative communitiesin chongqing,thispaperinvestigatesthe rehabilitation operation mode of chongqing community elderly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and investigates how to carry out community elderly care and rehabilitation.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community is briefly described,and the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workplace,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nfiguration,personnel setting,members' rehabilitation appeals,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knowledge publicity and other aspects are briefly discussed.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inadequate equipment,improper maintenance and insufficientprofessionalstaffin 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places in chongqing,solutions are proposed:strengthening the reform ofcommunity rehabilitation system and personneltraining,improv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updating medical equipment,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relevant personnel and improving the rehabilitation demands of community members.
【Key words】 Chongqing;Community service;Old-ag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中图分类号: 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5-0196-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5.093
作者简介: 蔡鹏(1999—),男,汉族,四川遂宁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主修方向:运动治疗技术。
※通讯作者: 叶陈(1991 —),男,四川泸州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医学。
标签:重庆论文; 社区服务论文; 养老康复论文;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康复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