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及早防治。方法:选择本院自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7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3例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44例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病程、BMI、LDL-C、FPG、HDL-C、HbA1c、FCP、TG、TC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病程、收缩压(SBP)、24h尿蛋白量、HbAlc等多个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与LDL-C、BMI、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24h尿蛋白量呈现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的过程中所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解,采取相应的预防教育和治疗对策,对提高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4-060-01
Risk factors analysis and nursing care of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DN),and to guide the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December 2016 a total of 2 patients with type 87 diabetes,according to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were divided into simple diabetic group and diabetic nephropathy group,on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of 43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and 44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comparison analysis of 2 groups of patients,BMI,LDL-C,HDL-C,FPG,HbA1c,FCP,TG,TC and other indicators,and put forward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urse of disease,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24h,urinary protein,HbAlc and so on between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the risk factors of nephropath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re related to LDL-C,BMI,duration of diabetes,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nd 24h urinary prote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understanding,preventive edu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to improve the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living standard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risk factors analysis;nursing
糖尿病肾病,实质上就是2型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相关统计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肾病的患病人数超过总人口人数的2.5%,同时该病引发的一些合并症也是引发肾衰竭症状的主要原因。一项针对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由糖尿病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占到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50%以上,并且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容易发生低血糖,造成严重的不良预后。笔者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肾病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39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6.16±9.42)岁。所选参考对象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将87例患者划分为糖尿病肾病组与单纯糖尿病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鼓励,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如紧张、焦虑等,引导患者学习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知识,使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特点。饮食护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要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和患者应该具备的活动量来确定,在营养成分方面,所有成分占据的比例应该是,碳水化合物要占到整个比重的55%~65%,脂肪要占到患者摄取总热量的20%~25%,在脂肪的摄取方面应该以植物油为主。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x±s”表示计数资料,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7例进行研究,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3例,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44例,糖尿病肾病病程≥1年。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病程、年龄、HbAlc、LDL-C、TG、SBP、DBP等多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231.8mg/24h,对照组患者24h尿蛋白量为192.7mg/24h,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逐步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BMI、LDL-C与DN的发生密切相关。
3.讨论
现阶段,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容易并发视网膜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特别是糖尿病肾病。具有很高的发生率,且病情出现后发展迅速,极有可能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糖尿病肾病早起应加以控制,若控制不当,很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直至终末期肾病。本研究发现LDL-C、BMI以及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肾病的出现存在密切联系,另外DN也与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及治疗情况密切相关。
总之,严格的血压、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减缓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中,病程是不可控制的因素,随着病程延长,糖尿病肾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白蛋白检查,积极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玉飞.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1:141+144.
[2]邵珠苓.2型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4:2836+2838.
[3]李玉霞.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危险因素分析和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4,10:1349-1350+1353.
论文作者:刘玉杰,徐湘莹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患者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病程论文; 糖尿病论文; 因素论文; 统计学论文; 危险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