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情境营造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境论文,策略论文,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教学总是面临一些困惑,例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理解历史缺乏深刻印象(学了易忘),难以基于历史内在变迁进行深度思维,难以通过迁移进行复杂生成性思维等。要解决这些教学困惑,需要注重情境教学。知情交互的情境性既可帮助学生进行位置记忆,还可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习得迁移能力,而且通过情境中的信息与具体知识促进学生不断默会知识,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本文结合《伟大的历史转折》(人民版)教学实践谈谈基于情境教学的教学设计价值与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苏珊·J.科瓦列克认为,情感是学习与认知的看门人[1]。认知科学家认为,“情境性在所有认知活动中都是根本性的”,“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是情境化地,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知识总是境脉化的——不是抽象的”[2]。知情交互的情境性观点正被越来越多的脑科学研究所证实。因此,重视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内在动力,有利于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进行理性分析,有效促成学生形成有意义的知识,让课堂教学达成以情激智、以智育情、情智和谐、情智共生的目的。 (二)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有效生成思维模式 沃吉夫和内德尔区分了人的两种类型的记忆。一是分类记忆,这种记忆强调的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复述来储存分类的信息。这种类型的记忆需要付出努力,且易于遗忘、排斥变化、难以迁移。另一种是位置记忆,这种记忆是一种情境性的记忆,它是自然发生的,几乎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背记努力,它发生在行动的空间之中,具有自然性、连续性和情境性,且一旦形成,极易长久保持。而且,当在一种空间情境之中时,大脑对所有的事情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因此,位置空间的地图同时促成心理地图的产生,也就产生一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的、有意义的心理模式。 位置记忆通过对空间情境的记忆,通过丰富复杂的经验的不断积累,大脑能形成有力的索引,从而把储存在分类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调动与联系起来,扩充、完善与精致心理地图,形成个人愈加丰富的认知经验与深度理解[3]。因此,学生进行的情境性学习活动会影响他们所学的内容。进行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利用无意注意,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习实效。学生只有在情境中运用知识,达到对知识的运用,才会促进学生习得方法性知识,从而真正理解知识的含义与价值。因为“几乎只需要记忆回忆的知识,与那些需要‘理解’、‘洞察’或习惯上说的‘真懂’、‘真知识’的那些知识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后者的概念蕴含的意思是:如果知识不能被用于新的情境,如果知识不能按某种与原先遇到时截然不同的形式来使用,那么这样的知识就没有什么价值。这些知识的概念的外延往往近乎分类学中‘能力和技能’的知识”[4]。 (三)促进学生不断默会知识,形成批判创造性思维 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浸淫在学习情境中,理解知识的复杂关系,形成思维脉络与思维模式,有效习得条理性知识和复杂性思维,形成积极的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批判生成性思维,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素养,提升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因为,情境教学有利于学生利用自身丰富的经验,通过自己的独特知觉和运动能力,让经验、知识与能力不可分离地相连在一起,通过默会,形成一个记忆、情绪、语言和生命的其他方面共同编织成的一个知识有机体,并在理解知识、建构知识结构基础上,通过情境中的信息形成批判创性思维。 二、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强效情境,引发学生情感与认知冲突 情境可以分为无效情境、弱效情境和强效情境。“无效情境近似于没有功效的情境,类似于定性的情境;弱效情境是一种介于强效与无效之间的情境,类似于有定性但还没有冲突的情境;强效情境是具有明显效果的情境,是理想的情境,类似于导致冲突的情境”。[5] 张士一认为:“从教学的价值看,真的情境最高,逼真的情境较低,假想的情境更低。从利用的机会上讲,真的情境最少,逼真的情境较多,假想的情境更多。”[6]教师在营造教学情境时,一是尽力运用真实的历史情境,尽量少用“人造史料”性情境,尽力彰显历史的本真,发挥历史的价值。二是需要依据教学内容与学情,设置具有情感冲突与认知冲突的情境,唤醒学生学习情趣与探究欲望,让情境支持学生的认知活动。比如笔者利用以下内容设置导入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改革开放前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材料一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邓小平与乔冠华要一同参加联合国大会,临行之前出现了一个问题,到美国需要使用美元呀!于是紧急调集全国银行里所有的外汇储备,总共3万8千美元。由于经费太少,回国的时候,邓小平只给他心爱的小孙女带回一块巧克力。” ——包卫《史料教学:从手段到目的》 材料二 至改革开放前在中国境内居留的外国侨民只有115万人左右。其中朝鲜人占二分之一以上,越南人占四分之一以上,日本人约占十分之一,其他国家的侨民很少,且大多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或对外开放以后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十分有限。1980年在华常住外国人,即居住半年以上者,不到2万人,而到2011年已增至近60万人。 ——改编自向党《外国人入出境管理改革发展六十年评析》 材料三 华西制药厂的这个项目其实并不算大,占地只有70多亩,投资也不过几千万,但我数了一下这张流程图,要跑完所有的手续,要经过政府部门119道审核,这就意味着,至少要盖119个公章。光是画出这个项目的流程图就花了5天时间,那真正把这个项目跑下来,又要花多长时间呢? ——《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这样置于历史内在问题而营造的学习情境,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一看这些具象性内容就身临其境地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前的弊病,并且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形成了巨大落差,这些内容很好地促进学生感悟历史,形成学生的情感冲突与认知冲突,既促进学生内在生成肯定改革开放的积极情感态度,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调动了学生丰富的生活知识,促进学生思考这些历史问题的原因,进而反思改革开放的积极意义,学习改革开放的原因与反思其意义相互照应,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功效。而且,这些内容始终指向教学的核心概念,即改革开放(包括经济体制的弊端与封闭的对外政策的消极影响)。 (二)设置多元情境,注重学生的深度理解与有效迁移 在教学完本课内容后,笔者提供了以下两则材料,形成多元情境问题。 材料四 美国对华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体,从投资行业看,美国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传统骨干行业和金融等竞争性领域,并且在华投资的行业分布广泛。 美国公司对华投资主要采取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方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直接投资基本为新建投资,包括合资、合作和独资。上世纪90年代初期,80%的美资企业是合资企业,约10%的企业是独资企业,另外5%以合作模式经营。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立了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体系,美国跨国公司开始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 1.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及影响,并就资金流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观点,结合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材料五 201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中国制造”,为中国经济腾飞,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不是制造业强国,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卖掉8000万双袜子才够买一架波音飞机”,浓缩的是“中国制造”从加工贸易起步、以资源环境过度消耗为代价、依赖低廉劳动力成本、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之痛。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智造”需要把握机遇,努力在以数字化、智能产品革新的浪潮中,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强力支持下,企业具备了快速适应各类市场需求的能力,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实现定制、设计、生产协同化新型生产模式,带来企业商业模式的改变。应当说,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我国制造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2.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的主要原因,并评价“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这一现象。 首先是辨析情境,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与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常常难以辨别情境性问题,因而不知所思与所答。教师应注意利用多元情境引导学生辨别情境性问题。例如,关于材料四美国资金流入中国的影响,实际上需要学生利用改革开放的作用进行迁移分析;分析材料五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原因,就需要结合改革开放的国策、一系列经济政策进行有效分析。 其次,利用情境,形成低压力、高挑战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多元智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概念理解能力、语言能力和迁移能力。以上所举的两个问题都是围绕教材核心内容设计的问题,学生似曾相识,感觉压力不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整个材料信息与情境是教材没有呈现的视角,学生又会产生不适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要顺利解决问题,就需要深刻理解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内涵与具体方面和对外开放的积极意义,这样才会通过迁移答题。整个问题解决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改革开放的内涵,达成深层学习的教学目标,事实上,深层学习是发展可迁移知识的基本途径。 再次,给学生多次机会将所学知识用于情境性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将知识和学习经验与情境性问题进行有效联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意义联系与意义建构,进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例如,本课选择了两例情境不一的材料与问题,学生在多样化的问题解决中强化了知识的联系,提升了调动知识的能力,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尝试解决情境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形成复杂性思维与多样化理解,深化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与联系,形成“召唤性的知识结构”,有效避免学生习得惰性,并且提升了学生联系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沃吉夫劝告“不承认学生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的学校会辜负学生”[7]。利用多元情境进行教学,有利于彰显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三)通过情境性学习活动,获得和使用认知工具,有效支持学生的学习 苏珊·J.科瓦列克认为,大脑对意义的搜寻是对有意义模式的搜寻[8]。布朗认为情境学习指学习者在真实的领域活动中获得、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支持某领域的学习[9]。因此,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揭示出思维模式与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积极迁移。例如,材料四的分析影响与材料五的分析原因,都需要从国内与世界因素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也需要结合材料具体信息进行分析;在评价“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这一现象时,需要结合背景、具体内容、影响(包括积极与消极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引导学生揭示历史思维模式以分析与认识历史(见下图),引导学生利用这一思维模式,获得整体性认识,形成分析工具,也就是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历史因素说到现实因素,再说到未来影响;现实因素还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社会方面展开分析;在分析未来影响时坚持“双重性”,既要注重积极性,还要注重消极性;整个分析要注意世界因素,关注时代背景与阶段特征;在叙述时要注意史论结合,避免说空话与大话,缺乏史实依托。而且,在分析每一个因素时要注意大的角度下的具体史实要点,例如,材料四中分析美国对华投资的特点就主要是依托材料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这就避免了机械套用模式的弊病。引导学生利用思维模式分析问题,达到熟练自如分析问题的程度,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良好的方法学习新知。 当然,注重对问题的多样化解释,还有个性+共性、分述+总述、现象+本质、材料+教材+社会经验、旧知+新知、史实+结论+论证、中国+世界、隐性+显性等,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应不断把新方法与新信息揭示并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建构历史观念,形成丰富的历史情境性认识和内在的史证思维,习得智慧性技能。 杜威指出:“我们从来没有完全超出试误性、依赖于好运气的情境。”范梅南认为,没有什么社会科学事实、道德哲学和教学方法可以告诉一个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下怎么去做,因此,没有一种教育之思,没有高度的教育机敏,教育者就不能对教育情境中的学生说正确的话、做正确的事,因为每个情境总是独特的。所以,教师应深思教育情境下的教学策略。 原标题:历史教学中的情景营造策略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建构策略_学习迁移论文
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建构策略_学习迁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