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浅析论文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浅析论文

【地域文化】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浅析

李 茜

摘 要 在人类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史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轨迹,在这独特的发展轨迹下,又蕴含不同的文化底蕴,也因此诞生了存在着差异的中西方体育文化。随着体育竞技的世界化发展,中西方在体育文化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然而,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之路终将求同存异走,也将推动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本文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入手,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融合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中西方;发展历史;体育文化;差异性;融合性

人类体育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始终与地域、历史、种族、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人类文明的发展催生了体育文化,而体育文化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

一、体育文化

从概念上讲,体育文化指的是人类通过自身的体育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调节自身情感、协调群体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从其价值而言,体育活动本身出于人类自身的生理需求和发展需要,人类通过体育活动进一步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社会价值。长期的体育活动形成了体育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体育文化本身也就成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活动[1]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地理位置、文化底蕴、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文化发展的多重差异,而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差异影响下,也逐步形成了以下差异。

(1)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水资源条件,合理选择确权路径。通过流域用水总量、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厘清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和生态需水的合理边界;通过分行业水量配置方案,将经济社会用水分解到生活、工业、农业等各个行业;综合考虑土地、用水定额、人口、种植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把水权确权到工业企业单位和农民用水者协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用水户。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都已配置了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利用生活情境教学不单只是生活的情境部分,也包含多媒体音频图片视频等创设的情境。比如对小学的加减法讲解时,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将猴子摘桃子的情境具体化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数一数看到共有多少个玉米,然后猴子摘了几个,还剩下多少个,这样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方法,能让学生更简单直观的加深对数学含义的理解与掌握。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区域性差异

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还在成长阶段,对于外界的事物没有判断能力,而且不具备抗拒外界诱惑的能力,因此在恶劣的学习环境之下,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其他的地方上,无法集中于课程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有人说西方文化是孕育在枪炮和血泪中的。自古以来,西方人的领域占有感就相对更强,攻城略地、圈地夺权的历史故事不胜枚举。在西方人眼中,拥有强壮的身体,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对抗和战争中获得胜利,而这样的胜利会给他们带来荣耀和希望,因此,西方人的体育文化自然而然就有了一定的侵略性,而他们修建城池、组建军队、斗兽肉搏,等等,都是基于自己强健的身体。从价值取向上看,他们认为体育锻炼始终与军事和战争紧密结合,而通过竞争、竞技,他们能够凸显自己在体能上的优势,“奥林匹克”的诞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们对于体育文化的诠释更直观地体现在了锻炼者本身的“力与美”。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理论基础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基础偏向于“实证”,以“原子论”为基础,认为人本身的存在相对于宇宙而言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对人的理解从人的身体结构出发,认为人的身体是具象化的,其组成主要包括肌肉、骨骼、血液及各种器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肉体”。西方人十分崇尚并认可自身肉体的力量,他们相信人的肉体只要加以锻炼,是能够改变世界的,而人类就是在与自然进行对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甚至有西方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要将其征服。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西方人善于开发自身的体能,并相信自身具有极其强大的能力去征服和改造自然、改变世界[3]。出于这种想法,西方人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更加注重体能的训练,通过锻炼希望达到骨骼更加强韧、耐力更加持久、肌肉更加发达的效果,他们通过强壮自身肉体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通过征服自然来体现人存在于世界的价值。

对于古代中国而言,几千年的“儒学正统”思想,使中国青年依靠“饱读诗书”来实现“状元及第”进而实现个人价值,他们认为读圣贤书、写八股文、进入仕途才是人生发展的正确规划,而体育锻炼更多是为了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全。中国人自古以来不以侵略他国领土为目的,即便是在唐宋的鼎盛辉煌时期,番邦皆归顺和朝贡,中国也未曾对他国有过半分侵略。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的体育文化受到儒家中庸思想影响深远,而道家思想的“无为”,也正体现了古代中国体育锻炼的准则,始终以强健自身为出发点,旨在对个人健康和道德修养有所裨益,与他人无关[4]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差异

古代中国的体育文化对整个东方体育文化影响巨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和人口大国,居于东方,以内陆为主,相对西方而言更注重内在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代中国之前,甚少与世界的其他区域产生交流,在世界赋予古代中国神秘面纱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对闭塞的社会发展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古代中国的封建统治维系了较长的时间,民众长期遭到统治阶级的压迫,天性难以释放,在体育上呈现出的竞技性自然偏弱,个体的体育活动则主要出自于对自身健康的修炼和对品性的修养,偏好于用体育活动来完善自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也限制了古代中国对于体育竞技性的追求,大多偏向于修身养性、独善其身。

古希腊的文明是西方文明诞生和发育的摇篮,西方文化广泛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在海洋资源丰富、陆地资源贫瘠的影响下,西方自古以来人口数量就不多,多港口和洋流交汇,这使得当地的居民普遍追求个体的自由,他们向往开放、独立、自主,而西方国家也大多鼓励民众追逐个人体能上的突破,对于力量、速度、忍耐力、爆发力和持久力等方面的极限也渴望有所突破,因此,西方国家的体育活动大多以竞技模式展开。多港口、多洋流的交汇带来的不仅仅是开放的意识和交流的契机,也使西方体育文化多元化,很多体育项目的赛事都诞生于西方,而追求“更快、更高、更强”也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追求[2]

中国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则是“天人合一”,古代中国的先贤认为,人除了外在的皮囊之外,还有强大的精神力,也有人将这样的精神力称之为“元气”,人们认为做人最高的境界不是身强体壮、征服自然,而是与自然形成和谐共融的关系,比起肉身的强大,“自强不息”更成为人们认可的修习之道。在他们心中,体育活动本身并不重要,这只是一种途径,通过这样的途径修炼自身的元气,让元气维持身体的阴阳调和,外可以强身健体,维持康健,内可以修身养性,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共融的,这也是中国会诞生太极拳、八卦掌、五行拳等以养生为目的的武术套路的原因,因为从根源上来看,古代中国的体育文化,始终是围绕修身养性这一出发点展开的,而不具备那么强烈的侵略性与攻击性。

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

虽然基于种种原因,中西方在体育文化上存在诸多差异,但是,随着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协同效应,中西方在体育文化的发展上逐步产生了融合的可能。

(3)其他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该情形属于兜底情形,是对上述不完全列举的一种补充。其他利用职务阻碍解救的行为,是指除上述利用职权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外,与上述情形相类似的行为,既可能是利用职权的行为,也可能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行为,还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虽然中西方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体育文化有巨大的差异,甚至有学者认为,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从诞生的根源上来看就是对立的,但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西方人也逐渐认识到追求人类和平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们的体育文化中已经不再有浓重的战争和侵略性,而是转变得相对柔和,这一点与中国的体育文化开始产生了共鸣。他们对于体育锻炼本身也不仅仅视作是一种对人的身体的锻炼和对体能极限的突破,而是更加从美学视角审视体育锻炼,如诞生了一系列有关于体育运动的雕塑、摄影作品以及体现体育精神的影视剧拍摄,西方人体育文化与美学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紧密,而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已不再是原来严重落后的国家,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拥有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综合国力,世界地位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环境催化下,中国一改历史上故步自封的做法,而是改革开放,中国国民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设备连通世界,获取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的体育文化资讯,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爱上了蹦极、攀岩、滑索等这样的极限运动,拥有了更加前瞻性的体育眼光,在体育锻炼上,也开始追求对人体极限发起挑战、尝试突破,逐步有了与西方融合的迹象。尤其是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申办了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次辉煌盛大的赛事,不仅圆了中国人多年的体育梦想,也向世界展示出不同凡响的中国面貌,国民对于诞生于西方的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同感,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已经逐步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精神,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努力在突破人体极限的体育道路上奋斗着,而从中体现的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团结一致、敢于挑战的中国体育精神,也令世界重新认识到今日的中国和传承数千年的中国体育文化。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在“体育锻炼能够强身健体”这一点上,本身就是共同认可的,西方人甚至也开始认同体育锻炼对个人身心的陶冶,开始学习中国的气功和武术,感受体育文化对人精神力的优化,并从中体验到了运动带来的快乐。中国的运动健儿也为了民族荣誉不断地积极突破身体极限,勇于尝试挑战,在这一点上中国的体育文化正是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而有了转变。整体来看,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界限也开始逐步变得模糊,不再是对立的、异化的存在,而是更加追求和谐共融、求同存异,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已经向着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借鉴的道路发展,并且随着环境问题、健康问题、发展问题等人类共同性问题不断出现,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开始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思考和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体育文化的发展也朝着对全人类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减少患病概率、增强机体忍耐力等方面发展。从这一点来看,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是在朝着相互影响、求同存异、兼容并包的方向发展的[5]

四、结语

当今社会,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作为不断以开放的胸怀屹立于世界的中国而言,应当更加客观地看待中西方体育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抱着更加宽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汲取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追求全人类体育文化共同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周小青,张冬琴,杜俊凯.差异与融合:中西方体育养生文化的阐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33-138.

[2]肖瑶,潭成清.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比较研究[J].内江科技,2016,37(7):107.

[3]陈剑萍.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中国网球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1):193-194.

[4]王兆侠.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D].洛阳:洛阳师范学院,2014.

[5]勾凤云.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分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91-93.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7725( 2019) 07-0043-03

作者简介 李茜(1982-),女,山西长治人,长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 崇】

标签:;  ;  ;  ;  ;  ;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浅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