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热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企改革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政府机构改革和依法治国,实施科教兴国等经济发展战略,这些都应是今年高考政治的热点问题。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一、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五大报告从“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四个方面论证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一个层次上的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由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事物各有其本质与规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在广度上也有局限性;由于客观事物是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必须随之变化。因此,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一切把认识固定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这都体现了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原理。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的认识对象是由实践的需要确定的,人的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不断向人们提出新课题,提供新的认识工具,锻炼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论断,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我们党经过近二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具有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征。人们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也必须由实践来检验。我国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四、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一论断,进一步肯定了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整个跨世纪行动的巨大指导意义。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认识能指导实践。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指导作用,能推动实践活动发展,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认识、谬误,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正体现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的意义及其主体地位的体现,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问题上都有新的实破。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政治根源于经济,政治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就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动摇了这一基础,坚持社会主义就是一句空话。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超越或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不平衡,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必然要求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评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否优越,只能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是优越的,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我国过去搞单一的公有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是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二、国有经济比重减少,是否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质。”
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我国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经济从一些非重点产业部门退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这不会影响我国的性质。因为公有制是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全体劳动者和部分劳动者所有的经济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公有制大胆采用一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不会改变公有制性质,而会巩固公有制。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巩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观规律,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而又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决定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作为我国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国有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这一客观要求,如果不能找到更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所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四、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都是有效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
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是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一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都认购一定数量的股份,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实现了资本和劳动的直接结合;企业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使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劳动积极性大大增强,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实施再就业工程
股份制改造、兼并、再就业是今年国有企业改革的三大趋势。
一、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进一步明确国家和企业的权利和责任。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1994年,我国开展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除国务院选择100家企业外,各省市也选择了2500家企业。全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或新建的股份有限公司已达9200家。股份总额6000亿元,共向社会筹资约1500亿元,向内部职工筹资3500亿元,筹集外资约800亿元,从业人员达750万人,其中有107家企业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1996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部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达12125亿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实现利润达422.8亿元,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怎样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呢?
我国对国有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包制等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没有触动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为此,必须深化企业改革,着力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必然要求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必然要求价格由市场决定,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能自由流通。我国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这能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这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实行这种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企业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企业兼并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形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1996年,全国58个试点城市有1099户企业破产终结,1192家企业被兼并,123万职工下岗。1997年,兼并、破产企业有298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占70%,涉及资产总额4155亿元,职工560万人。1997年,三九企业集团已兼并国内企业40多家,总资产27亿多元。三九集团花700多万元收购兼并四川雅安药厂。经过两年培育,这个工厂1996年利润达1000万元。三九集团在湖北兼并6家企业,使得三九长江集团公司资产从零发展到10亿元。1997年11月,齐鲁石化兼并淄博两个大型企业(淄博化纤、淄博化工厂),盘活了20亿元的资产存量,涉及债务总额30亿元。这是建国以来全国最大一起企业兼并。
价值规律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价值规律要求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如果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竞争中获利较多,发展就快;反之,在竞争中就会亏本、破产、失败。我国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破产、被淘汰、被先进企业兼并,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并在竞争中取胜,必然会优化资源配置,努力使本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盘过企业间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把经济资源向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集中,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破产、被淘汰、被先进企业兼并,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对一些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实行兼并,这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产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工人失业和实施再就业工程
1997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实际失业率大大高于此数。1997年底,下岗职工大约1300万人,1998年底下岗职工累计数可能接近2000万人。1997年,480万下岗职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再就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工人失业(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它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那么,怎样正确的认识、说明和解决这一问题呢?
首先,工人失业(下岗)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结果。我国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职工由国家统一分配,职工吃企业大锅饭。我国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代替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原来大量的富余人员问题就显露出来了。其次,工人失业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存在“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等弊端,导致企业富余人员过多,调整经济结构必然导致职工下岗。第三,工人失业也是价值规律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作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价值规律能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价值规律作用下,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胜,竞相采用新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工人下岗。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是富余人员过多,而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减员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企业人员过多这个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就很难增强活力,提高效益,也就很难在国内外市场上竞争发展。富余职工下岗分流是振兴国有企业的一项根本措施。富余职工下岗,企业有了效益,企业可以拿出钱来安置下岗人员和帮助他们再就业。解决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条件,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
怎样实施再就业工程呢?首先,要加强国家对失业的宏观调控。当失业率过高时,国家可采取扩大公共投资,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鼓励扩大就业的政策,其次,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开辟更广阔的领域。第三,搞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第四,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与此同时,广大职工还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政治体制改革 机构改革 依法治国
一、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没有联系,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因此,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不是离开经济而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源于经济的。政治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中不符合经济基础状况的部分和环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能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辟通道,提供保障;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巩固和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二、搞好政府机构改革
党的十五大把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十五大报告指出:“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
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在向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现有政府机构的弊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现有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这不仅滋生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助长了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也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各级政府也将进行机构改革。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让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二是价格由市场决定,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能自由地流通。而我国现有政府机构的弊端是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宏观经济调控必须依托市场,以间接调控为主,以经济手段(运用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法律手段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而我国政府机构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这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诚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一定要认真做好几个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的配套改革,而加快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起来。
政府机构改革能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能促进经济发展,能改善党、政府和群众的关系。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根据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应主要搞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关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法制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强调的是重视法律的实施。“法制”和“法治”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这表明我国已由过去以立法为主的建设转到以立法与执法并重,突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建设的新阶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法制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创造条件,才能实现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又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致的。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主要表现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变为国家意志,形成国家的法律和决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
实施科教兴国等经济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一系列跨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如: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等。党的十五大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主要表现在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变为国家的意志,以确定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和每个历史阶段的总目标。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活实行了政治领导。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代,每个国家能否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这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生产力就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是公有制优越性的最根本表现。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以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观。发展农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加国民收入,应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只有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才能加快现代化进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标签:公有制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实践报告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学论文; 邓小平论文; 时政论文; 中共十五大论文; 法治论文; 国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