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解决“农民荒”问题的路径选择
朱旭峰,武 萍※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 110036)
摘 要 乡村振兴作为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对于解决“农民荒”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单向城市化格局下“农民荒”问题显现出农村人口空心化、农业生产边缘化和乡村文化碎片化的现状,其成因主要是单向的城市化倒逼农村劳动力净流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促使农民离乡离土和“农二代”跳出“农门”的意愿根深蒂固。在乡村振兴视阈下解决“农民荒”问题可通过农村产业发展重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健全撂荒土地流转制度、培养兼业化与职业化农民、农业转型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就地城镇化构建田园牧歌式乡村五种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民荒”问题;解决路径
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于乡村振兴的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1]。
期间,他们又主动跟我沟通了两次,一次是支取班费500元,另一次是讨论解忧工程的呈现形式,最后决议以合同的形式呈现,以示解忧工程的合法性、有效性以及重要性。解忧工程合同书如下:
1 单向城市化格局下的“农民荒”问题现状
传统农业投入产出率低且农村劳作环境艰苦,农作物常年增产不增收且回报周期较长。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具备较多的工作机会并且工作收入相对较高,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较为完善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先进等优势,致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放弃从事农业生产而向城市进行单向化转移。在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单向城市化的格局致使“农民荒”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3种现状。
1.1 农业生产边缘化
我国“农民荒”问题致使农村大面积原本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因为农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缺失和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无力耕种而出现农业生产用地大面积撂荒的现象。农村用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土地无人耕种导致传统农业生产的停滞,势必将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消极影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国民经济中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地位在逐渐发生变化。如何提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并且减少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1.2 农村人口空心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人口现象,即农村人口空心化。其特点是农村大量劳动力人口外出打工,多以青壮年农村人口为主,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老人、妇女和儿童占农村人口的绝大多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为74 544万人,2017年农村人口数量降至58 661万人,下降27%,其中农村常住人口也减少1 312万人。农村人口空心化这一现象是我国“农民荒”问题现状的集中体现。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入城市,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返乡意愿较低。
1.3 农村文化碎片化
乡村文化的传承主要通过农民进行延续,当前由于“农民荒”问题,部分乡村消逝、乡村文化呈现碎片化传承以及大量农村劳动力远离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困境。“农民荒”问题不仅造成农业生产受到打击,而且导致农村的传统文化、民俗无人传承,乡村文化难以延续。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2]。乡村文化的复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极为关键的部分。由于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出现象加剧,农村原有的传统社会系统受到冲击,传统的农村风俗和农村文化逐渐消亡。目前,我国很多农村留守村民的文化生活大多处于空白状态,传统乡村文化难以传承和创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既无人可传,也无人创新,乡村文化的载体必然是当地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倾向于在城市安家立业,这一现象瓦解了传统乡村秩序、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精神生活、降低了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以及农民的幸福度。
随着我国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大量建设,不少桥梁由于年久失修已出现各种病害。尤其是20世纪修建的桥梁,由于设计荷载标准低,承载能力预计不够,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的交通需求。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对该类桥梁进行加固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
2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民荒”问题解决路径
2.1 乡村振兴推动农村产业发展重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
“农民荒”问题现状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向输出并且留守老人、母女和儿童无力耕种而导致的土地荒芜。农民因为土地劳作的农业生产效益过低而放弃进行农业生产选择进城务工,家里的土地无人耕种会考虑将其进行流转。国家鼓励农民将农村撂荒的土地资源进行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生产。土地流转即具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向其他农民或农业组织进行转让,主要通过土地互换、出租、合作等方法[4]。这一制度既可将荒芜土地合理利用,又可增加农民收入且避免土地浪费。但在流转过程中,容易出现流转大户和企业拖欠租金,农民维权困难以及以流转为名实为“以租代征”圈占农民土地等行为。同时国家为了鼓励农业规模化发展,对农业大户给予较大的政策补贴,部分承接流转土地的农民为了补贴而租地,并未对土地进行耕种,甚至仍然令其荒芜。而土地抛荒将导致被回收,对农民造成巨大损失。为解决以上突出问题并缓解土地撂荒问题,应当健全撂荒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健全市场运行规范和市场服务,加强相关合同监管。同时,撂荒土地流转要秉承农民自愿原则并经过乡级土地管理部门备案,签订相关土地流转合同。
(5)Lost in Translation:Anime,Moral Rights,and Market Fail-ure(迷失东京:从日本动漫产业案看著作人格权与市场失灵)
2.2 健全撂荒土地流转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农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也是解决“农民荒”问题的关键[3]。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顶层设计,推进以农村产业融合为主,农村产业创新创业为辅的新型农村产业模式的发展和重构。农村产业发展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农村生态优势和城乡多元化消费需求,开发以绿色乡村为主的相关产业模式。建设新型农村产业链主体,以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集群为农村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完善农村产业的创新与创业环境。与农业科研机构、高校以及农业企业等进行深度交流,加强农村产学研合作力度,从而促进农村产业依托于科技力量的重构。激励进城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对于科技特派员制度加以推广,从而使科技、信息、资金等必要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入,促使致力于农村产业发展与重构的农村劳动力群体更加多元。以农村产业发展重构激励进城农村劳动力回流并非是逆城市化,而是为乡村振兴增加必要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2.3 着力培养兼业化与职业化农民,提升农民的职业荣誉感
长期以来,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认为做农民和从事农业生产是没有文化甚至没有出息的,同时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大、收入低,再考虑到自然环境和公共基础条件等因素,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农民这一职业目前仍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如何培育兼业化和职业化农民不仅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重点,也是解决我国“农民荒”问题的重要路径。兼业化农民在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在目前农村留守农民老龄化的现状下,兼业化农民更多的是向职业化农民的过渡。职业化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化农民应以在撂荒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回流农村劳动力以及青年农民,建立职业化农民培训激励机制,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培养出真正扎根农村、痴心农业的职业化农民[5]。同时应适当提升农民社会保障待遇以及政策补贴水平,并加大对于农民职业价值和职业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以此激发农民对于自身身份和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4 农业转型,以机械化和生态化农业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
农业,目前已成为了大多数农民的副业,而进城务工则逐渐成为现当代农民的主业。在农民看来,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幸福指数远远高于在农村从事辛苦的农业生产。这仅仅是第一代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的子女很多出生在城市,从未在农村生活也已不再会做农活,他们的生存技能和思想意识和农业毫不相干,已彻底远离乡村,仅仅保有农民这一身份而已。对于“农二代”而言,即使他们回到农村,他们也无法进行传统农业生产,加快农业转型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已迫在眉睫。机械化农业和生态化农业是农业转型的先决条件。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严重依赖人工劳作,机械率低、生产规模小效益低。实现机械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型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土地产出率和降低人工利用率。农业转型将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以有效节省人工成本的方式弥补农村劳动力不足,还可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增收渠道。
2.5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就地城镇化构建田园牧歌式乡村
实现乡村振兴应在充分考虑城乡发展差异、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统筹城乡改革并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限制,建立符合现代化发展和国民经济规律的人口自由迁徙机制。目前,部分地区已以“市民下乡”政策、“能人返乡”政策以及“精准扶贫”等措施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探索。破除原有城乡二元结构将有利于乡村振兴和缓解“农民荒”问题,重构城乡一体的人口迁徙机制并以就地城镇化的方式引进适应农村发展的农村产业,为农村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6]。不用离乡离土就能成为兼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补给。以就地城镇化的方法立足当地,充分展现当地乡土特色,坚持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居乐业且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新农村。使农民不用再背井离乡就可拥有城镇生活的便利,享有具备本乡本土特色的山清水秀的生活空间,田园乡愁和现代文明共生的田园牧歌式乡村。
参考文献:
[1]佚名.人民日报要论:书写好伟大复兴“三农”新篇章[J].吉林农业,2018(3):18-19.
[2]本刊编辑部.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上海农村经济,2017(11):1.
[3]吴海峰.乡村产业兴旺的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8(12):35-40.
[4]杨红朝.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问题探讨[J].河北法学,2011,29(6):26-32.
[5]张新民,秦春红.“农民荒”与新生代农民培育[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10):76-79.
[6]穆光宗.思考“农民荒”[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4-5.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3.044
收稿日期: 2019-07-2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RK015);司法部科研项目(15SFB5035)。
作者简介: 朱旭峰(1992—),男,上海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
※为通信作者 ,E-mail:ldwuping1969@163.com。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