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注警察职业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杨慧[1](2022)在《警察职业价值观对廉洁自律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为完善警察职业价值观体系,增强警察廉洁自律的能力,选取武汉市公安局部分在职民警为样本,利用警察职业认同感半结构化问卷、职业价值观问卷(WVI)和警察廉洁自律能力自评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警察职业价值观及其对廉洁自律能力影响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发现了职业价值观中的利他主义价值尺度对警察廉洁自律能力有影响。建议建构职业教育学习体系,重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培养,完善公安监督约束机制。
张福成[2](2021)在《监狱民警专业化与司法警察教育适应性探析》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司法警察教育要适应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必须从大局出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明确办学定位、提高办学层次,坚持特色发展、推行分类管理,构建质量体系、实行科学评价,构建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的司法警察教育体系。
张文江[3](2021)在《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会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1)基层公安民警在服务人民和执法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关系,如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与公安机关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对于基层公安民警开展工作至关重要。当前,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普遍增强,基层公安民警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就会引发舆论炒作,从而给公安机关抹黑,不仅造成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益受损,而且还有损公安队伍形象,有损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基层公安民警素质不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服务不够文明、规范,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眼中的基层公安民警应当是提供服务时应当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文明规范,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并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其次,人民群众在基层公安民警需要支持时,不支持公安工作,不信任基层公安民警,不能恰当监督公安工作,给基层公安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基层公安民警眼中,人民群众应当信任基层公安民警,支持基层公安工作,正确监督基层公安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是打击和被打击的关系。首先,违法犯罪人员对待基层公安民警有恶意投诉,暴力抗法,聚众闹事等行为。基层公安民警眼中违法犯罪人员应当束手就擒,主动投案自首,到案后如实供述违法犯罪罪过,不恶意投诉基层公安民警,不暴力抗法,不聚众闹事。其次,在违法犯罪人员看来基层公安民警有的执法不公正,执法不文明,执法过程中滥用“自由裁量权”,所以基层公安民警在执法中要严格按照程序办案,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尊重保障违法犯罪人员人身权益,不断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善于做好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这对关系中包含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还包括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的关系。首先,基层公安民警和公安机关的关系,基层公安机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造成基层公安民警福利待遇与发达地域有差距;基层公安机关的对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较少,造成基层有的公安民警不能严格恪守伦理道德,执法权威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安民警权益受损。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把各项福利待遇向基层倾斜,强化基层公安民警职业教育,敦促基层公安民警严格践行伦理规范。其次,由于机制体制的因素,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基层公安领导对基层公安民警任用不公平,和基层公安民警交流少,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领导的关系,作为基层公安机关领导要包容下属,要关心爱护下属,作为基层公安民警应当尊重基层公安领导,忠诚履职,恪尽职守,圆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本文主要阐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框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对警察和警察伦理相关概念进行阐释,深入探讨警察执法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知识;第三章至第六章:分析当前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伦理关系,即基层公安民警与人民群众、违法犯罪人员和公安机关的伦理关系及彼此之间的道德要求、责任承担现状。
李敬卫[4](2020)在《迁移理论下的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研究》文中提出依法、合理且有效地使用武力,是公安民警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安全、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极为重视最小武力的使用,作为警察武力的基础,徒手制止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警械、武器制止相比,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使用频率更高,使用范围更为宽泛,但在实际执法中却经常面临不知如何有效使用的尴尬局面。造成该局面的原因很多,缺乏针对性训练必然是一大主因。基于此,为维护执法权威,保障处置活动的有序开展,强化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势在必行。本文运用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尝试借鉴迁移理论的优势,来对当前的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乱象进行规范,并结合警务实际,深入探讨迁移理论在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对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以及理论依据进行了梳理,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警察训练、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的概念进行了相应界定。第二部分重点从历史的角度对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细述,并从训练理论、内容与方法三个层面,对当前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综合论述。第三部分通过比较、访谈与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引入迁移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第四部分对常用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从迁移视角出发,在三阶段训练模式的基础上,对当前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第五部分重点对迁移理论在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案例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进行了详述。
赵丽萍[5](2020)在《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 ——以云南Y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从国家政策背景来看,近三十年来,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又开始对教育质量做出要求;从社会背景来看,随着就业形势进一步的紧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社会也对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有迫切需求;从学校发展来看,迫切需要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活动。因此,本研究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选取了笔者工作所在的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Y校),以Y校中职新生为研究对象,展开了调查,分析,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入学阶段专业认同感水平偏低。2、中职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受到担任学生干部、专业选择意愿和家长受教育类别等人口学变量因素的影响。3、本研究设计了《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系列班级活动方案》,并且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参加了此类活动的实验组被试,在专业认同感四个维度及总体的均值方面都有显着提升;但未参加此类活动的对照组被试,除了在专业行为维度的均值有所上升,其它三个维度的均值都有所下降,而且专业认同感总体均值也有所下降。4、通过实验,本研究设计的活动对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有效。本研究希望社会、学校、家长重视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进一步关注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尤其应重视对中职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
刘晨[6](2020)在《警察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的辅助方法》文中提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公安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但由于部分院校对职业教育概念理解存在偏差,人才培养的观念陈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滞后,对警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结合人才质量评价的要点,通过研究与分析警察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警察职业教育要以培养高水平执法工作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
朱景达[7](2019)在《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借鉴与路向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围绕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定位性、策略性三个维度,递进研究和阐述在警察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引入和发展素质本位教育的建构基础、发展路向与关键环节,进一步提出探索建构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则导向和对策措施。
王楠[8](2017)在《浅谈我国警察职业教育》文中认为警察职业教育是影响我国警察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研究与分析我国警察职业教育现状,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现代警察制度,实现我国警察职业化,要明确现代警察职业教育的思想内涵和重要意义,确立和完善警察职业教育体系,重视警察的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水平执法工作能力的警务人才为目标,加强公安院校区域协作的我国警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陶德[9](2015)在《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公安部《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指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聚焦三个方面:一是着力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治安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着力推进公安行政管理改革,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从政策上、制度上推进更多惠民利民便民新举措,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着力建设法治公安,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警察教育培训制度正是顺应当前法治国家建设和公安改革形势的必要措施之一,是促进警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水平的提高、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的重要力量,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直接关系着未来警察职业素质的高低和对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警察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根本上取决于警察自身的综合素质。一九七八年以后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公安系统培训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内蒙古自治区的警察教育培训也在不断自我完善与发展,但是由于培训方式、培训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内蒙古的警察教育培训制度仍然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减缓了内蒙自治区警察培训工作发展进程,同时对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警力的队伍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内蒙古警察培养院校在警力培养和日常培训工作中,为内蒙古警察队伍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培养和培训工作中缺乏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工作中依然存在不足。本文主要剖析了内蒙古自治区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取得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旨在为内蒙古警察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定参考。
杨中华[10](2014)在《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公安机关总的任务是维护国家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进入21世纪,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担当起历史所赋予的艰巨使命,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养高、执政能力强、战斗力旺盛的公安警察队伍。有目共睹,近年
二、关注警察职业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警察职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警察职业价值观对廉洁自律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察职业价值观与廉洁自律能力 |
二、研究方法与对象 |
(一)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方法 |
(二)研究方法 |
1. 研究工具 |
2. 统计学方法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警察职业认同感半结构化调查结果分析 |
(二)在职民警职业价值观得分情况及结果分析 |
(三)在职民警廉洁自律能力自评得分情况及结果分析 |
(四)在职民警廉洁自律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果分析 |
(五)警察职业价值观对廉洁自律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
四、建议与展望 |
(一)建构职业教育学习体系,为职业之路打好基础 |
1. 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育高尚人民公仆精神 |
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学会运用心理方法调节缓解压力 |
(二)重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培养,提高警察的廉洁自律能力 |
1. 加强公正执法教育,塑人民警察光辉形象 |
2. 增强廉洁自律能力,有的放矢护公安队伍人才资源 |
3. 培养心理控制能力,为职业之路保驾护航 |
(三)完善公安监督约束机制,辅廉洁自律能力提升 |
1. 完善职业道德建设,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
2. 完善法律制度约束,保住工作原则底线 |
3. 完善绩效考核约束,促勤治懒奖惩有据 |
结论 |
(2)监狱民警专业化与司法警察教育适应性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监狱民警队伍专业化建设急需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
二、专业化背景下增强司法警察教育适应性路径选择 |
(一)明确办学定位,提升办学层次 |
(二)坚持特色发展,推行分类管理 |
(三)构建质量体系,实行科学评价 |
(3)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概述 |
2.1 几个相关的概念 |
2.1.1 人民警察 |
2.1.2 基层公安民警 |
2.1.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 |
2.1.4 警察伦理 |
2.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特点 |
2.2.1 执法对象的危险性 |
2.2.2 执法条件的艰苦性 |
2.2.3 执法主体的易被腐蚀性 |
2.3 提高基层公安民警工作道德水平必要性 |
2.3.1 建设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 |
2.3.2 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监督的有力抓手 |
2.3.3 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
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要求 |
3.1 新时代公安工作伦理总要求 |
3.1.1 对党忠诚 |
3.1.2 服务人民 |
3.1.3 执法公正 |
3.1.4 纪律严明 |
3.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的伦理原则 |
3.2.1 文明执法 |
3.2.2 公正执法 |
3.2.3 效率执法 |
3.2.4 及时纠错 |
3.3 公安民警的道德要求 |
3.3.1 严私德 |
3.3.2 守公德 |
3.3.3 明大德 |
3.4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道德现状 |
3.4.1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时表现的美德 |
3.4.2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涉及到的伦理关系 |
3.4.3 基层公安民警执法存在的道德问题 |
4 基层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
4.1 警民关系及其要求 |
4.1.1 警民关系 |
4.1.2 警民关系的特征 |
4.1.3 和谐警民关系的措施 |
4.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承担责任现状 |
4.2.1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承担 |
4.2.2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责任缺失 |
4.2.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待 |
4.3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态度 |
4.3.1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爱戴 |
4.3.2 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
4.3.3 基层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期望 |
5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的关系 |
5.1 基层公安民警和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打击被打击关系 |
5.1.1 基层公安民警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关系的性质 |
5.1.2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不良态度 |
5.1.3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道德期望 |
5.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现状 |
5.2.1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正确执法 |
5.2.2 基层公安民警对违法犯罪人员执法的不良表现 |
5.2.3 违法犯罪人员对基层公安民警的道德期望 |
5.3 基层公安民警要正确正理与违法犯罪人员之间的关系 |
5.3.1 转变执法理念 |
5.3.2 提高自身执法素养 |
5.3.3 善于做违法犯罪人员家属工作 |
6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关系 |
6.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机关的隶属关系 |
6.1.1 公安机关对警察执法权益的保障 |
6.1.2 公安机关对基层公安民警责任的缺失 |
6.1.3 强化公安机关保障基层警察权益的措施 |
6.2 基层公安民警上下级之间的的领导被领导关系 |
6.2.1 基层公安民警和基层公安领导之间的相互道德期望 |
6.2.2 基层公安领导对下属的责任 |
6.2.3 基层公安部门上下级关系建设路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4)迁移理论下的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1.1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1.1.1.2 加强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势在必行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2.1 概念界定 |
1.2.1.1 警察训练 |
1.2.1.2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 |
1.2.2 理论基础 |
1.2.2.1 共同要素理论 |
1.2.2.2 认知迁移理论 |
1.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关于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的研究现状分析 |
1.3.1.1 国内关于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
1.3.1.2 国外关于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内外关于迁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分析法 |
1.4.2.2 比较分析法 |
1.4.2.3 专家访谈法 |
1.4.2.4 案例分析法 |
2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概述 |
2.1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产生与发展 |
2.1.1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产生 |
2.1.2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发展 |
2.2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缺乏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 |
2.2.2 训练的针对性不强 |
2.2.3 训练方法单一 |
3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引入迁移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3.1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引入迁移理论的必要性 |
3.1.1 符合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训练需求 |
3.1.2 充实警察徒手制止技能的训练内容 |
3.2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引入迁移理论的可行性 |
3.2.1 整体训练法在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的适用 |
3.2.2 情境训练法在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中的适用 |
4 迁移理论下的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模式构建 |
4.1 警察徒手制止技能常用训练模式简述 |
4.1.1 技能形成的四过程训练模式 |
4.1.2 费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训练模式 |
4.2 迁移理论对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模式的补充 |
4.2.1 需求分析是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的开端 |
4.2.2 应用是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的终极目标 |
4.2.3 评估是检验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实效性的关键 |
4.3 基于迁移理论的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模式构建 |
5 迁移理论在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
5.1 明确训练前期的需求分析 |
5.1.1 明确组织需求 |
5.1.2 明确岗位需求 |
5.1.3 明确个人需求 |
5.2 注重应用转化阶段的能力整合 |
5.2.1 加强及时判断能力训练 |
5.2.1.1 加强对相关法条的认知能力培养 |
5.2.1.2 强化危险感知能力训练 |
5.2.1.3 注重反应的准确性练习 |
5.2.2 注重情境训练 |
5.2.2.1 创设训练情境 |
5.2.2.2 实施角色演绎 |
5.2.2.3 重视情节编撰 |
5.2.3 强调徒手制止的程序性训练 |
5.3 强化训练后期的效果评估 |
5.3.1 强化反应层评估 |
5.3.2 强化学习层评估 |
5.3.3 强化行为层与结果层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A 访谈提纲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 ——以云南Y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专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二、国内关于专业认同感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认知理论 |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职新生 |
二、专业认同 |
三、班级活动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所在Y校的概况 |
第二节 现状调查 |
一、调查准备 |
二、调查过程 |
三、调查结果 |
第三章 中职新生因专业认同感低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职新生因专业认同感低而面临的问题 |
一、学生的问题 |
二、家庭的问题 |
三、社会的问题 |
四、学校的问题 |
第二节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低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的原因 |
二、社会的原因 |
三、家庭的原因 |
四、学校的原因 |
第四章 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实验研究 |
第一节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提升的实验活动方案 |
一、实验活动方案设计 |
二、实验活动材料准备 |
第二节 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实验活动实施 |
一、实验活动实施 |
二、实验活动分析 |
三、实验活动结论 |
第五章 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建议 |
第一节 学生层面的建议 |
一、主动做专业性的职业规划咨询 |
二、积极参与各类提升专业认同感的活动 |
三、广泛查阅专业信息以及就业前景信息 |
第二节 家庭层面的建议 |
一、对学生提供情感支持 |
二、主动做专业性的入学与就业咨询 |
三、转变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
第三节 社会层面的建议 |
一、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
二、创造职业体验的机会 |
三、提供更多社会支持 |
第四节 学校层面的建议 |
一、学生工作管理方面的建议 |
二、管理人员工作管理方面的建议 |
三、教学工作主管部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教育活动的访谈提纲 |
附录C 关于提升中职学校新生专业认同感的活动方案 |
附录D 专业认知材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警察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的辅助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才质量评价的要点 |
二、警察职业教育的现状 |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
(一)构建警察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高水平执法能力的警务人员 |
(二)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 |
(三)完善警察职业教育的持续运行机制 |
(四)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出台关于职业教育管理的保障政策 |
四、结束语 |
(7)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借鉴与路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适应性: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建构基础 |
(一)符合警察职业特性 |
(二)基于警察职业素质分析 |
(三)体现警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
二、定位性: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向 |
(一)结合实际展现素质本位教育的内涵特征 |
(二)确立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则导向 |
1. 把牢警察高职教育的方向性和特色性 |
2. 体现职业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和终身性 |
3. 兼顾教学训练要求的基础性和实效性 |
4. 秉持德育发展路径的重点性和循序性 |
三、策略性: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一)凝聚素质本位的思想共识,加快办学育人理念转变 |
(二)推进德育融入专业课建设,重构拓展思政教育模式 |
(三)契合认知建构和素质进阶,推进教学练战智一体化 |
(四)优化灵活适变的教学运行,设计再造教学制度规范 |
(8)浅谈我国警察职业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警察职业教育 |
二、我国警察职业教育现状 |
(一)警察职业教育发展缓慢,“重高教、轻职教”现象普遍 |
(二)警察职业教育体系与警察职业实际需求的矛盾日渐加剧 |
(三)警察职业教育区域发展非均衡化 |
三、我国警察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
(一)明确警察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地位 |
(二)培养高水平执法工作能力的警务人才 |
(三)加强公安院校区域协作 |
四、结语 |
(9)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一、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综述 |
(一) 警察职业教育培训的概念 |
(二) 警察职业教育训练的理论依据 |
(三) 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发展历程 |
(四) 当前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特点 |
二、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在职民警对警察职业教育培训的认识不到位 |
(二) 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与警察实际工作脱钩 |
(三) 警察高职类教育层次制约警察类院校发展 |
(四) 招生政策不利于警察类高职教育的公平发展 |
(五) 警察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 |
(六) 政府行政干预影响警察类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 |
(七)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
(八) 科学的教育培训评估机制不完善 |
三、加强和改进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对策 |
(一) 高度重视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
(二) 全面推进警察职业教学培训模式改革 |
(三)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警察教育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 |
(四) 改革警察职业教育招生就生政策 |
(五) 加大财政投入 |
(六) 政府简政放权 |
(七) 建立警察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双向交流制度 |
(八) 建立健全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激励机制和质量评估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分析 |
(一) 提升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是社会发展和治安形势的现实需要 |
(二) 提升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是满足我国治安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 |
(三) 提升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是构建公安“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具体措施 |
二、职业化治安警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 |
三、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路 |
(一) 构建突出治安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人才培养方案 |
(二) 构建符合职业化要求的治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
(三) 构建适应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 |
(四) 构建与职业化要求相适应的保障机制 |
1. 建立并完善联动合作机制。 |
2. 强化专业能力考核机制。 |
四、关注警察职业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警察职业价值观对廉洁自律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杨慧.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2(01)
- [2]监狱民警专业化与司法警察教育适应性探析[J]. 张福成.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1(10)
- [3]基层公安民警工作的伦理学研究[D]. 张文江.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迁移理论下的警察徒手制止技能训练研究[D]. 李敬卫.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5]提升中职新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 ——以云南Y校为例[D]. 赵丽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警察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质量的辅助方法[J]. 刘晨. 就业与保障, 2020(03)
- [7]素质本位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借鉴与路向策略[J]. 朱景达.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28)
- [8]浅谈我国警察职业教育[J]. 王楠.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01)
- [9]内蒙古警察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研究[D]. 陶德.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5(07)
- [10]治安警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杨中华. 公安教育,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