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先苹

MRI对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先苹

凤庆县人民医院 675900

【摘 要】目的 探究MRI对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观察诊断结果及征象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手术发现168个病灶,MRI检出159个病灶,病灶发现率为94.64%;其中浆膜下型48个,黏膜下型10个,肌壁间型101个;MRI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子宫形态增大,其中39例显示子宫显著增大;子宫肌瘤显示位于肌层者,在T2WI、T1WI上均表现出低信号,特别是T2WI表现明显;位于浆膜下或黏膜下者在T2WI与T1WI上的表现是以低信号为主、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结论 子宫平滑肌瘤应用MRI诊断能够有效提高病灶检出率,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MRI;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价值

子宫平滑肌瘤属于常见一种女性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多出现在35岁以上女性中,属于月经紊乱引发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采取常规X线或CT检查无法有效显示受检者的子宫壁各层结构,故而影响诊断准确性,不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器械不断更新,MRI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为明确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的价值,现就选取6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文员会批准。将临床资料完整者、认知功能正常者纳入,将肝肾功能障碍、无法有效语言沟通者排除。本组60例患者年龄34-56岁,平均(43.29±3.16)岁;单发27例,多发33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0例,大专及以上20例;临床表现出腹痛、月经不调、盆腔或腹腔包块等症状。所有病例均通过手术病理的证实。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实行MRI诊断,检查前应适当饮水,使膀胱充盈,采用SIMENS 1.5T超导型的磁共振成像仪,行SE序列T1WI矢状面、横断面扫描成像,T2WI矢状面、横断面成像,部分加扫冠状面;设置扫描参数:层间距4.8mm,层厚4mm;成像后对图像进行观察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2.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 ±s)表计量资料,百分比(%)表计数资料。

2结果

2.1 本组MRI诊断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手术发现168个病灶;MRI检出159个病灶,病灶发现率为94.64%(159/168)。

2.2 本组子宫平滑肌瘤分型

本组60例患者,经MRI检查出159个病灶,其中浆膜下型48个,黏膜下型10个,肌壁间型101个。

2.3本组MRI征象分析

本组60例患者MRI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子宫形态增大,其中39例显示子宫显著增大;子宫肌瘤显示位于肌层的有35例,其在T2WI、T1WI上均表现出低信号,特别是T2WI表现明显;位于浆膜下的有22例,黏膜下的有3例,其在T2WI与T1WI上的表现是以低信号为主、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

3 讨论

子宫平滑肌瘤为一种常见的源自子宫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引发因素为异位子宫内膜、基质由肌层浸润生长,从而造成邻近的肌层出现增生性改变[2]。随着疾病进展,将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产生影响,因而临床应予以及早诊断、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近些年医疗器械不断更新,影像学不断发展,MRI逐渐用于子宫平滑肌瘤诊断。有研究指出[3],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具有良好应用价值,其病灶检出率较高,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本次研究中,本组60例患者,MRI检出159个病灶,病灶发现率为94.64%;其中浆膜下型48个,黏膜下型10个,在T2WI与T1WI上的表现是以低信号为主、高低不等的混杂信号;肌壁间型101个,在T2WI、T1WI上均表现出低信号,特别是T2WI表现明显;此次研究结果与刘达、王晓樱等人[4]相似,表明子宫平滑肌瘤行MRI诊断准确率较高,从而有助于临床早期确诊,进而早期进行治疗,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对于子宫肌瘤病灶与正常的子宫平滑肌而言,采用CT诊断缺乏密度对比,从而较小瘤体难以发现,无法准确定量、定位,因而难以提供更具价值性的信息于临床。B超诊断无法有效发现直径2cm以下肿瘤,将对临床诊断、治疗产生影响。MRI用于子宫平滑肌瘤检查中,可多层面、多参数、多方面的成像,能够依据子宫具体的位置进行最佳扫描层面选择,从而有助于子宫形态及结构更好地显示,准确定位病变[5]。其次,MRI诊断具有高组织分辨力,不但可对肌瘤本身信号的改变进行发现,而且还能够有效分辨子宫的三层结构(肌层、黏膜层及两者间的结合带)相应的变化。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的分型主要为三种:黏膜下型、浆膜下型、肌壁间型,其中黏膜下型病灶MRI征象多为边界锐利、T2WI显示低信号、宫腔分泌液显示清晰等,主要是因为该分型起源于子宫内肌层,向外生长阻力较大,且瘤体多是向着宫腔内生长[6]。肌壁间型病灶源于子宫的中层肌内,由于包膜不完整,因而大体标本上的病灶边界清楚,而MRI图像上显示多模糊。浆膜下型病灶由于起源较表浅,因而多伴随子宫轮廓异常,主要为病变局部子宫浆膜被顶起,造成局限性的突出。该分型因生长阻力较小,其病灶多为圆形,且边界清楚、光滑锐利。子宫肌瘤MRI信号的变化具显著特征性,主要是因为瘤体是由大量平滑肌纤维组构的,所以信号变化同肌肉基本同步。由于子宫平滑肌瘤细胞分化程度、组织构成的不同,因而与正常肌肉信号的强度具一定差异性,从而使得MRI诊断时区分出正常肌层区与子宫肌瘤,其为区分的病理、组织学基础[7]。此外,各瘤体细胞的分化程度、组织结构具参差不齐性,所有信号强度与在T2WI上随着回波增加而下降的幅度具有不同性,从而有助于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时进行分型诊断,从而指导临床进行针对性治疗[8]。研究受环境、标本、例数等因素的影响,未对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效果作详尽分析,需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MRI诊断具有较高病灶检出率,可有效进行病灶分型,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伟,张禹,朱友志.子宫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安徽医学,2016,37(10):1256-1258.

[2]廖雪燕,邱菊生,邱清香,等.磁共振对子宫平滑肌瘤变性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17(6):475-477.

[3]李吉洪,黎克全,彭松.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6,13(5):280-283.

[4]刘达,王晓樱,张悦,等.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的诊治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2):151-153.

[5]李云,李彩,赵沅杰.子宫阔韧带平滑肌瘤MRI诊断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0):1116-1118.

[6]陈煜.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外医疗,2017,9(2):185-187.

[7]杨巧蓉,易慕华,张茜.子宫平滑肌腺瘤样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1):80-82.

[8]周清,马凤华,刘佳,等.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MRI表现[J].腹部影像学,2016,22(3):243-248.

论文作者:王先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MRI对子宫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论文_王先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