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迈陈站)广东 徐闻 524100
【摘 要】香蕉叶斑病常见的有黄条叶斑病和黑条叶斑病两种。病发时,病株的大多数叶片枯萎死亡,植株不能抽穗结实,或果实变小,导致产量大减,果实品质下降,严重时可减产五成以上。基于此,通过结合实验,本文对比探讨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和25%丙环唑乳油在防治香蕉叶斑病上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香蕉;叶斑病;防治
叶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在高温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易发生流行,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或条纹相互融合,周围组织坏死,叶片大面积变黑干枯和迅速死亡,导致香蕉产量与质量双双下跌。
25 %吡唑醚菌酯乳油(py raclost robin,凯润),由德国巴斯夫公司研发生产,并取得中国的专利保护,是以天然的S t ro bilurin A 为先导化合物开发出的醚菌酯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活性高、与环境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其抑菌机理是作用于真菌线粒体呼吸链中细胞色素bcl 复合物,阻止电子传递,与常用的杀菌剂没有交互抗药性,能有效预防、控制、治疗农作物主要真菌病害。因此,本文对比探讨了25%吡唑醚菌酯乳油与25%丙环唑乳油在香蕉叶斑病防治上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25%吡唑醚菌酯乳油(美国默赛技术公司);25%丙环唑乳油(对照,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选在某香蕉专业合作社进行。试验地叶斑病发生较轻,管理比较完善,土质肥沃,排灌条件良好。香蕉品种为台-2号,蘖芽苗,株高2.0~2.5m,长势良好。
1.3 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5个处理,即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以及25%丙环唑乳油750倍液和清水对照。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20个小区。每个小区供试蕉树7株,共140株,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按设计剂量用利农HD-400型喷雾器于香蕉叶斑病发生初期对香蕉叶片正、背面均匀喷雾,隔7d再喷1次药,连续喷药3次,每小区用水量2.5kg。
1.4 调查时间及方法
每小区调查2株香蕉,每株香蕉从顶叶往下调查5片叶。每次施药前(分别是2014年7月8日、15日、22日)和第三次施药后10d(8月1日)调查病指、病叶级数等,计算病情指数、病指减退率和校正防效。
病叶分级标准(以叶为单位):0级—叶片无病斑;1级—零星病斑,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1.5 气象条件
试验期间日平均气温25.2~32.3℃,最高气温26.7~38.6℃,最低气温24.1~28.7℃。施药当天无雨。
2 结果与分析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2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第二次药前防效分别为60.40%、54.92%和50.89%,第三次药前防效分别为75.36%、69.83%和62.09%,第三次药后10d的防效分别为85.30%、77.17%和70.34%;对照药剂25%丙环唑乳油75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5.47%、70.48%和73.71%。经显著性测定,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与对照药剂25%丙环唑乳油75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与其2000倍液处理的防效相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与对照药剂25%丙环唑乳油750倍液处理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结果详见表1。
结论:
综上所诉,香蕉叶斑病是一种香蕉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为此,必须认真进行监测预报,做到适时对症下药,及时防治。实验效果分析显示,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1000倍液防治香蕉叶斑病,在第三次药后10d的防效仍高达77%以上,能较好防治香蕉叶斑病。因此,在生产上,建议使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1500倍液来防治香蕉叶斑病。
参考文献:
[1]吴凤芝;王会芳;陈绵才;肖彤斌.吡唑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11(03)
[2]彭埃天;李鑫;刘景梅;陈玉托;宋晓兵.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香蕉黑星病毒力测定与防治试验[J].植物保护.2008(02)
论文作者:黄琼珠,莫浩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9
标签:叶斑病论文; 乳油论文; 吡唑论文; 香蕉论文; 叶面积论文; 分别为论文; 叶片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