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池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措施论文_李海燕

污水处理厂池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措施论文_李海燕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现阶段,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池体裂缝、施工不当等造成冷缝问题,甚至出现水池壁渗水现象进而影响今后使用,给施工部门、施工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出现,需要对池体施工渗水进行防治,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防治。

关键词:污水处理;防渗施工;池体

引言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环保工程的投入力度。近些年来,为了有效解决好水污染问题,不少污水处理厂得到建设,可以说现在正是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高峰期,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池体的防渗处理一直是一个大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介绍下提高池体的防渗处理施工质量的要点,仅做参考。

1 水池结构的特点及难点

污水处理构筑物必须具有较强的防渗抗裂性能,因池体长期与污水接触,对混凝土的抗腐蚀性及碱集料反应亦有较高要求。池体平面尺寸大、容积大、底板厚、池壁薄且蓄水后具有较大的力梯度,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较大,易产生各种裂缝。池体设置多处变形缝,池壁存在施工缝且预埋套管、预埋件较多,这些部位处理不好,较易发生渗漏。因刮泥机、曝气器、堰板等设备安装的需要,水池结构的尺寸及高程偏差要求较高。如结构尺寸出现较大误差,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安装及运行安全。可以看出,水池结构土建施工过程中,结构尺寸、高程偏差的控制及池体构筑物的防裂缝、防渗漏是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特别是池体的防渗抗裂性能尤为重要,因此,施工中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渗漏现象的发生。

2 池体防渗施工技术措施

水池结构的特点是构件断面薄,属于薄板或薄壳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土建施工阶段池体结构的防渗抗裂主要从钢筋、模板、混凝土几个方面来进行控制。

2.1 钢筋绑扎与安装

钢筋绑扎前必须对钢筋进行严格检查,选择使用表面干净、无锈的钢材,对已经锈蚀的钢材要认真除锈,不得将已经锈蚀而未经除锈的钢材用于工程中;钢筋骨架各交点采用铅丝绑扎牢固,绑扎时铅丝应绑成八字形,尺寸偏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如果在绑扎钢筋时,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的保护层,或设置保护层的方法不当,如钢筋与模板直接接触,或有贯通内外壁的钢筋等,钢筋与混凝土结合处的缝隙处很可能发生渗漏,因此必须严格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厚度和位置,垫块厚度应准确,间距应适宜;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因受到侧压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避免钢筋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发生偏移,以防出现露筋现象。

2.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在池体结构施工中,模板的支设是一项关键工序,其支设效果直接影响池体的外观、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池体的防水性能。模板施工前,根据池体尺寸形状确定模板支设方案。结构模板必须尺寸准确、接缝紧密、平顺,腋角吊模要牢固可靠,模板拼缝处及转角处垫10mm宽岩棉,使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施工量较大,需采用较多对拉螺栓固定,而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部位较易发生渗漏,主要原因是对拉螺栓未焊止水环或止水环焊接质量不佳。因此,必须保证止水片焊接牢固,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应选用合适尺寸的对拉螺杆进行紧固,螺杆间距合理,螺杆两侧用双螺母锁紧。混凝土拆模后,切断凸出池壁的螺栓头,并且对凹模处进行填补。凹模处需先进行喷水湿润,然后覆盖塑料膜并喷水养护7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2.3.1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水池结构的抗渗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防水抗渗性能,所采用的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应控制在0.40~0.50之间。水泥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在320,kg左右,不得采用含有氯离子的外加剂,同时应保证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不超过0.15%。为降低混凝土的碱活性骨料反应,应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的碱含量,将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碱含量控制在3kg以内。为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在混凝土中掺加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及对温度变形的适应能力。拌制混凝土的水泥、砂、石应满足如下要求:第一,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抗碳化性、抗冻性、抗渗性等。第二,砂。采用细度模数为2.3~3.0,含泥量小于3%的中砂,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泵送性,并提高混凝土强度、密实度及抗渗性能。抗渗混凝土细骨料不可采用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海砂。第三,碎石,尽可能采用连续粒级碎石,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泵送性能。碎石最大粒径要小于泵管直径的1/4。混凝土拌制前应按照初步配合比进行试拌,试拌结果若与工程要求不符,应按实际情况进行校正,调整比例,直至满足工程要求。本工程水池结构的墙体混凝土(C30.S6.F150)配合比为水泥:砂:石1:石2:水:高性能减水剂:粉煤灰:高炉矿渣粉=1.00:2.99:2.53:1.41:0.59:0.02:0.23:0.15。水胶比为0.43,混凝土碱含量为1.63kg/m3。

2.3.2 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制定好混凝土的浇筑线路,确保混凝土浇筑按部就班的进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必须确保输送泵的输送架和模板的分开,不能出现输送架和模板支撑架混合搭设的情况,输送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晃动,但模板不能晃动,避免出现因为晃动而产生裂缝。选择好混凝土供应商,保证工程混凝土的用量,混凝土必须根据施工单位要求来生产。保证混凝土施工时的塌落度,运输过程中不要出现离析现象。浇筑混凝土时避免出现堵管现象,以免出现较长的施工缝,浇筑的时候不要太过追求速度,需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了进行,速度过快有可能导致模板漏浆,甚至出现爆模现象。

2.3.3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裂缝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微观裂缝主要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了收缩,从而产生了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情况下是肉眼无法看清的,一般不会造成渗漏,这种裂缝理论上来讲是永远都避免不了的。宏观裂缝的产生则主要是因为材料、养护等因素造成的,一般都会是贯穿性的裂缝,这种裂缝会造成混凝土出现渗漏现象,在实践工程中我们也要尽量避免此类裂缝才出现。宏观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水灰比大、收缩徐变大、塌落度大等等有原因有关。污水处理厂池体底板通常都是大体积混凝土,因而必须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常可在混凝土内埋设冷却导管,开通冷水后可以减低混凝土内部问题,此外混凝土的表面需要用湿润材料进行覆盖保养。做好混凝土的抹面工作,减少表面裂缝才产生。池体壁的模板在拆除之前就要用将模板湿润,这样能起到带模养护的作用,拆除模板后需要用湿润材料进行混凝土表明覆盖。由于池体通常比较大,而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要求一致处于湿润状态,因此,必须在施工前就要对用水量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布置好用水管线,保证池体各个位置有水可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池体渗水防治上,需要从实际问题入手,对渗水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防治出现质量问题,做好预防方法,分别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渗水问题出现,进而提升工程质量,节约用水,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浅谈污水处理厂施工技术优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1).

[2]蒋世武.污水处理厂施工及设备安装技术的探讨[J].门窗.2012(06).

[3]汪幼云.污水处理厂池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措施[J].中国建设信息.2011(11).

论文作者:李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污水处理厂池体施工技术及质量措施论文_李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