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赏维平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赏维平

甘肃省积石山县高关初级中学 731799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学校、教师、家庭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经济、文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生活较为封闭,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少。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使一大批学生成了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很容易对农村中学生造成心理障碍,所以,强化初中学生的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

现代社会工作学习的节奏加快,人们有了时间紧迫感,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减少,感情日趋淡化,而工作学习单调、枯燥、孤独乏味之类的感受,又加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冲突,使之产生浮躁、焦虑、失落、不满等不健康心态。中学生,特别是农村的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遇到困难后,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意志薄弱,抵抗挫折的能力差,缺乏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依赖性强,情感不稳定且脆弱,危机意识不强。因此,对于农村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就显得越发重要。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

农村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较偏僻,教育环境不同,接触的新事物较少等原因,在他们的个性心理上必定存在差异。当他们从小学步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知识面的扩展,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学校生活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自卑心理。在班级中,学困生往往由于成绩差、跟不上教师的授课,不受教师重视,甚至被其他同学歧视,很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自卑,常表现为不合群、胆小怕事。

2.耐挫能力差。学习成绩不理想,同学关系不和睦,过多注重自己的外貌,缺乏家人的关爱等,都会使农村中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他们遇到挫折不是勇于战胜困难,而是逃避困难,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遇事退缩,甚至失去信心,想不开,不再尝试,不再努力。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比小学要紧张许多,而且在学习方式和策略上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能适应学习环境带来的变化,他们自学能力差,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当学习成绩表现不理想时,往往无所适从,很少有学生向同学或教师求助。

4.情绪的调控能力差。初中学生身体发育较快,身体带来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增加都会使情绪起伏变化加大,往往容易冲动,而他们又不善于调节和制约自己的情绪,以致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甚至出现打群架、走极端等现象。

5.人际交往能力差。现在农村初中学生大多都不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但是由于学业上的竞争,同学间吃穿上的攀比,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偏激、固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差。

6.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教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缺点看得多,优点看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7.早恋的困扰。初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增强,导致“早恋”。

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途径和策略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和他们身心上的变化,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2.提高个人修养,养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且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树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3.锻炼坚强的意志。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明确锻炼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教师要注重讲解锻炼意志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帮助学生提高耐挫能力。让学生懂得多参加体育锻炼也对意志的锻炼有一定作用,让学生充分明确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并为此付出努力,以达到改善的目的。

4.提高耐挫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明白遇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懂得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马平川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挫折,认真分析受挫的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为之努力。要让学生知道凡挫折都是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战胜的,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为今后战胜困难做好准备。

5.鼓励冒尖精神。(1)创设机会,营造氛围。(2)开展各种活动,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发扬特长,表现自我。

6.培养竞争精神。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构筑一种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展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各种竞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发挥他们的潜能。(2)实行班干部竞选制。让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班级凝聚力增强。(3)创设竞争机会。开办“我之最”、“我的特长”、“我也有闪光的一面”等活动。

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如何,关系民族大计,关系国家前途,教育者一定要站在这个历史高度,深刻认识问题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同样重要,只有坚持不懈、以防为主、分清轻重缓急,认真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把不良的心理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才能帮助学生提高素质,健全人格,使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家校教育协同开展,在途径和策略上讲究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论文作者:赏维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_赏维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