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徐惠丽

徐惠丽(苏州市吴中区胥口中心卫生院 215164)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 年6 月-2014 年12 月60 例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存图、临床质料,并对此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肝实质损害的程度与病程、年龄存在正相关。60 例患者中肝实质回声Ⅱ级纤维化改变21 例,Ⅲ级纤维化改变39 例,Ⅱ级肝纤维化患者脾肿大9 例,Ⅲ级肝纤维化患者脾肿大24例。超声表现主要有肝脏肿大或缩小,以左叶肿大为主,肝实质内有密集中等或较大的高回声光点或光斑,分布不均匀,或有地图状、破棉絮样改变,晚期伴有腹水,门静脉扩张等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吸虫病检查较为敏感,可作为肝血吸虫病患者肝脏损害、追踪医学检查、调研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血吸虫病;临床运用价值评价【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04-01

我区地处太湖流域,在60 年代初,曾为我省血吸虫病最严重的流行区,肝血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超声检查作为该疾病的普查项目已被临床广泛的运用,二维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肝脏形态、内部结构;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查肝脏的血流变化,可有效的监测、判断肝血吸虫病的发展、转归,并为临床研制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信息,为一种无损害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方法[1]。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3 年6月-2014 年12 月60 例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存图、临床质料,并对此进行评价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 例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患者均为我社区长期居住的居民,其中,男41 例,女19 例,年龄为60-82 岁,平均年龄为(64.33±2.2)岁,肝血吸虫病史为30-55 年不等,平均(36.2±1.2)年。

1.2 检查设备与方法 GE 台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LOGIQ_P5,探头频率为3.5MHZ,要求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常规超声检查,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及门静脉主干内径、胆管的结构,并测量脾脏的大小、脾静脉内径及探查是否有腹水及腹水的量,肝实质回声和脾肿大分级参考《血吸虫病防治手册》(第3 版)进行评价。

2 结果所有患者的肝实质损害的程度与病程、年龄存在正相关。60 例患者中肝实质回声Ⅱ级纤维化改变21 例,Ⅲ级纤维化改变39 例,Ⅱ级肝纤维化患者脾肿大9 例,Ⅲ级肝纤维化患者脾肿大24 例。

慢性期及晚期超声表现主要有肝脏肿大或缩小,以左叶肿大为主,肝表面高低不平呈结节状,肝实质回声有两种表现:①肝实质内有密集中等或较大的高回声光点或光斑,分布不均匀,或有纤维索条或网络样回声。肝脏大小可无明显改变,血管纹理基本正常。脾稍大,结合临床病史可诊断肝血吸虫病。②肝区呈高回声纤维条索状或网络样改变,其中有小的透声区,使回声高低不均匀。或呈地图状、破棉絮样改变(如图1),肝包膜高低不平,血管纹理紊乱或模糊不清,但肝门静脉主干可增粗(如图2)。肝脏缩小变形,脾脏中度肿大,为血吸虫性肝硬化。晚期可伴有腹水,腹壁静脉曲张,门静脉扩张,胆囊壁双层,脾增大显著,脾区回声增高呈较密集的中小光点。

3 讨论

血吸虫病侵入肝脏的主要途径为[2,3]:人体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被感染,进入门脉发育为成虫产卵,部分虫卵随门脉血流入肝,部分入肠道随粪便排出。虫卵顺门脉血流入肝,停留在门脉小分支内,在汇管区引起嗜酸性脓肿和假性结核结节。肝肿大,表面及切面见粟粒至黄豆大灰黄色结节为嗜酸性脓肿,虫卵分泌的毒素使肝窦扩张充血,干细胞萎缩或灶性坏死。中重度感染者或慢性者,肝脏多数汇管区反复大量虫卵沉积,导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肝脏变硬、缩小、变形。

虫卵死亡后可钙化,导致汇管区和较大门静脉分支被虫卵阻塞,血管周围纤维化。肝脏假性结核转变为纤维组织,成为血吸虫性肝硬化。

进而引起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以致破裂出血,脾肿大。

总之,肝血吸虫肝病是一个急性期没有及时治疗或反复多次感染而造成肝脏小叶慢性炎性渗出、增殖及小叶间纤维组织增生的一种病变演变过程。从本组一般资料中也可以看出其中的因果关系,本组患者年龄为60-82 岁,平均年龄为(64.33±2.2)岁,肝血吸虫病史为30-55 年不等,平均(36.2±1.2)年,这些患者都是老年人,肝血吸虫病史长。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的监测患者肝脏病变的形态、大小、密度、及血流的变化。根据患者的流行区疫水接触史非常重要,急性期肝脏回声无异常,但患者出现皮疹、腹泻有助于诊断,大便涂片找到虫卵或肠道粘膜活检虫卵阳性为确诊依据,晚期有消瘦、贫血、脾肿大、门脉高压、肝硬化等临床表现。在超声影像上,肝血吸虫病Ⅰ级可无影像学表现;慢性期和晚期一般表现为Ⅱ级和Ⅲ级,Ⅱ级表现为网眼直径大于20mm,光带宽度小于4mm;Ⅲ级表现为网眼直径小于20mm,光带宽度大于4mm。门静脉内径宽度大于13mm。脾脏均肿大,脾门静脉增宽[4]。脾脏肿大分轻、中、重度。

均伴有腹水声像。

本组患者超声影像显示:肝实质回声Ⅱ级纤维化改变21 例,Ⅲ级纤维化改变39 例,Ⅱ级肝纤维化患者脾肿大9 例,Ⅲ级肝纤维化患者脾肿大24 例。超声检查所见多为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在本病诊断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病史及超声影像表现,肝血吸虫病的诊断不难。

(图1)肝区见纤维网络状索条,呈“地图样”改变,其间有低回声“鹅卵石”样改变。(图2)肝区粗光点,呈网络状改变,门脉增粗,壁增厚。

参考文献[1] 叶艳岱。B 型超声在诊断晚期血吸虫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0B):54-55。

[2] 宋贞英,江峰。日本血吸虫肝超声显像不同级别的肝叶变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2(06):752-753。

[3] 杨凯华,葛士骝,张美华,等。 超声观察血吸虫肝病致肝右叶萎缩的原因[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2(05):850-851。

[4] 舒银菊。晚期血吸虫肝病的B 超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3,23(31):73-74。

论文作者:徐惠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慢性期及晚期肝血吸虫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徐惠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