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詹钰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詹钰

摘要:信息化时代下,发展教育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对于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有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认识偏差、软件和资源、教师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深化认识、加强软件和资源建设、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保障信息安全等措施。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重大意义;主要问题;对策

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产生、发展与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大影响也日益凸显。在此形势下,作为“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基石”的教育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五十九章:推进教育现代化”中明确提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部研究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具体分析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形势,指明了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等,为“十三五”时期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了科学规划和有力指引[2]。

中小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全民族素质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追求。

一、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等)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3]。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建设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需要教育信息化[4]。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中小学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革,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学校管理方面,传统的学校管理,主要依靠人力来进行,工作繁重、程序繁杂、层级间沟通不畅、家校联系渠道狭窄等问题凸显,总的来说,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却仍是管理效率低下。学校管理信息化力求将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相融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服务,以信息化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促进学校管理体系化、精准化、简便化,有效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重大变革。教育信息化能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性;能够增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通过技术手段,精准把握学生学情,为教学提供数据支持,能够通过网络共享空间,延展教学时间与空间,为学生自主查缺补漏提供平台。

2.有力促进我国教育公平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从长远来看,保证教育公平是推进社会公平的根本手段,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的核心价值追求。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广阔,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区域、城乡、学校间的教学水平的巨大差异。

教育信息化是推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5]。推进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6]”。

通过教育信息化,能够推进教育渠道的多元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3.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追求。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教育信息化不仅包括教育装备现代化,更蕴含着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丰富内涵。通过教育信息化,能够促进中小学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能够推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有力引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学校探索等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过也要看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在实际的建设与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和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够到位

观念指引行动,当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相当程度上是由于相关人员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到位造成的。部分地方政府、学校领导及教师、家长等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真实含义理解不清,更无法深刻把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重大战略意义。

这种认识层面上的不足,反映到实践中,便是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穿新鞋,走老路”,“形式主义”较为严重,仍以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指引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教学,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仅仅局限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等方面,把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当作普通黑板一样来用,未能发挥教育信息化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效果,这反过来也影响了相关人员对于教育信息化作用的信心与支持。

2.有效的应用软件和教育资源欠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的发挥,是依托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教学资源和应用软件基础上的。应用软件、教学资源不足或是质量不高,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从实际来看,不少地区存在软件环境建设滞后,软件与硬件发展不同步,不配套,缺乏适合教学实际的应用软件和教育资源的问题。一是缺乏符合本地及本校实际的教育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教学应用软件等;二是教学资源库数量或是质量难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三是各校已有的教学资源难以互相交流与共享,形成“信息孤岛”,没有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提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

3.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有待提高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如网络、系统平台、平板电脑等,更要加强学校的软件建设,其中尤为重要的则是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实施者和运用者,教育信息化真正能否起作用以及起到何种程度的作用,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素养与能力。

但当前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老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还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老师们熟悉并能初步应用的软件也仅限于word、ppt等,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及学校开展相应的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的培训。但已有的相关培训并不尽如人意,这些培训往往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的培训,造成目前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基本上是播放课件、播放视频音频等,使得信息技术真正的优势与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校园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7]。对此,家长和老师无不表示忧心,“谈网色变”,以致不少学校和老师在管理中,甚至都不敢放手让学生上网、携带智能手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

一方面,网络资源极为丰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但网络上也存在极具吸引力的游戏、色情等不少有害信息,因没有有效的安全设施过滤有害信息,中小学生身心又尚处于发展成熟中,自制能力有限,这些有害信息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引起学生沉迷游戏、追剧之中,引发学生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产生犯罪。另一方面,校园网因缺少安全防范措施而容易遭受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导致校园网络系统瘫焕、数据丢失或篡改,影响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三、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全国各地在探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中的诸多有效举措,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深化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理解

观念偏差是制约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知识,深刻体会教育信息化的真正含义及重大战略意义,把握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和方向,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新观念,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为学生学习和创新发展提供现代化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

2.加强软件开发与应用,丰富教学资源

首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注意防止“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应用;重投入,轻管理”等不良现象,软件应用、教学资源建设应与硬件建设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不能偏废。其次,各地可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责任教师组成的软件和资源建设体系,负责本地区软件和资源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再次,教育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采取校企合作等方式,组织教育专家、信息技术专家、一线教师共同研发应用软件和教学信息资源。最后,各校要大力建设面向教师、服务教师、共建共享的校本资源库,并通过一些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并不断更新。

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8]。各地、各学校要把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及任务,切实提高教师培训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与能力中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和培育高质量的教师培训师资。精选各地各学科教学能力突出、信息素养能力突出的复合型骨干教师,对这些骨干教师进行交流、培训,构建本地教师培训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其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培训对象来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内容要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为中心,围绕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模块进行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实用性、时效性、针对性。最后,要恰当运用考核评估机制,保证培训有良好效果。要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参加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4.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学校可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主题班会或专题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自律能力,要建立学生网站,丰富校园网内容,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要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积极配备防火墙、数据备份设备、网络防病毒软件等安全设施,采取帐号权限、数据备份方案、网址过滤等安全策略,完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网络信息的健康和数据安全,创造安全的教与学的信息化网络环境。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要充分认识到其对于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有力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作用。在探索建设教育信息化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直面问题,分析问题,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只有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进行反思和探索,才能深入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推进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刘云凤.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

[2]任友群,吴旻瑜.“十三五”贫困县域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

[3]陈晨,邵叶秦.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4).

[4]孙汉群.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素养[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中学334000)

论文作者:詹钰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_詹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