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解放军第二零八医院呼吸科 130062)
摘要:目的 分析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价值。方法 根据红白双色球抽签方式将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相应治疗的74例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37例患者应用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予以37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7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应用莫西沙星治疗较左氧氟沙星治疗更显著,能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慢阻肺治疗
前言
慢阻肺是临床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其主要以不完全可逆气流为主要特征,伴随有咳嗽、气促、咳痰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由于慢阻肺病程长且并发症较多,若未及时实施针对性治疗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需对症予以慢阻肺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具有促进作用[1]。经研究报道表明,慢阻肺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抑制细菌感染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药物在慢阻肺治疗中取得广泛的而应用,并且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有所不同。本文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患者设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应用于慢阻肺治疗的临床价值,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研究病例为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慢阻肺患者,以红白双色球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阻肺的诊断标准;均未服用过激素;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同意书;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等疾病患者;有哮喘与呼吸衰竭等患者;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对本次治疗依从性不高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4:38,年龄范围在43~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4±2.18)岁,病程范围在3~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1.36±4.29)年;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3:39,年龄范围在4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98±2.54岁,病程范围在4~1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1.85±4.67)年。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慢阻肺资料计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予以所有慢阻肺患者接受祛痰、营养、吸氧以及支气管扩张等治疗。对照组接受左氧氟沙星(宁波天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507)治疗,用法用量:0.4g左氧氟沙星+250ml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5天后将左氧氟沙星改为0.2g,连续治疗3天,8天为1疗程;观察组接受莫西沙星(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125)治疗,用法用量:0.4g莫西沙星+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5天后将莫西沙星改为40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治疗3天,8天为1疗程。
1.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气促、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在X胸片检查发现病灶组织基本吸收,且肺部啰音与痰量明显减少;有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在X胸片检查下发现病灶组织有明显吸收情况,且肺部啰音逐渐减少;无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2]。(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94.59%vs72.97%)比较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慢阻肺与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该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可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等临床症状,痰量会明显增多且表现为脓性,伴随有发热等炎症反应[3]。近年来,由于各个方面共同影响下,导致慢阻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早期针对性诊断与治疗对于慢阻肺而言具有重要作用。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物,其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DNA解旋酶活性,并达到阻止细菌DNA合成与复制的目的,但是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中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如头痛、失眠以及恶心等,临床效果不理想[4]。莫西沙星的靶器官吸收较好、渗透力较强、生物利用度较高,无论是通过口服用药或静脉注射用药均能达到良好的杀菌作用,不会限制给药方式,并且莫西沙星成分中拓扑异构酶能有效抑制靶酶,促使其不产生耐药性[5]。另外,莫西沙星具有较高的细菌清除率,且不良反应与左氧氟沙星相比无明显区别,即使莫西沙星的穿透力较强,也不会产生额外不良反应的影响,治疗安全性较高。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72.9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左氧氟沙星相比,莫西沙星治疗慢阻肺疾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当慢阻肺患者病情需采取抗生素治疗时,可首先采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其能作为慢阻肺治疗初期经验性用药的理想药物。
综上所述,莫西沙星在治疗慢阻肺疗效更显著于左氧氟沙星,其能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咳嗽、咳痰以及气促等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药性,临床能将莫西沙星作为慢阻肺患者治疗时的首选药物,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陈芳芳.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合并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0):103-103,106.
[2]龙婷华.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对比研究[J].北方药学,2016,13(7):119-120.
[3]李冰冰,李维,白雪.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5):599-601.
[4]袁晓勇.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成本效果观察[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25(3):43-44.
[5]武光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12):2991-2992.
论文作者:韩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西沙论文; 氧氟沙星论文; 患者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程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