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宽 云南省师宗县竹基镇中心学校 655700;汤琼仙 云南省师宗县大同街道中心学校石碑完小 655700
长期以来,有一种说法:“语文是各科之母。”的确,其它科目知识的学习与理解,都运用到语文知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结合实际进行小学的语文教学呢?这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让学生乐学、会学语文,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和谐统一。要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个人谈以下几点经验: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学生信服你,认为你是他在求学经历中遇到的最好的语文老师,值得尊重,甚至崇拜。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团结在你的周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生的能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教学质量也就会得以提高。
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能积极主动学习,学好语文的强大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所以语文老师首先应该学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种享受。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根据平时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好课堂开头的几分钟。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2.要善于设计富的、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的导语。 导语可由名言警句、古诗词导入,但是要注意选择必须结合所要开展的课堂教学内容,不能隔鞋搔痒,无的放矢。
3.挖掘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有好动、好奇、好胜的特征,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播放动听的歌曲,编排简单的有节奏的动作,组织有趣味的游戏等来创设新奇、具体、生动的活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让学生大胆表现,成为活动和学习的主人。
三、展开活动,让学生想学
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尝试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载歌载舞中学习。唱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少的活动,几乎每个学生都喜欢。但唱歌的作用不一样,安排的时间也不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有时把唱歌放在课前,这样相当于“热身”,活跃了课堂气氛,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有时放在课中,用于呈现或巩固内容;有时放在下课前,伴着歌声达到教学高潮。
2.让学生在玩耍和表演中学习。在教学中,我尽量安排“角色表演”,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如教《马路上》时,我让学生扮演交警边指挥边读:绿灯走,红灯停,千万别抢行。教学生边学交警的指挥动作边读课文,这样学生不仅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语文,而且还学会了安全知识。
四、让学生有信心,让学生爱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巧用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难点,让学生有信心学。
1.充分利用教材,为学生解惑。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创设一些图片,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情景。比如:我在教一个新词语时,先展示图片,让学生理解后,再学内容,然后再提供一些场景图片,帮助学生操练巩固,这样学生易掌握、不易忘记。
2.鼓励是学习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称赞的话语。就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欢乐,就会为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投入十足的学习干劲。
五、巧妙设计问题情境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说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荷花》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到这一池美丽的荷花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看荷花呢?”此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议论纷纷,最后明确:是因为自己融入荷花中,情景交融的一种心理反应。
六、结合地方特色,结合生活实际
学生对熟悉的内容更能触动自己的心灵并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采用这一点来提高学生的教学兴趣。在作文课中,我们可以布置一些于当地实际相结合的事物。
七、运用现代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走入课堂,录音、影视、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纳四海于眼前”,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
八、重视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正确运用榜样事例、名人名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我想在这方面是值得花大力气去思考、去探索的。
论文作者:宋成宽,汤琼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就会论文; 兴趣论文; 课堂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4月总第23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