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论文_顾海风,毛新福,吴迪,刘威

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论文_顾海风,毛新福,吴迪,刘威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1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进步,岩土工程的发展也紧随脚步,对于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标准也上升到新的层次。将地下工程与地基基础两者之间的联系作为岩土工程的主要研究主体。地基会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造成很大的差异,因此准确地运用地质勘查技术对于岩土工程而言极具必要性。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技术;内容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在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影响着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其中包括地下水类型、岩层的渗透性、水位的变化幅度等。只有重视地下水对整个工程的影响,认真分析地下水的性质,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减少地下水对建筑造成的危害。在工程勘察中应重点评价地下水的作用,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类型的需要,预估可能产生的危害,学习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提出正确并合理的防治措施。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相互作用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地下水是岩土上的一种重要组成结构,不但影响岩土体工程的特性,还会对建筑工程的耐久性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水文地质危害的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阶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做好水文地质的研究工作,根据勘查的实际情况做好意外情况的预防。大大降低地下水对工程的危害,保证工程的稳定性。

2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

2.1全面勘察场地,做好水文地质的准备工作

充分调查自然气候条件,通过现场测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进一步确定该地的降水量、地下水位变化、气温变化、河流水位变化等情况,对岩土工程进行积极的勘察。对地区附近的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勘察测定,充分把握各种可能性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前做出预防措施,根据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具体的预判,对场地的含水层进行深入的了解,减少安全隐患。

2.2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开发并利用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勘查中,首先进行相应的勘探工作,将相应的勘察工作分为专门勘察和水文普查这两项技术,其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则包括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观测、勘察报告等内容。比如某人员在水文地质勘查中,将相应的勘察工作分为综合水文地质勘察,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以及特殊项目水文地质勘察这几个部分,有针对性的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绘制综合水文地质图,从而对相应的地下水类型、含水层水性、地下水供给、动态特征、径流等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充分掌握地下水资源状况,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中,主要运用测绘、测试、钻探等方法,查明地下水含水层的分布、地下水形成条件、埋藏条件、补给量、动态变化等内容,安装供水井,从而有效的开展地下水开采工作。

2.3岩土工程中勘查和取样技术的应用

在进行勘探作业时,可选用的方式较多。对于物探而言,其具有良好的效益性,能够缩短勘探时间,同时可以解决诸多地质测绘工作中难度较大的问题,但也应意识到此方式的缺点,常见的有:受地形的制约较大,对场地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有时会产生多解的结果,此时工作量就会随之加大。除此之外,钻探以及坑探也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二者所获得的结果精度更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实际地质情况。但也应意识到,对于部分特殊地质而言,不具备使用钻探的条件,此时更为可行的则是坑探的方式。整体来说,二者对人力、财力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操作过程中依然存在技术难点,往往会出现工期拖延现象。

2.4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为了使岩土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应事先对场地内的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勘查,明确具体的水位升降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文地质参数对于整个地质勘查工作而言至关重要,同时还能为水文勘查报告的编制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需要做好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工作,具体涉及到地下水的水位数据以及流向这两大方面。在进行勘查时,应对多种参数进行测量。基于提升地下水数据测量准确性的目的,应具有针对性地选择测量方法。对于静止水位而言,需要给予其一段稳定时间,具体所需时间应以含水层的渗透性为原则进行分析。如果地下具有多层含水层,此时需要采取止水措施,由此确定不同含水层的水位数据。此外,地下水的流向也是水文地质参数体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基于对流向的深度分析,能够明确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具体关联,以此为基础确定可行的施工方案。

2.5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在条件复杂的地区持续进行监测

在工程勘察中,要明确重点,重视地下水埋藏状况的调查,设置必要的调查指标体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实时监测,明确地下水的类型,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对地下水进行监测。把握各种水文地质问题,密切关注各种数值的变化,调查土层的渗透性质,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减轻监测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监测的效率。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保障岩层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6环境地质勘察技术

环境地质勘察工作总结起来有这几点:环境污染问题,如:土壤、大气、水体污染等;生态退化,例如植被破坏、疏干排水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地下水水量减少、地质遗迹破坏、地表水水量减少、地形地貌改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人文景观破坏;地质灾害,如崩塌、泥石流、地下岩爆、突水、地裂缝、滑坡、地下热害等。在环境地质勘察中,注意水体污染问题的评价,积极控制大气污染,在勘察范围内展开有效的大气污染调查和监测,及时分析大气污染源的主要成分、存在类型、具体位置、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来研究温室气体,高度重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运用专业技术,科学预测大气污染的发展趋势,同时提出科学、合理化的改善建议。掌握水体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合理的排放废水、废气,有效的保障水环境地质勘察质量,借助环境保护法,水环境影响评价法,进一步完善水环境地质勘察工作。将水环境地质勘察技术积极运用在日常工作中,构建完善的水环境责任保护制度,及时形成一整套规范、专业的水环境地质勘察保护机制,切实保护好水资源。进一步完善水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确保水环境地质勘察设备的合理运用,依法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于已经出现的水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依法打击水源污染行为,并做好水污染预防,最大程度减小水污染影响范围,为人们创设一个更为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

2.7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时效性

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技术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可以有效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与勘查效率。同时,水文地质勘查作为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部分,其勘察结果的时效性需要得到提高,在岩土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应能够得到相关准确资料,保证项目的开展具有可行性后再进行项目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但当前由于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手段不强,高新技术融入较少,时效性较难得到保障。因此,引入高新技术,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时效性应成为重要事项,需引起关注。

结语

岩土工程勘探是在施工前必须进行的作业,这会为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至关重要的基础。岩土工程涵盖面广,每项勘探工程的进行都需要勘探人员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大自然的运动会造成不同地区的水文地质形貌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勘探工作时,对不同的地质地貌的地区需要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郭勇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科技传播,2016(7):288-289.

[2]罗诗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城市地理,2015(10):288-289.

[3]何明亮.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4):455-455.

论文作者:顾海风,毛新福,吴迪,刘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论文_顾海风,毛新福,吴迪,刘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