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性、互动网络与区域企业集群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集群论文,区域论文,网络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91.354: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05)06-00 87-05
企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是当今产业组 织发展的一大重要特征。目前人们对集群中的生产和创新网络认识比较一致,但对集群 主体间的接近性,尤其是空间接近性的作用存有较大的争议。以欧洲学者为代表的新产 业地理学派通过对硅谷和意大利产业区的研究,[1]强调地理接近性对生产地理聚集的 重要作用,认为正是地理聚集产生了地方化知识溢出,基于知识的地方公共品特性,地 理聚集有利于主体间的互相学习和创新。新经济地理学则把生产的地理聚集归因为马歇 尔外部性,强调生产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地理接近性等概念过于宽泛,边界无法确定, 因而难以测度。有些网络没有接近性,同样可以实现顺畅的知识溢出和交流,因此并不 一定需要地理接近性,而且还提出地理聚集究竟是“因”还是“果”的问题。
对区域企业集群的不同解释反映了还原论的困境,对此需以系统和整体的观点来分析 。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复杂系统分析给我们以启示,就企业集群创新来说,这一方向 也是对早年马歇尔社会经济系统研究的生物学范式的回归。企业的地理聚集同企业间的 互动网络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同样重要,地理聚集的作用不能作为孤立的要素去理解 ,作为企业间互动网络的基础不仅要和其他类型的接近性结合起来,而且要和建立在这 些接近性之上的互动网络联系起来,才可能很好地解释区域企业集群创新的实现问题。
一、接近性的含义与类型
接近性的英文为“Proximity”,也称为邻近性。简单地说,它是指网络中不同主体间 具有共性的“类”或“群”特征。在区域地理文献中,归纳起来接近性可分为三种,即 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和行业接近性。地理接近性的含义相对简单,它是指区域创新 主体间在地域或空间上的距离很近,能够保证其实现顺利交流,使其不成为障碍的特性 。大量的研究证明生产和创新活动都有很强的地理聚集特征。
社会接近性的内涵相对丰富,理解起来也容易产生歧义。它与社会嵌入性概念有关,[ 2]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行为和制度是紧密相联的,人们的经济行为同社会行 为一样,是深嵌于社会的共同文化和制度环境的。社会嵌入性反映的经济行为和后果受 主体的相互关系及整个网络结构影响。社会接近性可细分为组织接近性、制度接近性和 文化接近性等方面。
行业接近性指网络主体处于相同或相近生产领域的特征,他们可以利用相似的工艺生 产相同的产品,呈现一种横向的竞争关系;也可以位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阶段,表现为 一种相互合作的纵向关系。
地理接近性与社会接近性和行业接近性是相互联系的。就知识网络来说,由于不同接 近性的结合,知识交流网络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一般说来,单有一种接近性是不能形成 具有良好互动关系网络的,网络存在必须具有两种以上的接近性。实践中具有地理接近 性和社会接近性而缺乏行业的接近性,尽管也可能有相互合作网络存在,但这种网络只 能是松散的地方生产综合体;而有了地理接近性和行业接近性,由于缺乏应有的社会接 近性或嵌入性,使有些地方形成的开发区互动不足,创新成效不彰;国际间的科学家协 会类网络虽然没有地理接近性,但它还是有极强的共同的主导价值观和专业特征,表现 为另一种形式的互动网络;与以上不同,区域企业集群则同时具有地理接近性、社会接 近性和行业接近性三种接近性形式,因而具有更优异的知识交流和学习特性。
二、接近性与集群互动网络
接近性与集群创新网络密不可分,其内生地存在于互动网络的结构——关系——行为 之中,而不是游离于主体的网络活动过程之外。区域企业集群的本质就是地域互动创新 网络,它的形成及创新实现的基础是网络主体之间良好的地理、社会及产业上的接近性 。
1.地理接近性为集群互动网络提供了共同资源
地理接近性反映了企业集群创新的区域属性和空间特征,它赋予了集群企业共有的外 部资源,这是区域企业集群创新实现所必需的最为基本的物质联系,集群企业共享特定 区域带来的物质资源的外部性;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共享知识和信息资源的外部性 。知识及信息的生成与传播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等性,呈现出强烈的随着地域扩散而衰 退的特征。王铮等人2003年通过对以“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为关键词的论文例 证分析,结果表明其在我国不同区域间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且知识溢出的强度 在空间上是呈指数衰减的。[3]
地理接近性对于企业集群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某些类型知识的区域专有特征,这与知识 本身的内在特性紧密相关。马歇尔最先注意到人类的经济聚集活动中的创新现象。他称 之为“产业空气”。他指出:“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思想,就会被别人所采纳,并与别 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他就成为更新的思想源泉。”在企业集群中“行业的秘密不 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的了,连孩子们也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秘密”。不能不说 对于区域企业集群的创新来说,这些“秘密”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在波兰尼对明示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与隐喻知识(tacit knowledge)划分的基础上,柯林斯(Collins) 和布莱克尔(Blacker)把隐喻知识进一步细分为:[4,5]与个人身体技能有关的知识,与 个人认知能力有关的知识,组织实践中的惯例化知识以及有关组织基本假设、信念、规 范相联系的文化类知识。这一划分更突显知识转移中地理接近的重要性,对于创新实现 的基础知识流动来说,正是集群企业的空间接近使他们实现了对创新极有价值的区域隐 含知识共享。
2.社会接近性促成区域集群互动网络的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不应狭隘地理解为有形物质实体的交换,知识和信息的交换是社会交换的重 要内容。社会接近性是区域企业集群内创新主体实现知识顺利转移的必备条件,它提供 了基于共同文化和认知结构的相洽性。所谓相洽性是指知识转移双方各自既有的文化背 景、认知结构、技术领域以及知识存量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容或匹配程度,无论接受主体 是个人或是组织,它们先前的禀赋决定了对知识的搜寻倾向、选择方案、学习强度和理 解效率。一般说来,双方的文化背景、认知结构和技术领域越接近,知识转移就越顺利 。实践中有些地方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尽管有很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但学习效果并不理 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自身与外部知识源缺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认知结构,相容或 匹配程度过低。知识转移双方知识存量的差距表现为知识“势差”,正如地势的高下之 差带来水的流动一样,知识的高下之差也为知识的流动创造了客观条件。但知识的“势 差”不是越大越好,马基林(Marjolein)等的研究表明[6],知识的高效转移依赖于双方 是否有适度的知识“势差”,“势差”过小会造成可以转移的知识流量过少,而“势差 ”过大,落后一方则无法学习,从而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交换。
其实,企业集群中存在的或隐或显的知识活动可以看成一种市场行为。美国德斯州立 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达文波特(Davenport)在其《Working Knowledge》一书中提出知识市 场理论,他认为企业的知识活动和传统的有形商品并无二致,知识可以交易、购买、交 换、寻找与制造;知识市场的主要订价机制是基于互惠性,也就是期望自己付出知识商 品后,可以得到有价知识的期待,由此看来区域企业集群是一个典型的知识交易市场。 在这一市场中,各方所交易的知识既通过实物流动的供应者——需求者的交易过程实现 ,也通过主体间的人员流动、新企业衍生、集群内共同的专业化培训教育、共同的信息 研究和技术支持机构等实现。显然,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与溢出比实物更加多样、经常和 频繁。
3.行业接近性构成区域集群互动网络的组织界域
多样性主体互相联系结网而存是区域企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如同生存于同一生态系统 的居于同一食物链或营养链的生物群落一样,作为具有共同要素和共同市场的集群企业 ,从产业链和价值链来说,也居于同一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BES)之中, 每个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Niche)。而且由于生存的需要,在相互之间既竞争又 合作的关系中努力争取自身的学习进化。学习进化反映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抗争和适应 (对于集群中的一个企业来说,集群中其他企业同样是它的外部环境)。而就进化方式来 说,有基于企业自身实现的自适应进化,也有由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互适应进化。 [7]互适应进化其实质是集群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行为。
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析只是区域企业集群的外在形式,既然区域互动创新网络是企业 集群的本质特征,那么作为集群企业间知识和信息传输纽带的知识链应该是企业集群组 织形式的核心和“骨架”。在区域企业集群中,企业、大学、研究部门、中介机构以及 政府等各类主体构成集群内知识网络上的一个个节点或单元,这些节点或单元之间存在 着多元的、交互的、非线性的、强耦合的相互作用关系。[8]正是企业集群的知识网络 特点,大大地方便了知识的共享和转移,减少了企业进行交易的成本。由于知识所具有 的显性与隐性的两重性特征,现实中的集群知识转移也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具有明显 交易特征的知识转移,如技术转让。另一种则是不具有明显交易特征,以隐性知识的人 际传播为表现形式的知识溢出。
三、区域企业集群创新是接近性耦合与互动网络的统一
区域企业集群创新离不开集群主体基于接近性的良性耦合和紧密的网络互动。地理集 聚、社会嵌入和共同行业为企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和交流提供温床,这一温床孕育了集 群创新网络。由此可以把区域企业集群创新概括为耦合互动创新,其含义可理解为:区 域中的企业集群基于本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社会文化诸要素,通过集群内企业间 、企业和集群内的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间的知识溢出和交互学习,而实现在同一或相近 行业上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组织和经营体制等多方面的改进和提升。从复杂系统来 说,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
1.体现了创新研究的“范式”转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了科学研究范式的概念,所谓范式 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给予他们共同理论、观点 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学科的一种传统 并为该学科的科学家规定了方向。范式是科学活动的实体和基础,科学和发展也是范式 的运动过程。今天我们的科学研究正经历从笛卡尔和培根所开创的分析范式向以系统论 、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科学等为代表的系统范式的转变。这一范式转 变给我们研究社会经济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法,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先驱马 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曾指出,经济学的目标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 力学,引导经济发展的种种力量,它的基调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但当时提出一门 基于生物学的经济理论非常困难,使他又回到均衡框架中去。
创新活动是一个具有动态化、集成化和综合化特征的复杂的经济社会过程,创新的系 统化理解突破了传统上创新活动仅局限于企业,创新产生单纯依赖企业家个人创新精神 ,以及创新过程中从知识生产到应用的单链线性模式。以伦德沃尔、弗里曼等人为首倡 的创新系统研究,开创了创新认识和研究的“范式”转换过程。这种“范式”转换传达 了这样的含义:创新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理解创新参 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改进创新绩效是关键性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创新参与者在生 产、分配和应用种种知识中的复杂相互关系的产物,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 创新参与者作为要素在系统中的相互作用。[9]
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 方法。区域企业集群内的接近性特征表现为主体间的耦合,物理学上耦合是指两个齿轮 或其它机械组合满足一些结构方面的关键性要求,如模数、齿形或一些配合参数,如中 心距、传动夹角是否相切等,能够满足顺利传动或运转方面的要求。企业集群中的耦合 就是指主体间表现在地理、社会和行业接近性方面的相洽和匹配。基于此,企业集群才 能形成联结紧密互动频繁,有利于隐含知识转移的创新网络,进而实现集群创新。
2.实现了主体间接近性耦合与紧密互动的有机结合
企业集群创新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现象。把它放到一个更加现实和更为广阔的背 景下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背后的支撑是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多种要素的系统化耦合 。这种接近性的耦合缩短了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距离,把地理接近性、产业相关性和社 会嵌入性结合起来,可以抽象为主体间的广义距离。
王铮[10]等人进行的知识网络动态学研究,把主体间的广义距离和互动状态变量结合 起来,构建了如下的模型:
控制变量,如政府的巨大投资,扩建知识生产的基础设施,提高知识产出能力等。这 一模型很好地把网络主体间的接近性耦合与互动强度结合起来,以此来解释区域企业集 群创新实现的机理。
3.创新表现为典型的集群涌现现象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把经济系统看成一个由主体依据一定的行为规则而连接在一起的“ 结点”网络所代表的互动主体群。[11]它强调系统中主体具有的能动性,即他们有自己 的目标、取向,能够在与环境的交流互动中有“目的”有“方向”地改变自己原有的行 为方式和结构,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且构成整体各部分的性质和存在是互为条件、互为 因果的。
涌现(Emergence)是复杂系统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一个“秩序形成”或“无中 生有”的过程,复杂系统的涌现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主体(子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 相互作用并最终形成稳定的系统整体结构的过程,涌现体现了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复杂 系统正是在内部大量单元智能体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从系统整体状态上产生出单个智能 体所不具有的行为模式,并且是难以预料的。创新成为企业集群的一种涌现就在于,它 是主体在共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随机自发产生的结果。是系统对外部环境做出的适应 性反应,由此产生新的活动形式和外部规则,这些新的活动形式和外部规则反作用于系 统内部,促成原有系统规则的调整和新规则的形成。由此使系统远离原来的稳态而达到 一个新涌现的稳态。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从最早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到小商品制造中心 、信息中心、研发中心的过程,每一代市场的出现都可以看成是一种涌现,把这一连串 的涌现连接起来,可以洞察系统的演化轨迹。整个经济系统的演化是以一次又一次新结 构的涌现作为自己的阶梯的,因此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收稿日期:2005-3-22
标签:地理论文; 地理科学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范式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