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高淑英

(安徽省庐江县医院;231500.)

【摘要】目的:分析将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对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职业素质评估得分、护理质量评估得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以及治疗依从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职业素质得分、护理质量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影响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584-02

手术室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缓解病情的重要场所,除了有效的手术治疗操作外,护理管理也十分重要[1]。开展全面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是保障手术顺利开展、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点。此次研究旨进一步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质量,采取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0-80 岁,平均(45.69±6.28)岁;实验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2-81 岁,平均(46.08±7.1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 ( P>0. 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办法如下:

(1)强化精细化护理理念。无论护理人员或是医生,都积极对精细化护理的本质、实施和意义等进行掌握,根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2]。特别是对是护理当中的骨干力量,应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相互之间定期进行沟通交流,深入学习,在工作中发现的护理有关问题,研究其具体原因,找出解决办法,拟定处理措施,进而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2)完善精细化制度。建立健全手术室管理系统、制定详尽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如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办法等。通过采取规章制度的约束,促使护理人员增强防范意识,引导其建立严谨细心的护理行为习惯,诸如医嘱进行反复复核、对手术器械反复检查等。采取不定时考核制度,掌握护理人员具体工作情况,使其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让护理人员积极进行专业知识相关的学习,在护理服务过程当中操作日趋规范与完善,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

(3)搭建精细化环境。手术室是院内的高危区域,环境若不整洁卫生,易引发院内感染,给手术效果带来影响。在术前定期对室内消毒,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法把手术器械、手术设备等按要求全面消毒、清洗、灭菌。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护理职业素质及护理质量评估得分情况。此次研究使用护理质量调查表为我愿自行制定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职业素质调查表当中所包含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技能素养、整体形象等,总分10分,得分越高认可度越高。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生发生率情况,以及患者依从率。

1.4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有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18.0,其中定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对比经t检验,定性资料用(n,%)表示,组间对比经X2 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评价情况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护理质量评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估得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评价情况对比(±s)

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依从率也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间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几率和依从率对比 (n,%)

组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依从率

实验组n=35

对照组n=351

80

634(97.14%)

27(77.14%)

c2

P4.59

0.0324.56

0.0334.59

0.032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点在于护理管理,若发生护理缺陷或者事故,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护理质量的水平影响着患者预后康复效果,也是体现院内医疗管理水平的关键点[3]。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于治疗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异常反应,特别是易发生焦虑不安、恐惧担忧等负情情绪,对患者身体健康及心理造成一定影响,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以往的手术室护理模式规章管理制度不严谨、不规范、岗位职责不明确等,在手术室护理过程当中极易发生各类问题,对手术室护理质量造成影响,也是导致发生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4]。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具有现代护理理念,主要“从疾病出发”转变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点”的模式,明确分工有利于提高服务工作质量,对关键环节点的风险进行把控,有效促使护理人员朝着护理质量零差错、无护理技术缺陷、无护理服务投诉高度进取。

当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以及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同普通患者相较,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常在生理、心理上发生变化更大,使护理难度加大。护理管理干预促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加强沟通交流,不仅仅从患者病情评估、各项生命体征监测,精化化护理管理模式从全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对患者进行的每一项护理细节中尽可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有利于对患者身体健康带来良性效果[5]。精细化护理表现出人性化的护理理念,更加尊重患者的实际需求,使其在情感与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可促进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在围术期各环节中开展护理工作,从心理上、生理上、病情上、仪容仪表、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给患者提供精细化服务,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情绪,积极引导患者正视手术治疗,使其依从性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利红,来金君,王晶晶. 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03):662-663+677.

[2]高翔,周生敏,王娟. 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28-130.

[3]别逢桂,李柳英,王文平,钟华荪.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07):596-597.

[4]魏永婷,吴秀红. 微信企业号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16,31(18):59-61.

[5]赵美勤,刘敏,胡伟. 品管圈活动在我国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 全科护理,2016,14(28):2929-2933.

论文作者:高淑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_高淑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