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远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安全风险十分密集的领域, 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过程中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安全风险的管理十分重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安全施工的重要性,针对指出建筑项目施工场地的常见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希望为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提供助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近几年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建筑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都在持续增加,但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给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结合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是必要的。
1.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再提高施工效率才是促进建筑企业稳步发展的根本之道。一起安全事故,首先就是人员的伤害、财产损失,然后必然是停工整顿,严重的可能就断了企业的前途。因此,重视安全,做好安全施工,除了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还能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对安全的投入是物超所值的。
2.建筑项目施工场地的常见安全风险
施工场地情况复杂,人员密集,稍不留意就会发生安全事故。例如,深圳市某高层住宅建筑工地,由于高处工作的工人在移动跳板时,失手使跳板坠落,将下方在通道口3m 处搬运小钢模的一位工人砸成重伤,这显然是施工人员以及企业没有意识到存在的安全风险,显而易见安全防护措施及日常管理的重要性。
2.1有关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行业本身的诸多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频发,我国虽早已颁布了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意图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安全事故,但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根据相应法律法规来建立安全管理机制,或者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事故频发。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情况复杂,新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法律法规完善速度并不能及时跟上其发现步伐,也会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漏洞百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利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另外,部分庞大、复杂、耗时长的项目,多由几个分包商一起合作负责一个项目,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也是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2.2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到位
许多企业以“生产是第一发展力”为借口,忽略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备不到位,增添了安全隐患。为了快速完工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部分企业将用于投入安全防护的资金用在了生产方面,或是直接偷工减料,不给施工人员配备安全防护设备或者安全设备质量不过关。例如,有些施工场地没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栏或者防护栏质量差,给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另外,施工的安全设备不完备也会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挑战,加大施工难度,延误施工进程,最终造成经济损失的还是企业自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筑行业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建筑安全事故的多发人员为刚从农村转向城市工作不久的农民工。而这些农民工恰恰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主体,他们大多并未进行专业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知识水平也不高,而企业也忽视了对他们使用施工设备的培训,导致其对一些大型施工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不能完全掌握,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再者,施工人员为缺乏专业的知识人员,或是企业技能培训不达标,使得一线施工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施工要求。例如,部分地区的电工和架子工的持证上岗率较低。
大多数企业都有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的机构,并明确划出需要进行培训的人员,但部分企业将此培训只停留在形式层面,并未做到实际落实,造成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无法对施工情况进行准确判断,酿成大祸。
2.4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除了造成安全事故的外部环境,还有施工人员的自身问题。有些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没有正确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对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负责,将金钱放在比生命更高的位置上。例如,在没有佩戴安全设备和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2.5 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不仅是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并不高。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其自身就不懂得如何安全规范的操作,所以在平常的监管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违规操作、违章指挥不管不问,不能正确行驶自己的管理权,无法对施工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导致施工现场混乱无序,安全事故多发。
3.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3.1加强监督,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建筑企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机制,选拔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施工的安全状况进行监管,保证安全措施到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并时刻关注施工现场,及时汇报安全情况,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将责任具体到个人。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就要进行严格查处,以警示他人。由于施工现场人数众多,每个人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使得施工现场难以管控,这就需要监督人员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施工人员自觉遵守施工流程,保证自身的安全。
3.2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仅关乎施工的质量,与其自身的安全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上文中提到的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培训,导致安全事故多发一事,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严格管控培训内容,不定期抽查培训情况,确保培训机构发挥自身的作用,实现施工人员操作规范化。技术水平只是整体素质的其中之一,安全意识也是重点培训的内容,除让施工人员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外,各部门负责人也可以定期给施工人员开会,提醒其注意安全施工,从而降低安全风险。
3.3加强对施工监管人员的审核
施工的监管人员是联系上下级的纽带,也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负责人。首先,在选拔监管人员时,其知识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一定要达标,还要保证监管人员能够公平、公正、如实的反应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准确无误地向上级汇报,从而做到未雨绸缪,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4保证安全防护设备到位
安全防护设备是施工时必不可少的,当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发挥关键作用。企业应给每位施工人员下发相应的安全设备,在护具上和心理上给予安全支持,并教会施工人员如何正确地使用安全防护设备。除了施工人员自身,还要注意对施工现场保护,及时安装安全防护栏,注意保护现场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对所有人负责,发生意外时,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企业所使用的防护设备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结合科技产物不断进行完善,比如人员的管理及培训采用实名制,安全帽采用二维码记录人员信息,现场的监管采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基坑检测、塔吊防碰撞系统,外架监控系统等等。同样的,在对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安装时,也要采用符合具体施工现场情况的新型安装设备,安装完成后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办法进行后期的维护工作
4.结语
建筑工程具有工程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环境复杂、多工种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因此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涉事企业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意识,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达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威铭.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胡静静.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2.
[3]胡小鹏.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0).
[4]王秀荣,郑颖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9(01).
论文作者:刘国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人员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