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南地区论文,持续发展论文,对策论文,思路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世界农业出现的增长减慢和资源破坏,早在70年代,科学家们便开始寻找传统农业的各种替代模式。自在美国最先提出“持续农业”以后,目前“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的一种新战略。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在其漫长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它不仅用占全国1/7的土地供养着占全国1/5的人口,而且为西南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轻工业原料。但是,近年来这种传统农业的持久稳定状态却受到了系统内部人口过快增长和系统外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双重冲击。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农业生产在沉重的人口重负下,受农民食物需求的刚性约束,只得以畸形的结构片面地发展,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中粮食生产当家的生产格局限制了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乱砍滥伐,对耕地掠夺式利用的结果,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经济在“愈穷愈垦,愈垦愈穷”的困境中越陷越深。同时,传统农业由于受到外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以原有技术和生产组织为基础,正在农业商品化的发展道路上步履艰难地跋涉。传统农业超极限发展的结果,造成了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恶化。因此,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在新势下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使当地农村经济步入健康发展之路和帮助亿万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西南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现状
农业生产是生物、环境和社会生产劳动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农业生产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道路选择。农业生产现状既是历史长期发展和积累的结果,又是未来发展的起点,必将对今后的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农业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各种资源混杂,零星分散,人均资源十分有限 该区地域辽阔,以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多样,气候立体垂直分布差异明显,各类小气候环境并存分布,既适宜于寒带又适宜于亚热带和热带动植物品种的生长。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除了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和较高经济价值的小杂粮品种分布;在蔬菜品种中,既有各类大路菜种,又有早晚季换季品种;油菜、甘蔗、烟叶、苎麻、海椒等经济作物具有较强的资源和品种优势;中药材品种中,黄莲、党参、贝母、木香、黄柏、杜仲、厚朴等在全国享有盛誉;林木资源丰富,其中油桐、橡胶、乌柏、生漆等经济林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长江流域及其支流沿岸海拔600 米以下的广阔地带是全国著名的长江柑桔带;分布广泛的草山草坡和丰富的粮经作物副产物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饲料资源;广阔的淡水水面是发展淡水养殖业的良好基地。
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化的气候环境造就的多种资源的杂居并存,为区域内农业综合经营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人口密集,人均资源有限。各种资源分布的地域连续性差,零星分散和同构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的同构性。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使各种资源开发难以形成产品规模,不利于产品的加工、贮运和销售,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市场优势,结果使得这些优势资源被大量闲置浪费或破坏。
(二)社会经济实力薄弱,资金、技术和人才缺乏 工业生产落后,二、三产业不发达,“三线建设”留下的良好工业基础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纷纷落伍陷入严重亏损的局面。乡镇企业在很低的起点上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经营分散,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1993年按云、贵、川和广西四省区的统计资料计算,乡镇企业人均产值4.6万元,低于全国5.5万元的平均水平。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限, 1993 年农村人均乡镇企业产值仅1510 元, 低于全国3471元的平均水平。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西南五省区(含西藏)的农、林、牧、渔业产值占42.8%,高于全国27.5%的平均水平。
人均收入水平低,经济实力薄弱,再生产能力有限。1994年西南五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382.5元,低于全国平均3755 元的平均水平。只相当于广东省人均水平的38%。农民收入的绝大多数甚至全部都用于当前生活消费,农民自身积累十分有限。财政收入低,来源单一,仍然属于典型的农业财政,稳定性差。工业和城市发展依靠农业积累资金,根本无力反哺农业。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信贷资金十分缺乏。
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不健全,再加之农户的承受能力有限,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和良种得不到推广应用。农业劳动者中大量精壮劳动力外流的结果使农业劳动力的平均素质进一步降低。交通设施落后,物质信息交流十分有限,农民生活空间闭塞,信息不灵,小富则安,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三)农业基础脆弱,生产方式落后 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原有的农田水利设施无人负责,年久失修,大量被闲置毁损。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按耕地计算的农机拥有量每公顷只有2.6千瓦,低于全国3.3千瓦的平均水平。农业生产以人畜为动力,手工操作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还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水平。农业商品化水平低,自给型农业占主导地位。在农业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59%,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73.5%。
二、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发展,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发挥地区优势;又要服从经济规律的要求,实现农业生产产业化。单纯从生态学原理出发建立的生态农业系统在经济上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单纯从经济学原理出发进行农业生产,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资源的枯竭。生态学家布朗就曾指出:生物资源的贫乏最终将导致经济上的贫困(L.R.Brown,1981)。长期以来,人类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目标,而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无情破坏正在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持续农业是人类在反省了几千年与自然不能和睦相处的沉重教训后所提出的新的发展战略。
农业持续发展是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不降低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对农副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因此动态的农业持续发展意味着农业产出的持续稳定增长。产出增长依赖于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增长源来自于人的劳动、自然资源、资本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自然资源的供给是固定有限的,资源利用量的扩张提供的增长潜力也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劳动、资本和技术与资源的投入组合。在资源量一定的情况下,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实现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从而创造出农业生产不断增长的无限源泉。自然资源又是生产增长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劳动、资本和技术必须和资源相结合,而不能完全取代资源。在自然资源中,除恒定资源外,再生性资源会因为过度开发利用而丧失再生性,非再生性资源会因为利用而耗尽。农业的资源基础并不是永恒的。如果人类生产面对的是日益枯竭脆弱的资源基础,再先进的技术也不能保证农业的持续增长。
因此,农业持续发展除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外,关键还要正确处理“吃饭”、“增收”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满足当前生活和实现农民致富的同时,为未来的发展储备经济实力和资源基础。按照目前提出的持续农业的基本准则,西南地区农业发展首先应遵循公平原则(equity)。持续发展涉及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之间的关系,用牺牲当前生产的办法储备资源和利用破坏资源的办法发展生产都是错误的。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消除贫困。因为贫困是破坏资源的根源,在农民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破坏资源。贫困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消除贫困既需要当地居民的自身努力,同时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其次,注意维护农业生产系统的回复力(resilience)。农业生产极易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冲击。缺乏回复力的农业生产系统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维护西南地区农业生产系统的回复力,一方面应改变目前对林地、草地乱垦滥伐和对耕地超负荷利用的生产方式,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维护与改良,改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业生产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农户承受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冲击的能力。第三,注意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按照对永恒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应当永续利用,非再生资源应当节约利用的原则,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防止资源闲置浪费,尽可能创造条件保证各种资源都被最佳利用,并且保证资源利用的结果能转化为市场的有效供给。
当然,农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必须依据区域现有的经济实力和资源开发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投资较少的产业向投资较多,技术要求较高的其他产业逐级推进。首先,应以提高粮食单产和加强同其他地区的协作为突破口,在解决粮食供给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发展蔬菜、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其次,在合理利用耕地资源的同时,努力开发利用其他土地资源,做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最后,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为依托,农副产品和矿藏、建材、水能等资源为原料,发展农村工、商、建、运、服务行业,达到对山、水、林、田、土、路的综合治理,实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工、商、建、运、服五业腾飞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从地域开发来看,应集中资金、物资逐片梯度推进。首先从交通、工商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郊区开始,逐步向四周扩展、辐射;从自然环境和农业基础较好的平坝地区逐层向丘陵、山区延伸。把平面逐级推进和多层次立体经营相结合,逐步建立“资源─产业─市场”的良性经济运行模式。
三、西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达到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 要实现对西南地区各种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就必须打破长期形成的封闭状态,通过内引外联促进区内外资源间的合理流动,达到对区内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首先,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最初的加速启动,在自身实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外力的辅助和推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目前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应尽可能地争取国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输血”扶持和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横向协作。但是,外部资金的投入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如果没有健全的内部积累机制,再多的资金投入也会被白白地浪费掉,而不能蓄积形成当地的经济实力。因此,在争取“输血”的同时,必须增强自身的“造血”机能,确保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其次,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地资金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投资比较效益高低。由于投资环境存在着内地与沿海的差异,西南贫困地区要稳住本地资金,吸引外地资金,就必须发挥本地优势,努力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采取更为优惠的收益分配政策,以改善投资环境。第三,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采取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人才。在努力调动本地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他们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推广外地的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第四,合理组织区域内富集资源输出。在贫困地区发展初期,由于本地区产业不发达,就地吸纳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十分有限。在努力发展本地产业的同时,积极组织剩余劳动力和一些不能就地加工的原料输出,不仅可以换回经济收入,为本地区筹集建设资金,创造逐步由资源输出型经济过渡为产品输出型经济的可能性;而且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防止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资源利用的生产效率 农业持续发展要求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化的生产产出。首先,根据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西南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复杂性,分区制宜,相对集中连片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逐步形成产品批量。其次,利用该区的立体气候资源,分层制宜,立体多层次经营,扩大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增大产品规模。第三,统一规划,集中投资,建设商品粮、牧、林、渔产品的生产基地,扩大产品批量,促进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生产体系形成。最后,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和当地特色资源,发展名、特、优产品的生产,形成地方优势拳头产品,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通过对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其多环节、多层次增值,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
(三)突破地域封闭状态,建立开放的区域经济系统,使资源的利用结果能转化为市场的有效供给 区域农业生产封闭的自我循环始终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必须加入国内、国际经济大循环,才能在各地区之间取长补短,更好地发挥地区优势。首先,应加强工商、农商、商商之间的横向联系,解决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其次,加强商业组织和网络建设,完善和加强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生产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第三,利用西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用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业带动区域内商贸活动的开展和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
*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