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陈礼香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陈礼香

杭州高普建筑材料系统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15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其应用到行业中来。建筑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也随着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而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高端科技构建多功能管理模式,既减小了人工参与调度管理的难度,也有助于提高信息化管理进程,为现代工程管理改革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面对传统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注重信息化转型与调整应用,发挥新技术在工程平台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

导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中国的市场愈加朝着开放的方向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以及企业的互补成为当下经济的一大特色。我国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显得陈旧,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也只是被提及,并没有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因而,鉴于此我们应更加坚定走信息化管理的道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差距。另一方面。当今的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几乎是呈现出地毯式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行业能够免于其波及。

1 建筑工程的管理特征和信息化目标实现的可行性

1.1 建筑工程的管理特征分析

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有着比较突出的特征体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对象比较广泛,有着多样化的管理业务。如在经营性业务信息系统方面的内容就有管理成本、经营成本、财务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内容。每个内容中也有着具体细化的内容。在生产性的业务信息系统方面,就有着生产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等,还有综合性的业务信息系统方面的管理内容,就有着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办公管理等诸多的内容。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处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也有着很大的挑战,发展的空间方面也比较大。建筑工程具体管理的内容多以及管理工作实施的复杂性就表现的比较突出。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特点也比较鲜明,在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管理的信息量比较大,有着比较多的信息源和存储点等。以及在非结构的信息比例方面也比较大,在信息的动态持续化的特征上比较明显,以及信息的时空差异性比较大。

1.2 建筑工程的管理信息化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分析

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就能将整个管理的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而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主要就是对管理成本的有效降低,实现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的管理。建筑工程的管理信息化目标的实现,主要是能够在数据共享以及统计和及时性查询等功能的应用上进行有效实现。

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在技术层面也有着可行性。当前的各种网络技术的应用都比较广泛,对应用领域的工作效率水平也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从应用的技术类型上来说,在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资源和数据库技术等应用方面也愈来愈突出。例如在对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就能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以及快速的查询。也能有效地对数据库的挖掘技术加以应用,这样就能够在数据的应用价值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对静态信息以及数据的时效性等目标都能得以有效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

信息化管理发展相对广泛的是信息的接纳和传播,现代化区域经济发展较快,管理者在信息化接纳方面的速度也对比快,但在京津相对偏僻落后的区域,管理人员关于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也对比模糊。现在建筑工程处理的信息化水平依旧不高,大多数工程项目管理处理选用的是较为粗放的处理形式,管理相对来说对比失调、办法较为单一,致使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抉择方案无根据、漏报重报的疑问。这些建筑企业通常在工程处理中投入许多的人力、财力,效果却天壤之别。大多数建筑企业只是进行设置了一些信息的展示页面,并没有进行处理信息的交流和信息的分享,也没有从基础上改动传统的办理方式,存在很大的信息处理的弊端和局限性。然后会导致信息管理的一系列的问题出现,致使信息变成一个渠道,以显现企业的体现而不是要实行管理的表现,致使企业依然坚持原先错误管理方式的管理模式,并没有从基础上降低资金成本的有效策略和进一步提高管理项目赢利的目的。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建设企业的信息平台,不仅要彰显企业的信息动态更要使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2.2信息化建造的许多误区

在修建信息化建造过程中,许多建造者不了解信息的准确含义,乃至以为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局域网是相同的。在修建施工信息处理过程中,仍有许多工程单位经过书面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根本的表现,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是信息化建造的条件。但是,在我国的信息处理期间,信息技术仅仅作为一种治疗办法,并不能彻底适用于一切建造项目去处理,不是说在修建工程项目办理方式的改变。

2.3信息互相孤立

建筑工程处理存在各内部处理“信息孤岛”与外部处理“信息孤岛”群。运用信息技术好一点的企业虽然在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网,运用了项目管理系统,而信息只在工地现场和项目经理部内部活动,现场管理与企业甚至该项意图其他方在网络上根本无法互动,就如一个孤岛,在岛内虽然能自给自足,但却无法和外界进行交流。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措施

3.1细化分类,构建系统。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与总结,依据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可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依据工程管理的项目进度的信息化应用可称之为进度管理信息;企业在工程过程中的合同事宜可称之为合同管理信息;成本与收益的体现可以称之为投资控制信息;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把控信息化可称之为质量管理信息。细化其分类之后,系统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组成来源于多方面,如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以及供应方等。一个项目的最终顺利完成,必然是多方协调、共同控制的结果。因此,为使得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让信息化在其应用后为企业带来最大利益,构建其系统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3.2规范门类,统一标准。建筑行业的范围包含广泛,有土木建筑企业、房屋建筑企业、装修建筑企业、幕墙建筑企业、钢结构建筑企业等。依据各企业的不同特点,应当将其门类进行规范化,使得建筑行业中因各企业自身特点的不同,制定出适合各门类企业的合理方案。在将其门类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应当推进标准化管理。缺乏标准化的管理会极大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效果,科学的标准化更加有利于信息化技术应用时的效率性。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通常只是将关注点停留在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上,对于信息的传输时效往往容易忽略。建议统一的科学标准,从人力、物力、信息上着手,将建筑工程管理的各项目信息化,以量化的标准体现出来,从而达到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一个科学的统一标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信息化在建筑企业应用中的最大效用,会为企业增加更多的活力,为企业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出更为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从而使得建筑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坚持科技创新与改革决策,为工程信息化管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建筑行业中,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建筑企业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其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与及时性,更加可以推动建筑企业的整体良性发展,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玉峰,张艳伟.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

[2]陈素云.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J].江西建材.2017(09).

[3]舒定国.推进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关键措施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4]戚积岩.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

[5]赵合军.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

论文作者:陈礼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管理论文_陈礼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