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是非常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运用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来对建筑工程进行保障,不仅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当中的裂缝情况,而且还能够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那么也就说,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具体有怎样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后浇带的施工技术要求有哪些是目前后浇带施工技术所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所以本文主要就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探索
引言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房屋建筑的施工建设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后浇带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将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在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重视对后浇带位置以及施工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1后浇带的主要种类
后浇带包括企口缝和阶梯缝、平直缝等种类,对于企口缝形式的后浇带而言,因为结合面相对密实、牢固,而且有着较强的抗渗能力,不过选择这种形式的后浇带需要消耗较多的支模费用,如此对于施工企业的经济实力需求也是比较高的,之后的拆模工作难度也比较高。阶梯缝形式的后浇带也有着较大的施工难度,不会影响到施工进度,对于那些工期需求相对严格的房建工程而言来说是比较适用的。平直缝形式的后浇带一般情况下主要就是在施工时期薄模板安装和拆卸中进行适用,因为渗水路线比较短,结合面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所以这种形式的后浇带很难在房建施工中广泛的进行使用。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主要作用及功能
就现阶段发展的情况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现代的建筑工程,由于施工材料是钢筋及混凝土组成的,所以由于钢筋混凝土的自重出现了不匀称的沉降问题,所以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裂缝。通常情况下,如果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我们可以通过施工缝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弥补,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如果长久的施工缝会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以及后期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后浇带技术来进行施工的话,就能够很好的避免对于建筑工程外部带来的影响,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温度裂缝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所谓的温度裂缝指的就是混凝土受到了水泥自身的放热以及阳光的直射等各方面的因素带来的影响,因为温度的过高或过低所以导致混凝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膨胀或者收缩,久而久之,建筑的结构上就会出现裂缝。而且,在受到水热化的影响后,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会特别的大,所以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拉应力迅速增长,而混凝土的表面也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力,那么当混凝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因为温度而导致的温差裂缝。
3现场建筑物施工技术的分析
3.1严把材料验收关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当对防水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进场材料的质量验收。每批材料入场时均应当由现场施工材料员选定,对照颜色、型号和质量认定证书进行初验,抽样检查后才能应用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复合防水卷材以及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等材料,进场以后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验收,抽取样品并送至专门的试验机构进行指标检测。后浇带砼浇筑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补偿收缩砼,其中内掺一定的UEA,其比例以10%~12%为宜,标号较之于原底板砼标号应当高一个等级,抗渗等级以S8为宜。通过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控,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查,结果全部合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底板后浇带施工
为将积水及时、快速排出,可每隔20m将一个集水坑设置到底板垫层,1000mm为坑深。为便于铺贴防水卷材,可将侧壁进行45°斜坡设置。留置集水坑时,需错开地梁部位,防止对梁底主筋造成严重损害。浇筑过程中,可同时浇筑集水坑与后浇带。因工程具有较深基坑,为避免地下水压力对后浇带位置垫层造成损害,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选用补强措施进行后浇带下部垫层混凝土处理,并进行临时防水板设置。在后浇带两侧模板支护中,如选取木夹板支模,则操作难度较大,且清理施工缝位置混凝土较为困难,为此,模板可选取快易收口网替代,这样不仅便于安装,还不需要拆除。
3.3垂直施工缝的处理与施工温度的控制
在竖向施工缝处理时,进行混凝土的清洗,然后冲洗丝网,在正确的时间内对后浇带进行修凿清洗。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进行检查。加强施工温度控制,因为只有正确的温度,才能保证新老混凝土的部分不会出现裂缝。一般保持在10度以下温度是最佳的。
3.4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
在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房屋建筑施工时,连接着后浇带施工技术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由于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时,施工本身存在着不可逆转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正式的房屋建筑施工之前,需要保证施工前期的全部工作内容都是严格按照先前设计的施工图纸来实施的,千万不可以发生违规操作的施工现象。要保障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水平,就要尽量实施合理的配制。如果条件尚可,应进行多次的实验,因为需要对混凝土的各项性能特点进行确保,使其可以符合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后浇带施工浇筑工作时,需要对钢丝网模块的侧边压强进行重视,确保其可以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中。而对于垂直的后浇带,进行浇筑工作时更加要注意实施较为全面的混凝土振捣工作,防止在进行振捣时钢丝网的模板出现损坏。模板支架和振捣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因为过大的距离会造成混凝土的不必要浪费,过小的距离又会破坏支架。
3.5编制技术交底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工作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将施工工序进行详细编写,并且对技术方案进行有效交底,让每个操作人员能够理解掌握,各QC小组成员均应当掌握其要领,加强施工现场督促以及指导。从实施效果来看,作业人员非常熟悉后浇带施工技术以及质量要求,对地下室底板以及侧墙位置的后浇带结构混凝土全面检查,未发现渗漏问题。
4后浇带的设置问题
我们之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大力的推广后浇带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的避免建筑结构当中存在收缩等问题。首先一定要遵循相关的设计理念,由于我们从前使用的混凝土容易开裂,所以后浇带的设置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将混凝土当中的应力进行释放,然后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运用。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要结合有的沉降方面来进行综合的考虑。所以在对后浇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间距的合理性,根据相关设计规范,一般情况下其间距30-40mm左右,而宽度则应该在700-1000m的宽度为宜。而且我们除了设计方面的要求以外,后浇带的钢筋接头处也要按照设计的相关规定保持断开的状态,同时后浇带在没有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前是不能够将模板拆除的,不然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
结束语
在进行房屋建筑的施工时,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时,要严格地控制施工的时间,科学地进行材料的选取。对施工中的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重点进行关注,并认真执行。钢丝网模板要事先进行设置,关注施工中存在的裂缝问题,并且要重视对房屋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的管控,不断地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提升,以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浅探[J].江西建材,2014(19):40-40.
[2]徐桂圣.探究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6,35(03):149-151.
[3]刘木华.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论文作者:吕尚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