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代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不是抽象的“物质”,而是具体的“物”。同人们发生实际关系的、人们在生活中所关注的也是“物”。所以哲学不仅要研究本体论的“物质”,也要研究生存论的“物”,否则就脱离了最基本的实际。对具体的物不仅要抽象出最一般的“物质”概念,还应抽象出比较一般的“物”的概念。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可相互取代。哲学很少有人研究“物”,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也无人专门作此研究。但不少哲人与科学家都有关于物的论述,虽较分散,但内容丰富。这对我们今天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物本主义有重要启迪,故本文对此作初步梳理与评论。
天地万物
在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著作中,“万物”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庄子》“物”字出现约310次,其中“万物”出现的次数约占1/3。在许多情况下,“物”是“万物”的简称。
物的数量无穷。庄子说:“夫物,量无穷。”(《庄子·秋水》)“万”是形容数量之多。“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中国在海内如沧海一粟,人在万物中如马身上的一根毫毛。相对于人而言,物可谓无数。荀子说:“故万物虽众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物。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
“万物”又常同“天地”相连,称“天地万物”。天地是万物的父母,万物在天地之中。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荀子说:“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荀子·王制》)
张衡说:“有物成体。”(《灵宪》)气无体,物有体。朱熹说:“天地之气刚,故不论甚物事皆透过。”(《朱子语类》卷八)气可穿透物,可见物有体。
“物”有时同“事”相连。朱熹说:“无一事一物不然。”(《朱子语类》卷六二)王阳明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传习录》中)“物事”或“事物”泛指自然与社会中的物体与现象。
王廷相提到“日用之物”(《雅述》上)。人关注物,最基本的目的是利用物。荀子说:“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荀子·富国》)君子“其于天地万物也,不务说其所以然而致善用其材”(《荀子·王霸》)。善用物,不必知其所以然,君子如此,百姓更是这样。
总之,“物”指天地万物,是派生物,为人所用,是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实体的总称。可见它不是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它不是本体论的概念,而是人类生存论、价值论的概念。要用物就要认识物,所以它又是认识论的概念。只有少数学者把物与心对应起来论述。如方以智说:“舍物无心,舍心无物”,“天地一物也,心一物也。”(《物理小识》)这里的“物”,就有点世界本原的味道了。
气化万物
董仲舒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顺命》)物有“祖”,那物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万物是变来的。有一则神话,说盘古化生万物,四肢五体化为四极五岳,血液化为江河,皮毛化为草木等等。在哲学上,广为流传的则是气化万物论。
道家认为道生万物。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其中提到了“气”。“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道德经》三十七章)这又提到了“化”。
王夫之说:“物之所造者,气也。……物者,气之凝滞者。”(《庄子解》)张载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和》)气是物的本原,气聚为物,物散为气。
从气到物的过程,常被表述为“化”,庄子有时把“造物”说成“造化”。《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气化”的概念。“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万物矣。”《黄帝内经·素问》“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素问》)“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各从其气化也。”(《素问》)周敦颐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太极图之说》)张载说:“变言其著,化言其渐。”(《易说·乾卦》)“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正蒙·神话》)气化为物是缓慢的过程,神造物则是瞬间的事。
老庄强调物的产生过程是“和”。老子说“冲气以为和”。庄子说:“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庄子·田子方》)至阴至阳则不能生物,物生需要“和”的作用与环境。《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管子》说:“和乃生,不和不生。”(《内业》)荀子也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天论》)荀子等还谈到了“合”。荀子说:“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荀子·礼论》)日月之明,万物之昌,皆源于天地之合。王充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
庄子强调“物固自生”、“物自化。”(《庄子·在宥》)阮籍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达庄论》)万物在自然中通过自身的演化形成,这是唯物主义的物源论。
在中国古代,神创论的影响很小,玉皇大帝是不管造物的。古希腊哲学中却流行神创论。柏拉图用手工劳动者的造物过程来描述神造物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实际上是对人制造物基本要素的概括,他实际上也是用人制造物来想像神的造物。庄子说:“伟哉夫造物者。”他又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庄子·大宗师》)他把天地比作大火炉,把造化比作大铁匠。贾谊也说:“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鹏鸟赋》)都是用类比,结论则相反。
圣人创物
万物气化而成,这主要指自然物。那人造物或技术物又是从何而来?在中国古代的造物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圣人创物论与百工开物论。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圣人的地位超过神。所谓圣人,起初专指帝王,后又包括学识渊博、品德高尚者。周太史史伯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国语·郑语》)《系辞》说:“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一部专门讲如何造物的书,写道:“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此皆圣人所作也。”(《序官》)方以智说:“圣人制器利用以安其身。”“上古圣人,备物置用。炼金揉木,取火耕土,建宫室,造衣服,分干支,明岁月,立书契,纪制度,使物各得其宜,而至化行矣。”(《物理小识·总论》)他还引用潜草之说:“圣人官天地,府万物,推历律,定制度,兴礼乐,以前民用,化至咸若,皆物理也。”(《物理小识·总论》)按这些说法,圣人是最早的技术发明家,是创新的始祖。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典籍冠以圣人之名,意指圣人所传。《黄帝内经》借黄帝的大名。清代崔述指出:“世所传《素问》一书,载黄帝与岐伯问答之言,而《灵枢》、《阴符经》,或亦称为黄帝所作。至战国诸子书述黄帝者尤众,若《庄子》书称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类。余按黄帝之时,尚无史册,安得有书传于后世?”(《补上古考信录·黄帝说》)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许多圣人创物的内容,显然不同于古希腊神话。伏羲、神农均被说成是大发明家。伏羲发明了取火、织网。神农发明了农业技术与采药。“神农以赫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为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搜神记》卷一)《山海经》也有丰富的技术发明的记述。农业方面,“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海内经》)“叔均乃为田祖。”(《大荒北经》)手工业方面,“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好作下民百巧。”(《大荒海内经》)交通方面,“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吉光是始以木为车”。(《大荒海内经》)兵器方面,“般是始为弓矢。”(《大荒海内经》)巧倕是义均的称呼,相传他发明了规、矩、准、绳、耒耜、铫、耨等工具。《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垂衣裳而天下治。
圣人是神还是人?也许是被神化了的人,但毕竟不是神。圣人创物常以生物为师。“太昊师蜘蛛而结网。”(《抱朴子·对俗》)燧人取火以鹗为师。“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鹗,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路史》注引《拾遗记》,并以《太平御览》卷七八、卷八六九引补改)他们模仿动物,可见他们不是神。“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只有人才会因尝草而中毒。
圣人创物论表明,在中国古代,人们敬畏帝王甚于敬畏神,世俗政权的影响远远超过宗教。
百工开物
圣人创物,但大量造物就要靠百工了。沈括说:“技巧、器械、大小尺寸、黑黄苍赤、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长兴集》卷一九)《庄子》提到“百工”:“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徐无鬼》)《考工记》实际上指出了智者首创、巧者扩散、百工大规模制造的造物模式或创新模式。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提出了开物论。他认为物有两个来源:自然形成与人工制造,即“或假人工或由天造。”(《天工开物·作咸》)所谓开物指对物的改造与利用,接近于今日所说的“开发”。物所蕴含的功用往往不能自动满足人的需要,这就要求对物进行加工。宋应星说:“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必)假借水火,凭借木石,而后倾注而出焉。”(《天工开物·膏液》)“夫财者,天生地宜,而人功运施而出者也。”(《天工开物·野议》)物的价值靠人工才能实现。人工可以制造“异物”即天然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物。他在叙述工匠把黄金做成金箔的过程时说:“盖人工造成异物也。”(《天工开物·乃粒》)把《考工记》和《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结合起来,便是百工开物论。
值得注意的是,“开物”也注重“和”。《吕氏春秋·别类篇》写道:“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天工开物》写道:“生钢(即铁)先化,渗淋熟铁之中,两情投合。”“生熟相和,炼成则钢。”(《五金》)想像物也会像人一样“情投意合”。而百工在开物时也讲究相互配合。铸造大钟时“四面筑炉”,“甲炉既倾,乙炉疾继之,丙炉又疾继之。”(《冶铸》)人与物都追求和合。宋应星的同乡帅念祖说:“盖以人力尽地利,补天工。”(《区田编·舟车》)人工与天工也互相配合。
物阜民安
物阜民安,物不丰,则民不安,国无宁日,天下大乱。民安的前提是物阜。“民以食为天”,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关于物的多少与社会安危的关系,荀子作了深刻的论述。他分析的出发点是人天生有物欲,而且物欲无度,不易满足,这是社会不安定的根源。他说:“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也。”(《荀子·富国》)社会所拥有的物不能满足人的无度的物欲。自然中的物无数,人所掌握的物则十分有限,于是就会互相争夺。“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也。”(《荀子·王制》)“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而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物欲的强弱与物的多少,应保持某种平衡,这便是“礼”。
《管子》写道:“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管子·治国》)食物在日用之物中占首位。食物充足,人就可以大力开物、造物。以农为本,盖源于此。
荀子又说:“王者之[法],等赋、政事、财万物,所以养民也。”(《荀子·王制》)“贤者通乎财万物,养百姓之经济。”(《荀子·儒效》)百姓之经济,靠的是物阜。
君子爱物
物既是自然的演化又是人的创造,物阜又如此重要,所以爱物乃君子的美德。
齐物论是庄子主张爱物的一个理论根据。庄子认为万物平等,人也是一种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万物一齐。”(《庄子·秋水》)他说:“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庄子·知北游》)“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庄子·知北游》)“故圣人……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庄子·则阳》)圣人爱物,所以与物和睦相处。庄子在《天下》中引述了惠施的“汜爱万物”,指出墨翟主张“不靡于万物”,彭蒙、田骈、慎到“齐万物以为首”。
许多哲人强调人也是一种物,所以人与物平等,人爱己也应爱物。庄子说:“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庄子·人间世》)王充说:“人,物也。虽贵为主侯,性不异于物。”(《论衡·道虚》)虽是达官贵人,其本性同物没有什么区别。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西铭》)罗钦顺说:“盈天地之间唯万物,人固万物中一物尔。”(《困知记》)《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这是说人与万物有共同性。
儒家也为爱物作理论论述。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孟子把“仁民”与“爱物”联系在一起,爱物之情不可谓不深。“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
王阳明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大学问》)孺子是同类,见其落井有恻隐之心;鸟兽有知觉,见其哀鸣有不忍之心;草木有生命,见其摧折有悯恤之心;瓦石也是物,见其毁坏有顾惜之心。这是古代的大地伦理学。
商汤被儒家誉为“圣王”,《史记·殷本纪》载有他爱物的故事。“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焉,及禽兽。’”《淮南子·主术》把先王制定的法禁概括为“十三不”,其中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孕育不得杀,鱼不长尺不得取等。爱物之心,令人感叹!
在这种圣人、君子爱物观念的影响下,节俭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荀子说:“故无万物之美而可以养乐。”(《荀子·正名》)没有那么多美物的享受,也可以很快乐。朱柏庐《治家格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格物致知
人依靠物生存,物当然是人们认识的主要对象。
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荀子·解蔽》)人能认识物,是人的本性;物能被认识,是物的性质。“万物可兼知也。”(《荀子·解蔽》)万物均可认识。物有体有形,有“具体性”,所以能被我们观察。“万物莫形而不见,疏观万物而知其情,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荀子·解蔽》)万物的形体没有不被认识的,通观万物了解其性,便可治理天下、掌管万物。人同物接触,感性认识便发生了。张载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正蒙·大心》)王夫之说:“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张子正蒙注·太和》)
人如何从物那儿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礼记·大学》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后来哲人对格物致知各有不同的解释。颜元把“格”理解为“手格猛兽之格,手格杀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义”(《习斋记余》卷六),“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四书正误》卷一)。他的学生李塨评论他的看法说:“以力行为格物。”(《大学辨业》卷二)以“手”格物,以“力行”格物,就有了开物之意。
方以智提出的“物则”,源于《诗经》:“有物有则”。(《大雅·蒸民》)“物则”即物理。认识的任务是“辨物则”。“农书、医学、算测、工器,乃为实务,各有专家,九流各食其力……总为物理,当作格致全书。”(《物理小识》)朱熹的学生朱震亨把自己的医学著作名为《格致余论》。王世贞在《本草纲目》的序中,称该书为“格物之通典”,李时珍也称自己的书“实吾儒格物之学”。19世纪中叶邹伯奇出版光学著作《格术补》。清末学者把从西方传来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称为“格致学”。
重己役物
在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哲人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人应当役物,而不应当被物役。既开物、用物,爱物,又不被物支配。
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人应当主宰物而不应当被物主宰。他把“物物”理解为“胜物”,至人能达到这种状态。“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至人能有效地支配物,而不被物所损伤。“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庄子·在宥》)支配物而不被物役使,才能主宰万物。应当明白能主宰物的并不是物。“以本为精,以物为粗。”(《庄子·天下》)“本”为精细的道,可见物不是“本”。现今还相当流行的以物为本的物本主义,与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相悖。庄子还提出“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无物累”(《庄子·天道》),“明于权者不以物害之”(《庄子·秋水》)。他又说“乘物以游心”(《庄子·人间世》),这是何等美好的境界!《庄子》还引述了宋鈃、尹文所说的“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庄子·天下》)。意思是说君子不求苛刻计较,不使自己被物所役。
荀子也认为“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他强调物对人有用,这同庄子有所区别。“故天地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荀子·王制》)“礼者,以财物为用。”(《荀子·礼论》)正因为物对人有用,“君子不以须臾离物”(《叶适集》),才会出现是“物物”,还是“物于物”的问题。
荀子还认为“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教万物以利天下。”(《荀子·王制》)君子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善于利用物。“假于物”是人类生存、发展之道,但“假于物”也可能转化为“役于物”。
力强则能胜物,这是人与物关系的又一基本观点。“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胜物的条件是力强,弱者则不能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者不能胜物……君者,善群也。群当道,则万物皆得其宜。”(《荀子·王制》)君子善于团结人,争、乱、离只会使人们衰弱。人不能胜物,物就可能胜人。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为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荀子·王霸》)人之所以胜于牛马,就在于人能群,和则强。荀子还提出要“重己役物”(《荀子·正名》)。关注人,利用与支配物,这是对人与物关系的高度概括。
荀子强调人对物的能动性。“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天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敬仰天而且思考它,不如收藏与治理物!顺从与歌颂天,不如掌握天的运行而使用它!盼望和等待时节,不如适应天时并使用它!任凭物的增多,不如发挥才能去变革它!思考物并用物,不如治理万物不让它消失!在荀子看来,重要的是掌握万物生长的规律,而不应当为了思念天道而放弃自己对物的能动作用。
荀子还说:不要“以己为物役”,应“重己役物”。(《荀子·正名》)要重视自己,役使万物,而不要做物的奴隶。
《管子》也指出:君子“能养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内业》)慎到主张“泠汰于物”、“与物宛转”,(《庄子·天下》)这是人与物的和谐状态。
王充还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在用物时必然会对物进行变革。“故天用五行之气生万物,人用万物作万事。不能相制,不能相使,不相贼害,不成为用。金不贼木,木不能用,火不烁金,金不能器。故诸物相贼相利。”(《论衡·物势》)贼木、烁金都是人的开物,开物就是一种役物,对所开之物又自然要爱惜。开物、役物与爱物是辩证的关系。其实创物、开物、格物、爱物、役物、物阜民安讲的都是人与物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物的哲学的主线,其精华则是重己役物论。
标签:文化论文; 荀子论文; 读书论文; 天工开物论文; 荀子·正名论文; 管子论文; 庄子·秋水论文; 素问论文; 考工记论文; 国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