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正常孕妇子代智力水平发育、皮脂厚度和BMI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160名分娩孕妇子代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将其分为妊娠期糖尿病组(GDM 组)和正常组,各80名,对比其出生时人体测量指标情况及随访末心理神经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婴儿出生时胎龄、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 组婴儿体重、BMI、肱二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12个月时,GDM 组婴儿BMI、肱二头肌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GMD组心理神经发育异常占10%,正常组心理神经发育异常占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子代体重、BMI、皮脂厚度水平升高,增加肥胖的风险,同时可严重影响子代智力发育水平.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智力水平发育;皮脂厚度;BMI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55-01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方出现或者发现的糖尿病[1-3].糖尿病孕妇中妊娠期糖尿病超过80%,增加孕产妇和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和母婴健康[4].如何防治妊娠期高血糖对母婴围产期和远期的危害,已成为国内外产科界关注的重点[5].本文对比研究妊娠糖尿病和正常孕妇子代智力水平发育、肥胖间的差异,明确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的具体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来源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于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孕妇子代160名.纳入标准:①其母年龄20~45岁,且定期在我院行产前检查;②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均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诊断标准[6];③ 均为单胎足月妊娠;④出生时无缺陷、无遗传代谢病以及染色体病. 1.2 研究方法 根据其母妊娠期是否发生糖尿病将其分为2组,GDM 组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子代共入选80名,正常组为正常健康孕妇子代80名.统计分析两组入选者出生时、6、12月龄身高、体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肩胛下角皮褶厚度(皮脂厚度计)指标等情况.自分娩后开始随访,随访至2015年6月,每年定期随访调查儿童心理神经发育情况,并以最后一次随访调查结果为准.
1.3 儿童心理神经发育评价方法和标准 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评价儿童心理神经发育情况:<1岁,每个领域有一项计1分,有两项各为0.5分;1~3岁,每个领域有一项计3分,有两项各计1.5分;3~6岁,每个领域有一项计6分,有两项各计3分.智龄=5个领域分数之和/5,发育商=(智龄/ 实际月龄)×100.智能评价标准:高智能(发130分)、中上智能(115~129分)、中等智能(85~114分)、中下智能(70~84分)、低智能(≤69分).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导入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卡方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妊娠中晚期胎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仍处于迁移分化过程,轴突、树突生长, 突触髓鞘开始形成,此时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对宫内环境极为敏感,高血糖等均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围生儿可因母体存在微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变窄,胎盘子宫血流量减少,胎盘宫内降低,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10].新生儿低血糖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生产儿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多因孕妇血糖增高,大量葡萄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让胎儿血糖增高刺激胰岛细胞代偿性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导致胎儿持续高胰岛素血症,出生后脱离母体高血糖环境,自身糖原储存不足,继而导致持续或者反复发作低血糖.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致新生儿个体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智力和运动发育落后,低血糖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和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11].妊娠期糖尿病可影响儿童神经认知功能,早期发现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充分利用早期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的时机改善环境和进行训练,可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儿脑损伤的后遗症程度.另外, 规范化管理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后代在体格和智能发育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干预者,故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新生儿娩出后要监测血糖水平,尽早开奶或静脉补充葡萄糖.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子代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同时可严重影响子代智力发育水平,故加强孕期血糖监测,给予合理的饮食运动指导控制血糖和体重可起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0-151. [2] 钱荣立.第二届全国妊娠糖尿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 (5):320-320. [3] 周莉,范玲.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 2012,92(19):1334-1336. 4] 肖苑玲,潘石蕾,陈炜等.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2,33(23):3575-3576. [5] 邵冰心,肖美群.妊娠期糖尿病孕前体质量指数与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52-1853. [6] 罗静,常青,王廷洲等.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与围生期母儿结局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__________9):755-758. [7] 张丽红,王秋菊,曲永安等.孕前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3):2695-2697. [8] 刘健,欧阳清,石青峰等.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6):1131-1133. [9] 孙培文,董晓静.妊娠期糖尿病的医学营养治疗疗效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3,29(5):355-358. [10] 张丹丹,高琴,白帆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异常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6):376-379. [11] 郑艳莉,范玉平,刘曼华等.脂联素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43-747.
论文作者:林洪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7
标签:糖尿病论文; 妊娠期论文; 子代论文; 孕妇论文; 厚度论文; 血糖论文; 水平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