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161000
摘要:出血性脑卒主要危害是脑水肿以及血肿形成压迫脑组织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出血是因粟粒状微动脉瘤破裂所致,多位于基底节壳部,可向内扩延至内囊部。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形成血肿,破坏脑组织。近年来我院在加强常规治疗的同时,多选择中西结合用药互补疗法,一方面通过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使血肿周围的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促进水肿吸收,二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使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流动性增加,防止脑出血加重。
关键词: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观察疗效
出血性脑卒多发于50岁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是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出血是因粟粒状微动脉瘤破裂所致,多位于基底节壳部,可向内扩延至内囊部。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形成血肿,破坏脑组织,其周围脑组织水肿压迫邻近组织,甚至发生脑疝。出血沿神经束扩散使其分离,导致神经纤维的生理性传导中断.这种功能障碍在超早期清除血肿后可能得以恢复[1]。若是脑干内出血,出血破入脑室,则病情严重。近年来我院在加强常规治疗的同时,多选择中西结合用药互补疗法。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氧能;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液凝固;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可促进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正相关。本文结合实际病历资料谈谈诊治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3月间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出血性脑卒中病例84例,男52例,女32例,年龄48-79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出血量10-30ml,出血部位均以基底节为主,伴有神经系统局灶性体征,瘫痪侧肢体肌力<4级,无意识障碍或轻度意识障碍。
1.2方法:首先医生咨询病人的病情,然后做神经科的检查,如做急诊的CT,有条件的话可以做核磁,确定脑卒中的种类,看到底是出血性还是堵塞性的。如果是急性期、梗塞性的,在有效的时间窗之内,会做溶栓治疗,如果时间长了,也可以考虑动脉溶栓治疗,同时管理好血压。但是如果是出血性卒中,就有两种方法,出血量大就开刀,出血量小就内科保守治疗,维持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如果急性期已经过了,溶栓治疗完了,或者是错过了溶栓的机会,进去亚急性期的时,主要是预防其他的并发症,比如防止肺部感染、褥疮、防止尿道感染并发症,而且给予积极的康复治疗。脱水降颅压、控制高血压及脑保护治疗(胞二磷胆碱、亚低温)。同时选择中药辅助疗法,中药制剂有我院中药局提供。方组成:黄芪、川芎、丹参、赤芍、当归、川牛膝、茯、菖蒲、红花、半夏、桂枝、甘草。口眼歪斜加白附子、僵蚕;眩晕者加菊花、蔓荆子各;高血压者加石决明、珍珠母、磁石、黄芪用量宜小;阴伤者加麦冬、玉竹。1日1次,14天后复查头颅CT观察两组患者血肿大小及血肿周围水肿带的范围。
1.3结果:入选的84例病例治疗20天后功能恢复情况,患侧肢体肌力4-5级,生活基本自理67例(79.76%),肌力3-4级,其余17例患者功能明显好转。
2.讨论
多年来,脑卒中治疗产生了多种组织形式,临床干预强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循证医学认为卒中单元是有效的治疗模式。一份汇总24项试验的系统评价报告显示,卒中单元的康复治疗较普通病房的常规康复能明显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卒中单元提供了组织协调多个脑卒中相关学科参与的评价和医疗服务。组织化的康复机构中,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更好的服务协作以及更早的介入干预都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因素。出血性脑卒主要危害是脑水肿以及血肿形成压迫脑组织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出血是因粟粒状微动脉瘤破裂所致,多位于基底节壳部,可向内扩延至内囊部。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形成血肿,破坏脑组织。
近年来我院在加强常规治疗的同时,多选择中西结合用药互补疗法,一方面通过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使血肿周围的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促进水肿吸收,二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使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流动性增加,防止脑出血加重。出血性脑卒中多发于50岁以上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男多于女,是高血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出血是因粟粒状微动脉瘤破裂所致,多位于基底节壳部,可向内扩延至内囊部。随着出血量的增多形成血肿,破坏脑组织,其周围脑组织水肿压迫邻近组织,甚至发生脑疝。出血沿神经束扩散使其分离,导致神经纤维的生理性传导中断.这种功能障碍在超早期清除血肿后可能得以恢复。脑干内出血,出血破入脑室,则病情严重。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史,突然意识障碍和偏瘫,应及时行头颅CT检查,以便鉴别脑出血或脑梗死。CT对急性脑出血的定位准确,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出血性脑卒中分为三级:Ⅰ级,轻型,病人意识尚清或浅昏迷,轻偏瘫;Ⅱ级,中型,完全昏迷,完全性偏瘫;两瞳孔等大或仅轻度不等;Ⅲ型,重型,深昏迷,完全性偏瘫及去脑强直,双瞳散大,生命体征明显紊乱。
现代医学认为出血性脑卒中是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瘀血内阻,血液不行,脉络不通,血不循经而妄行外溢,所以治法不是盲目止血,而是以活血化瘀为主,故以“活血、止血”的治疗原则。益气活血通络方功在益气活血,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经实验研究,中西结合用药能够扩张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氧能力;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抑制血液凝固;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可促进脑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存活和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分化,并与神经功能恢复呈正相关。中西结合疗法一方面通过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使血肿周围的脑组织供血得到改善,促进水肿吸收;二是通过降低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使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流动性增加,防止脑出血加重或再出血。尽管本方剂未进行相关的药理研究,但临床效果显著,所以推荐给大家。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脑梗死和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断标准(试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2:48-49.
论文作者:李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血肿论文; 组织论文; 血性论文; 高血压论文; 脑卒中论文; 红细胞论文; 脑出血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