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民族测试的“文化测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国王的演讲论文

英国检测电影国籍的“文化测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国论文,国籍论文,中国论文,启示论文,测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影国籍在英国由于影业与好莱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始终是个难解的议题,但在中国则只是在国际合作拍摄日趋兴盛的当下出现的新问题。2012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北美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票房规模年增长36%。面对中国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好莱坞明显加强了攻势。继之前添加中国文化元素的努力外,这些年增加了在中国取景(如《古墓丽影3》把故事背景设在了中国)、起用中国明星(如《云图》的周迅,《环形使者》的许晴)、投资并执导中国影片的拍摄(如《太极侠》和即将开拍的《魔咒钢琴》)。

与此同时,中国影业除了更积极吸纳好莱坞投资中文片之外,也主动出击,加盟好莱坞英文片的制作。2012年,中国DMG娱乐传媒集团与美国漫威影业联手拍摄了《钢铁侠3》,中方加强了在制片、发行各个环节的真正参与度。但这部号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美合拍好莱坞大片却滑稽地为中国市场打造了“特供版”,仅在加长的几分钟里加入了范冰冰的戏份及钢铁侠造访永定门的镜头。2012年,新原野娱乐传媒以超过1000万美金的资金规模成为《云图》的第二大投资方,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越来越多的影片贴出了“中美合拍”的标签,以期享受国产片的待遇。但目前尚无美国影片能满足广电总局规定的条件而作为中外合拍片上映。最近,美国梦工厂动画和多家国内公司在上海共同成立了合资企业东方梦工厂,其计划于2015年公映的《功夫熊猫3》有望开辟先河。随着影业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如何鼓励电影展示民族特性,鼓励通过合拍加强中国影业和世界的接轨,积极引导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迫切议题。在此方面,英国的实践值得我们研究和参考。

英国布莱尔新工党政府2006年推出了“文化测试”,用以检测一部电影制作是否可以归属“英国国籍”并因此有资格享受税款减免和公共资金资助。文化测试从“文化内容”、“文化贡献”、“文化中心”和“文化从业者”四个方面奖励英国影片讲述英国故事、宣传英国文化、在英国拍片、聘用英国电影人才。测试彻底改变了电影国籍鉴定过去80多年来以经济原则为主导的官方定义,明确认可了电影的文化价值,激励了更多电影积极展示英国文化。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测试”的内容和民族性内涵,并评价其性质和影响,指出其对中国影业应对日益兴盛的国际合作趋势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英国电影国籍认定标准历史回顾

电影的国籍认定旨在鉴别哪些影片可以算作为英国电影,因此符合政府的政策性规定或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待遇,如放映配额制、公共资金补贴、税款减免、彩票资金资助。

根据1927年《电影法案》,配额制认可的英国影片应是由英国国民或英国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所有摄影棚场景须摄自英国或大英帝国的摄影棚,并且不少于75%的电影制作劳务费是付给英国人或大英帝国居民(版权费和一名外籍明星演员或导演的费用除外),必须使用英国人写的剧本。①

在1960年至1980年所颁布的电影法案中,官方的界定对1927年法案的一些限制有些放松。电影能否取得英国国籍的唯一标准为是否“75%的劳务费用付给了英国(或者欧共体及英联邦)公民”。②

根据1985年《电影法案》,电影的制片公司须是在英国或欧共体注册,不少于70%的制片经费要花在英国,不少于70%的劳务费用须用于雇佣英国、英联邦或欧共体公民或居民。③

20世纪90年代,为了维持英国电影制作室的运转,梅杰政府规定,无论电影的主题、背景或演员阵容如何,只要是完全在英国拍摄的影片就可注册为英国国籍。直到1998年,影片的92.5%必须是在英国创作完成。1998年底,为了鼓励那些不愿放弃利用好莱坞精密的技法和仪器进行后期制作的美国公司,政府把这一规定降至75%。④

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官方的定义基本上都是绝对以经济考量为基准,文化标准明显缺失。定义的多是工业意义而非文化意义上的英国电影。定义对资金来源没有限定,明显鼓励外来资金投资英国电影生产。同时,定义向英联邦和欧共体(欧盟)这两个跨国机构的成员国倾斜。

英国布莱尔新工党政府对电影生产在投资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名目繁多,一些漏洞被职业投资人所利用。为使电影人成为真正的受益者,政府《2006年财政法案》推出新的税收减免计划,重要特点之一是实施一个缜密的“文化测试”,以决定一部电影制作是否可以归属“英国国籍”并因此有资格享受税款减免和公共资金资助。1985年《电影法案》附件1中的细则得到立法修订,添加了“文化测试”要求,标准更加细致严格。任何2007年1月1日以后开始拍摄的影片要经过“文化测试”的检测。英国电影研究院代表文化媒体体育部负责评估英国电影认证申请。

二、“文化测试”内容

电影获得英国国籍须满足以下三个条款之一的要求:符合英国官方签署的诸多双边合作制片条约中一个条约的规定条款;符合《电影合作制片欧洲公约》的规定条款;不符以上两项官方合作制片规定者,则须通过官方文化测试的检测。符合英国国籍鉴定的影片还须将至少25%的核心开支(物品和服务)用于英国境内消费才能获得税款减免。减免额度最高可达在英国花销的80%。⑤符合上述三项中任何一项的制片公司也有资格申请英国电影委员会的资助。

测试具体内容分四大类别——“文化内容”、“文化贡献”、“文化中心”和“文化从业者”。“文化内容”检测电影是否以英国为背景、以英国人为主角、描绘英国题材或根据英国人创作的素材改编、原始对话是英语。“文化贡献”检测一部电影是否积极表现或反映英国的文化遗产或文化多样性以及文化创意。“文化中心”奖励电影的拍摄和/或后期制作工作在英国进行。最后,“文化从业者”奖励电影使用英国和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创作和演职人员。“文化测试”采用积分制。一部电影必须取得总共31分中至少16分的积分才能获得英国片待遇。测试的具体内容和分值详见下表。

在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所有31分中,A“文化内容”就占了16分,超过全部分值的一半;英国背景、英国主角、英国素材和英语对话各占4分。D“文化从业者”另占8分。而B“文化贡献”和C“文化中心”两部分分别仅占4分和3分。由此可以推论,在文化测试制定者眼中,电影的“英国性”更多在于电影内容和电影从业者。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英国电影的未来始于观众”的报告指出:“在补充访谈中,受访者描述了什么是他们认为的英国电影,两个元素占主导地位:演职人员(演员是电影最具英国性的因素)和故事”。⑥这与文化测试分值的设置惊人地一致。

积分必须出自所有四个类别,更有进一步的规定确保了只有带有英国内容的电影才可以通过测试。如果一部电影得分15分全部来自C、D和A4部分,即内容上难以体现英国特色,那么就必须受到“黄金点规则”的制约:如果一部电影的得分在A1少于2分,在A2也少于2分,那么它就必须另外在A3部分取得相应的分值以通过文化测试;如果一部电影在A1获得2分,或在A2获得2分,那么它就不须另外在A3部分取得分值。因此,即使一部电影能够在测试中获得16分或更高的得分也不一定能通过测试。鉴于A部分完全是关于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文化测试非常重视电影讲述的是货真价实的英国的故事;但“黄金点规则”在A1、A2和A3部分较低的制约分又为此留有余地。

每个类别中积分的分配取决于达到每个特定标准的程度。以A1为例,至少75%的电影场景在英国,就得4分,66%得3分,50%得2分,依此类推;百分比则是以电影脚本中场景设在英国的页数数量为依据(不管实际的场景拍摄地)。又如C部分,只有超过50%的拍摄/后期制作在英国完成才能得分⑦。

三、“文化测试”与民族性

“文化测试”的重点在于电影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展示了英国文化,而不只是工业指标意义上的英国电影。测试代表着一个试图量化文化价值的有创意的立法尝试。那么,文化测试鼓励电影展示什么样的英国民族特性呢?

1.向文化内容高度倾斜

文化测试的分量向文化内容高度倾斜,注重电影故事内容的英国性。在这个方面英国人充满自信。英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学文化遗产早已成为影业宝贵的素材源泉。从20世纪第一部横扫美国票房的《英宫秘史》(1933),到都夺得奥斯卡四项大奖的《烈火战车》(1981)和《国王的演讲》(2011),历史片一直受到影业和观众的青睐,是英国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电影亦是英国民族电影的瑰宝,《傲慢与偏见》多次被搬上银幕。英国当代作家(如阿加莎·克里斯蒂、伊安·弗莱明、J.K.罗琳)继续在世界文坛引领风骚,反映出英国创意的持久生命力。温馨怀旧的遗产电影流派以及007邦德片已修炼成可持续发展的成熟出口品牌。

2.文化贡献最有意义

“文化贡献”认可电影对促进、发展和弘扬英国文化有重要贡献,体现出电影制作的意识形态功能。因此,测试的指南部分对“文化贡献”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关于文化遗产,指南指出:“英国的文化遗产是英国国家特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在银幕上为现在和未来的观众保存英国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保存文化遗产可为民族构建集体记忆,建立起公民意识和个人在集体中的位置。”⑧但指南并没有对什么属于英国特性多费笔墨,理所当然地认为电影人对此存有共识。这很可能使最占主导地位、最保守固化的有关英国特性的诠释跃上前台。但换个角度来看,希格森认为这样做也有其积极一面:英国特性处于“开放状态”,原则上它可以是与现在的英国疆域或疆域内的公民有关的任何事情⑨。

指南认可多样性是“英国文化的闻名特征”,“银幕上对多样性的处理是文化英伦电影的重要决定因素”。它对多样性是努力“反映我们作为文化多元民族的地位”的说明显然更有力度,这里不会有机可乘:“当我们提到‘多样性’,我们是在承认并附加价值给那些与性别、种族或民族渊源、宗教或信仰、年龄、性取向、残疾、或社会和经济背景等有关的个人和/或集体身份的方方面面……重视‘多样性’意味着因此重视和鼓励生活在英国的不同背景的人民在态度、文化视角、信仰、种族身份、能力、技能、知识和生活经历各方面的差异。”⑩

关于文化创意,测试明确鼓励电影人出品“对英国文化有创意、有新意的诠释”,以独特的视角更好地吸引目标观众群体。《我爱贝克汉姆》和幻想片如《哈利·波特》体现出“一部电影的影响及其对英国文化的成功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的途径”。(11)

电影具有承载展示民族风范、建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功能,因此文化贡献意义非凡,尽管可能因为最难以量化而分值不高,有所折扣。

3.文化中心分量降低

文化中心涉及的是拍摄和后期制作地点(如制片的地点、物品的供应源地、服务的发生地)。规定不低于50%的工作量在英国完成,大体按一项工作在英国的花销额推算,人工费按在英国的天数为基础计算出费用比例。摄影棚和技师一直是英国的强项,英国也因此成为好莱坞的廉价拍摄基地。特效和后期制作行业也实力雄厚,拥有大量世界一流的公司。

文化中心分值不高,仅3分,比梅杰时期规定的百分比大为下降。这显示出民族性内涵向内容和人员转移,也预示好莱坞日益更新的后期制作技术对英国的巨大压力。

4.文化从业人员受到重视,且界定宽泛

精湛的演职人员队伍一直是英国影业的骄傲。自莎士比亚以来形成的悠久的戏剧传统使得英国拥有大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从编剧、导演到演员、技术人员,一应俱全。英国因此成为电影业的人才源泉。和美国共享同一种语言的优势又让许多人得以在本土和大西洋彼岸的好莱坞穿梭工作。英国影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得了奥斯卡奖30%的奖项。在新千年(2001-2012)已获得了318个国际大奖,占全球比例的14%(奖项包括奥斯卡,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柏林、戛纳、圣丹斯、多伦多、威尼斯国际电影节)。(12)2013年,丹尼尔·戴·刘易斯因在《林肯》中出色地扮演林肯总统而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文化测试对文化从业者的定义也并非仅限英国公民/常住居民,还包括欧洲经济区国家的公民或常住居民。

四、“文化测试”的影响

1.激励更多电影展示英国文化

2005年前后,大多数获得英国国籍的电影是官方合拍片。新的税收减免政策将基点转向在英国的花销,并鼓励对英国文化的反映。这使得通过文化测试而取得英国国籍的电影数量大增,其中包括好莱坞投资的大制作。

2007年新政实施的第一年,154部英国电影获得“英国”国籍认证,其中98部是通过了文化测试,占64%。此后通过文化测试的影片数量和百分比迅速提高:2008年105部获认证,其中97部是通过测试,占92%。2009年152部获认证,其中144部是通过测试,占95%。2010年189部获认证,其中170部是通过测试,占90%。2011年203部获认证,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189部是通过测试,占93%。2012年200部获认证,其中187部是通过测试,占93.5%。在总预算用于英国制片花销的百分比上,文化测试影片要远高于官方合拍片。文化测试影片的年平均英国花销比例大体在63%至85%之间,2012年为71%。(13)

2.英国电影战绩出色

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2012年题为“英国电影的未来始于观众”的政府电影政策评估报告指出,“英国电影正经历一个黄金时期。”(14)英美合拍大片如《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1和2》(2010,2011)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独立电影亦大放异彩,《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8)赢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8项奥斯卡大奖;《国王的演讲》(2011)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项大奖,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英国独立电影,赚得4.57千万英镑的英国票房和4.1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英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出色表现成功地向世界人民传播了英国民族文化和国家形象。

3.英国电影人才继续表现出惊人的创造力

在过去的十年中,英国作家、导演、演员以及其他电影人才在全球票房榜和国际大奖及电影节都占据了显要位置。在2001年-2012年全球票房总排行榜排前200的影片中,有33部注册为英国国籍,31部影片是根据英国作家创作的故事和人物拍摄的(数量只逊色于美国故事素材),27部影片由英国导演执导,133部影片选用了英国演员担任主角(47部)或重要配角(86部)。(15)

英国作家创作的故事素材持续吸引着热情的观众,充分体现出英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1个入榜故事(许多属系列电影或续集)涉及的作家有J.K.罗琳(哈利·波特),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伊安·弗莱明(007邦德),J.R.R·托尔金(指环王),C.S.刘易斯(纳尼亚传奇),大卫·塞德勒(原创剧本《国王的演讲》),克里斯托弗·诺兰(原创剧本《盗梦空间》)等。

在27部英国导演执导的影片中,大卫·叶慈因执导四部《哈利·波特》而成为近年来取得最大商业成功的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排名第二,执导了三部《蝙蝠侠》以及《盗梦空间》。汤姆·霍伯的《国王的演讲》和丹尼·博伊尔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排行榜中仅有的两部独立电影。

如前所述,英国电影及演艺人才频繁获得国际大奖。在2001年-2012年获得的318个奖项中有177个是2007年-2012年的荣耀。如果说票房榜里的影片多为英美合拍片,大多数奖项则归属于极易辨认、货真价实、充分反映文化英伦的英国电影。如《女王》(2006)、《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9)、《国王的演讲》(2011)。

五、评价“文化测试”

文化测试意味着英国电影政策终于扛起民族性的大旗,因为“英国电影”之前并不需要真正反映英国遗产或英国特性即可获得官方支持。文化内容和文化贡献无疑是民族性的核心载体,意义非凡。虽然某些层面涉及的只是表象的民族主义,鼓励拍摄发生在英国的故事,但某些要素却是在更加自觉和反思的层面上来探讨民族身份和英国特性的本质,如通过促进文化多元感含蓄地挑战了认为同一性为英国国家特性的陈旧观念。因此,文化测试有助于促进民族性的更新或再塑。虽然文化媒体体育部指出测试的目的不是要“决定电影的内容和风格”,但关于测试的最终版本明显鼓励制片人向一特定的方向行进,如当时掌管影业的部长肖恩·伍德沃德所言,确保“每部符合减税资格的电影要么反映英国文化,要么对促进英国文化有所贡献”。(16)对文化测试也有一些负面评论,认为该举措荒诞、无益、使事情复杂化,因为“量化英国特性是毫无意义的努力”(17)。但毕竟文化测试引起了人们对评价文化关联性问题的关注。

文化测试是一座里程碑,因为它是英国政府第一次采用某种形式的文化标准来明确鼓励文化英伦电影的生产。同时,该方案并不想让英国制片变得对外来投资失去吸引力,因为吸引外来投资始终被视为英国电影政策的一个关键点。因此,测试在标准和分值方面有所考量。2007年夏公布的第22部邦德片将在英国松林电影厂制作的消息意味着新举措并没有把好莱坞驱离英国。

然而,令人诧异和尴尬的是,对文化标准的倚重事实上是英国政府在欧盟委员会干预下最后一刻修改的结果。此前政府与影业磋商的原计划中对文化内涵的要求比现在要少许多,大多数分值划拨给了“文化中心”和“文化从业者”。根据《欧盟条约》第92条有关国家援助的规定,政府只能基于文化目的对电影提供资助或其它方式的国家援助。欧盟的干预迫使英国文化测试加强了文化内容的部分并推出了文化贡献的类别。(18)这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是欧盟委员会的行动歪打正着地确保了英国电影对国家特性的探讨和民族文化的促进。

目前,为保护文化多样性,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官方双边协议的形式互相给予合拍片以国产片待遇。英国和9个国家或地区以及《电影合作制片欧洲公约》缔约国签有合作拍摄条约,与这些国家或地区之外的地方的合作(尤其是美国)则纳入“文化测试”监管范围。中国也已经同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加拿大、比利时、新加坡7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电影合作协议。中央政府与香港政府2003年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和台湾在2010年也签订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议)。针对其他地区,目前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中外“联合摄制”电影的规定条件为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共同摄制,并按各自投资比例分享权益和分担风险;故事发生地不受地域限制,但故事情节或主要人物须与中国内地有关;中方(内地)主要演员不得少于影片主要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他主创人员原则上应各占二分之一。为遏制合拍片的注水现象,广电总局已加强了监管。原副局长张丕民总结了中美合拍片必须满足的三个硬性要求:中方出资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并需要在中国取景。目前中国为应对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更激烈的竞争很有必要加强中美合作,培养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和人才,通过合拍电影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测试的指导原则和细化的操作标准值得我们参考。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形象不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个国家通过各种传媒、文化作品及品牌重塑的产物。塑造良好的富有感召力的国家形象不仅对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而且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此方面,电影的功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全球知名杂志Monocle2012年的年度“全球软实力”调查显示,英国第一次战胜了美国,成为在软实力方面“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国家”。除了奥运会这个主要因素外,调查报告充分肯定了电影的积极作用:“邦德——英国的代名词随处可见,先是和女王一同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然后又随着《007:大破天幕杀机》在全球最大规模的上映出现在各地影院”。(19)

有关英国电影国籍过去80多年来的官方定义都多以经济原则为主导,聚焦于制片和劳务费用。“文化测试”则明确认可了电影的文化价值。测试对“文化内容”和“文化从业者”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使得英国“故事”和“演职人员”的优势得以发扬光大。同时,测试对文化贡献进行了有意义的诠释。同以往的国籍鉴定标准一脉相承的是对投资资金的来源无所规定,政府一如既往鼓励吸引外来投资(尤其是美国资金)联合拍摄展现英伦风范的电影,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更好地进入美国和全球市场。“文化测试”奖励影片讲述英国故事、宣传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激励了更多电影申请通过检测。英国的实践值得中国政府和影业的思考和借鉴。

注释:

①Sarah Street,British National Cinema,(London:Routledge,1997),p.7.

②Alexander Walker,National Heros:British Cinema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London:Harrap,1985),p.250.

③Andrew Higson,Film England:Culturally English Filmmaking since the 1990s(London:I.B.Tauris,2011),p.43.

④Toby Miller,“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Government:‘ Endless Mr Beans and Mr Bonds’?”,in Robert Murphy,ed.,British Cinema of the 90s (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e,2000),p.39.

⑤Higson,Film England,p.58.

⑥Department for Culture,Media and Sport(DCMS),“A future for British film:It begins with the audience……” 2012,p.4.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78460/DCMSfilmpolicyreviewreport2012update.pdf.

⑦此节有关文化测试具体内容和数据都出自British Film Institute(BFI),“British Film Certification Schedule 1 to the Films Act 1985 Cultural Test Guidance Notes”,p.8,pp.12-22.http://industry.bfi.org.uk/media/pdf/6/f/BFIQualifyingCulturalTestGuidance.pdf.

⑧BFI,“Cultural Test Guidance Notes”,pp.15-16.

⑨Higson,Film England,p.61.

⑩BFI,“Cultural Test Guidance Notes”,p.16.

(11)BFI,“Cultural Test Guidance Notes”,p.15.

(12)BFI,Statistical Yearbook 2013,July 2013,p.86.http://www.bfi.org.uk/statisticalyearbook2013/.

(13)BFI,Satistical Yearbook 2013,p.78,p.82,p.83.

(14)DCMS,“A future for British film”,p.2.

(15)BFI,Statistical Yearbook 2012,pp.64-67.

(16)Higson,Film England,pp.63,64.

(17)James Leggot,Contemporary British Cinema(London:Wallflower,2008),p.9.

(18)Higson,Film England,p.60.

(19)Emily Dugan,“Britain is now most powerful nation on earth,”The Independent.18 Nov.2012.http://www.independent.co.uk/news/uk/homenews/britainisnowmostpowerfulnationonearth8326452.html.

标签:;  ;  ;  

英国电影民族测试的“文化测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_国王的演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