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津市市人民医院 影像科 415400
【摘 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男8例,女12例。年龄9~54岁,平均35岁。全部有MRI SE序列平扫,10例有TOF法静脉MRV,3例有MRI Gd-DTPA增强;13例有平扫CT对照。急性期(<1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3例;亚急性期(1~2周)13例;慢性期(>2周)4例。结果 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 SE序列扫描确诊19例,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定。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信号,表现典型;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最后血栓吸收,静脉窦再通。MRV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 MRI和MRV是诊断和随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可替代有创伤性的DSA检查。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但其病死率极高,文献报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死率达20%~78%[1]。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再加上影像科和临床医生的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误治。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V)的应用,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手段。本文报道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旨在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男8例,女12例。年龄9~54岁,平均35岁。均为住院病人,无1例死亡。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呕吐20例,视力下降、视乳头水肿18例,偏侧肢体无力或偏瘫6例。腰穿均有颅内压增高,CSF常规无明显异常。13例有发病后外院CT平扫,但均未做出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仅3例直窦血栓误诊为后纵裂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1周内MRI检查3例,1~2周内检查13例,2周~1个月检查4例。20例均有MRI平扫,3例有Gd-DTPA增强扫描;10例有TOF法静脉MRV。发病2d的1例脑静脉窦血栓MRI平扫漏诊。5例进行了2~6个月的MRI和MRV随访。
1.2 MRI和MRV技术 MRI使用Siemens1.5T超导型MRI机(Impact)和方形头线圈,选用SE序列。均有轴面T1WI、T2WI和矢状面T1WI,4例有冠状面T1WI。T1WITR为450ms,TE为15ms;T2WITR为3000ms,TE为90ms。轴面层厚7~8mm,矢状面和冠状面层厚5~6mm。层间距0.1~0.2mm。扫描矩阵256×256。Gd-DTPA增强扫描仅扫描轴面和矢状面T1WI,Gd-DTPA按0.1mmol/kg体重经肘静脉内快速团注。MRV选用TOF法静脉成像。
2 结果
2.1 脑MRISE序列表现 本组20例脑静脉窦血栓中,单纯上矢状窦血栓6例,上矢状窦、直窦血栓5例,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血栓8例,上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血栓1例。有乙状窦血栓形成的9例中5例伴有病侧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后1周内行MRI检查的3例病人中,于发病后2d检查的1例,上矢状窦血栓T1WI呈中等略高信号,T2WI呈极低信号,但静脉窦壁呈长T2信号(图1~4)。另2例分别在发病后第3天和第6天检查,发病后3dMRI检查的1例T1WI呈中等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而发病后6d检查的1例静脉窦血栓T1WI和T2WI均呈较高信号。发病后1~2周检查的13例中,T1WI和T2WI均呈明显高信号(图5~7)。发病后2周~1个月检查的4例,T1WI和T2WI血栓呈高信号3例,1例呈中等信号。4例行Gd-DTPA增强者,由于切面关系脑静脉窦壁呈环状、三角形或平行线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即“δ”征(图8,9)。本组MRI发现3例上矢状窦血栓信号有别于乙状窦横窦血栓信号,提示血栓形成的时期不同。MRI尚发现6例脑梗塞,6例副鼻窦炎和3例中耳炎。
2.2 脑TOF法静脉MRV表现 10例有脑静脉期MRV者,可见脑静脉窦正常血流信号消失,受累脑静脉窦血流中断完全闭塞10例,静脉窦内充盈缺损和静脉窦不规则狭窄3例。可见脑凸面及深部静脉扩张增粗,血液淤滞。
2.3 MRI随诊结果 5例脑静脉窦血栓随访者,MRI和MRV可见血栓逐渐吸收,静脉窦血流再通,仅3例静脉窦内血栓完全吸收,窦壁光滑,另2例在原血栓局部窦壁增厚不规则,MRI和MRV时,可见小的充盈缺损。
3 讨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少见病,多种原因可诱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这些诱因主要包括[2]:①中耳乳窦炎;②副鼻窦炎;③颅内及颅骨感染;④血液高凝状态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⑤妊娠和围产期;⑥口服避孕药;⑦红细胞增多症或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病;⑧镰状红细胞贫血;⑨严重脱水;⑩创伤等。本组2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MRI同时发现6例副鼻窦炎和3例中耳炎,可能为其诱因,但另11例病人追问病史,并无明显诱因。脑静脉窦是脑静脉血回流的主要通道,因此,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导致脑静脉回流障碍,终将导致颅内压增高,临床上出现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与体征,但由于颅内压力增高程度和病人耐受性等的不同,临床表现可有很大差别[3-5]。本组病例均有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与体征,并经腰穿证实有颅内压力增高。由于颅内压力增高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且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不具特征性,因此影像学检查在脑静脉血栓形成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由于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征象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漏诊。本组20例脑静脉窦血栓中,13例外院CT均未做出正确诊断,但回顾分析脑CT表现,其中10例可做出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1例MRI平扫漏诊,后经MRV确诊。因此,提高影像科医生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征象的认识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主要环节。笔者认为对那些有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而所谓的脑CT和MRI表现正常者,应仔细观察静脉窦的影像学表现,寻找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特殊征象。必要时行CT、MRI增强或X线血管造影检查,确定有无静脉窦血栓。
参考文献
[1]EmilJY,LeeMD.TheemptyDeltasign[J].Radiology,2002,224(3):788-789.
[2]罗 峰,高培毅.脑静脉窦闭塞的MR表现及与颅内压关系初探[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2):800-804.
[3]WillingSJ.Atlasofneuroradiology[M].Philadelphia:Saunders,1995.339-344.
[4]高永安,李坤成.脑静脉血栓磁共振血流成像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2):805-808.
[5]高培毅.进一步提高脑静脉血栓闭塞的影像学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2):799.
论文作者:鲁礼佳1,雷铁军2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静脉论文; 血栓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信号论文; 磁共振论文; 颅内论文; 影像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