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驻点厦门市第一看守所 361004
摘要:目的:对颅脑外伤的危重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依据我们医院的36例患者所随机划分的两组对照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给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高压氧的治疗,研究组也是如此治疗,但不同的是,两组高压氧治疗的实施时间,对照组在患者发病1个月之后实施高压氧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患者发病后的1个月之内实施高压氧治疗,最后把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他们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没有显著统计学上的差异;经过了治疗后研究组的患者评分水平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具有了很大改善。结论:对颅脑外伤危重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时机极为重要,越早使用就能促进患者越好地恢复,预后效果也越好。能极大地改善患者活动能力的恢复能力,所以应尽早地为患者实施高压氧的治疗。
关键词:危重颅脑外伤;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浅析
神经外科的颅脑外伤大多因暴力或者其他的外力对颅脑部作用而造成的损伤,属于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为探讨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外伤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案,我们把2012年7月到2014年7月我们医院神经外科所收治的36例此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了开颅清除血肿的手术以治疗,给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了非手术的疗法加以治疗,在半年和一年后分别对这两组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将两组患者的GCS与ADL的评分加以比较,现在把结果整理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3年我们医院共接收36例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外伤的患者,把他们惊醒了分组治疗和研究。这些患者中有女性6例,男性16例,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高达61岁。导致伤患的原因有:交通事故类24例,高出坠落类4例,中午砸伤类2例。这次研究将患者用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的人数均为1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和致伤原因等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因此,两组患者能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二)治行方法
研究组合对照组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常规的治疗如止血、脱水、扩张血管、营养支持、抗感染和维持体内的循环等。研究组的患者除了接受常规的治疗之外,在患者病发后的1个月之内就实施了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了同样的治疗方式,而高压氧的治疗开展时间却不同,患者病发后的1个月才实施。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生活活动的评分表结果进行对比,采用统计学来分析研究。
依照两组的患者病情对其运用空气加压器实施针对性空气加压治疗,采取吸氧面罩对患者展开辅助吸氧。给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的那些患者把面罩放置于气管切开的部位,把吸氧的浓度设置成100%,一个疗程为四周,给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止血和抗感染等的常规治疗,给观察组的患者实施颅脑血肿清除的手术加以治疗,给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止血和激素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加以治疗。给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半年和一年以后对其开展随访,并把两组患者的ADL与GCS的评分情况加以比较。
(三)疗效判定
这次研究中患者近期的疗效根据GCS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评分标准展开评价:评分大于等于15可判定是疗效良好;评分在13到15之间的可判定是疗效一般;评分在9到12之间的课判定是发生了中度残疾;评分在3到9之间的课判定是重度残疾;评分仅是3的可判定是发生脑死亡。这次研究中患者远期的疗效则依据ADL即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的量表展开评价:ADL分级是1级的可判定是治愈;ADL分级在2—3级的可判定是良好;ADL分级在4到5级的可判定是伤残。如表1。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5分析软件包对这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处理,运用卡方检验来比较计数资料,运用(`x士S)来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来加以检验,P<0.05表示的差异就具备了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外科为重颅脑外伤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实施治疗之后,两组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评分情况和日常的生活活动评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之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平均评分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的平均评分情况都没有明显差异,并且P>0.05;研究组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平均评分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的评分情况和治疗之前及对照组的患者相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P<0.05的2组患者相比较结果具备了临床可比性。如表2.
三、讨论
路脑损伤属于神经外科之中较为常见的病症,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外伤主要有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等,一般来讲患者大多会出现意识障碍和肢体障碍等的病症。这些类型的颅脑外伤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最近几年,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外科诊疗技术获得了持续性发展提高,可是这类病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在这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给所有的患者实施了空气加压的治疗,把空气压力设置在0.2至0.25兆帕范围之内,把加压的时间设置为20分钟,把稳压的时间设置为85分钟,把减压的实践设置为16分钟。在实施治疗之后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疗效。我们采用吸氧的疗法给这次研究之中的患者展开治疗、增加其脑组织血氧的含量,促进其脑组织新城代谢,改善其脑部的水肿症状。这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出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了治疗之后半年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比较优异(P<0.01),差异非常显著(P<0.05),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由此可知,和使用了传统保守疗法相比较,给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颅脑血肿的清除手术加以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的危重颅脑损伤的患者在接受了手术治疗后,应对其进行高压氧以对其进行持续治疗与供氧,从而改善患者脑部循环与供氧的能量力,临床治疗的实践表明若能尽早为患者提供高压氧实施治疗和较晚使用高压氧相比能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因此,为了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将预后加以改善,我们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尽早地使用高压氧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凤强. 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01)
[2]吴祖善.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11)
[3]刘北. 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0)
论文作者:曾军,陈燕,刘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患者论文; 颅脑论文; 外伤论文; 危重论文; 两组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