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思想沃土,绽放哲理鲜花——中考哲理思辨类作文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理论文,思辨论文,沃土论文,中考论文,鲜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而辩证思维方法是发展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前提。哲理思辨类的中考作文命题因此应运而生,并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必须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关注。 常见的中考哲理思辨类作文有论争型、质疑型、辩证思考型三类。论争型就是对正反两个方面的观点选择其一进行写作的作文。例如2013年乌鲁木齐中考作文题:“‘其实我在乎’还是‘其实我不在乎’,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这要从正反两方面思考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一面来写作,在写作中,同样要涉及“在乎”和“不在乎”两个方面。质疑型就是对似成定论的见解、格言等生疑质疑,在作文构思时规避常见的思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站到对面的角度去思考,即不写正面写反面,不写本面写对立面和侧面,提出与世俗传统迥然有异的观点。例如从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反面立意写一篇题为《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文章就属于这种类型。辩证思考型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辩证分析思考,发掘出蕴含于其中的哲理。很多哲理小品文就属于此类,我们平时写的寓理于事的作文也属于此类。中考中的哲理思辨类作文以此类居多,师生们在备考时应尤为关注。 此类考题的命题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如果能掌握每类的特点,按类掌握审题技巧,就会提高审题效率和精准度。 一、全命题作文,标题凸显哲思 细细品读全命题的标题,很多是富含哲理的。例如2014年湖北荆门中考作文题(以下所举作文题均出自本年度):“请以‘换一个角度看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换个角度看生活”,实际上就是要多角度地而不是片面地看待生活,题目所蕴含的哲理思辨的意味很明显。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如“严厉的温柔”(湖南永州卷二选一题)、“每座山都有自己的金顶”(广东佛山卷)、“快乐加减法”(广东深圳卷)、“学会等待”(江西卷二选一题)、“享受这过程,OK!”(湖北成宁卷)、“从终点出发”(江苏泰州卷)等等,都需要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来思考、立意、构思。 二、半命题作文,巧妙补题显哲思 很多半命题作文题,如果能巧妙补题,同样能让标题充盈着哲思,从而使立意深刻、新颖。例如山东东营卷:“以‘________的眼泪’为题写一篇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在横线上填上“坚强”“欢乐”等等这些看似与“眼泪”相对立的词语,就会使文章标题有了哲理思辨的内蕴。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如:“以________的姿态前行”(湖北襄阳卷二选一题),如果在横线上填上“奉献”,文中由落花引起辩证思考:花的陨落看似是一种死亡,而实质上是一种新生,因为它已“化作春泥更护花”,它是在奉献中新生。再如:“哦,原来这才是________”(湖南株洲卷),如果在横线上填上“真相”,文中写从表象中发现了事物的本质,那么这个文题自然也就有了哲理思辨的意味。 三、材料作文,运用哲思来分析 很多材料作文命题的材料蕴含哲理,它的立意也常常指向哲理,我们在解读材料时,要运用哲理思辨的思维方法,挖掘出材料的哲理意蕴,以此立意,一定会让文章立意高远、深刻。例如:“有人说:‘爱鸟不养鸟。’美国某国家公园就禁止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理由是一旦喂食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了乞丐,因此,他们的告示上醒目地写着:‘让野生动物野!’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写为什么‘爱鸟不养鸟’?”为什么要“让野生动物野”?分析时要运用辩证思维,“养鸟”看似是“爱鸟”,实际上是让鸟失去了它应有的天性和自由,这不是爱,而是自私;“让野生动物野”看似对野生动物漠不关心,实际上是保护野生动物天性的最佳的态度,真正体现了对野生动物的尊重和爱护。通过辩证思考后,立意就易如反掌了。 四、话题作文,巧与哲理相联系 很多话题作文的话题如果能与哲理相联系,加以辩证分析及思考,就会由现象探及事物的本质,发现生活中的哲理。例如河北卷:“衣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衣着体现着人的个性、爱好、修养、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着生动的故事,有着不同的见解。请以‘这样的衣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个作文题就要求由现象探究事物的本质。再如,黑龙江龙东卷:“格言以其语言凝练、富有哲理的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请从下面三则格言中任选一条,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①言必信,行必果。——《论语》②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萨克雷③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列夫·托尔斯泰”因为这几句格言本身蕴含着哲理,第①句要思考言与行的辩证关系,第②句要思考笑与哭的辩证关系,第③句要思考理想与方向、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写作中要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立意、构思。 在审题精准的基础上,如何写好这类“哲理思辨”的作文呢? 1.运用哲理思辨的思想方法分析,让立意富有哲理味 应如何分析事物?一是一分为二地分析;二是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来分析,如好与坏、美与丑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三是以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多角度的而不是单一的、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来分析事物;四是运用量变与质变、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的联系来分析事物。所有这些都是哲理思辨的方法,它可以让文章的立意富有哲理味。以江苏连云港的命题作文“看似寻常”为例:“看似寻常”,暗含着“不寻常”的意思,我们在立意时,要从“看似寻常”与“不寻常”的关系入手作辩证思考。例如可以这样思考:生活小事、琐事再寻常不过,但正是这些小事、琐事却蕴含着人间真情,这就显得不寻常了。 2.着眼于生活小事,从中悟出生活与人生哲理 生活中很多小事蕴含着哲理,透过现象能看到事情的本质,如果能辩证地看待,就会发现坏事原来也能变成好事,灾难也能变成幸福。例如连云港优秀中考作文《看似寻常》的结尾两段: 下山时,爸爸对我说:“你知道为什么上圣天观要走这么多台阶吗?”“不知道。”我摇摇头说。爸爸意味深长地说:“这是在考验来祈福的人是否真心诚意,是否有毅力登上山顶。有些人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当然求不到福祉。人生也是这样,做什么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不懈攀登的人才会到达人生的顶峰。” 原来,看似平常的一级级通向山顶的台阶,却有着它的不寻常之处啊。 文章用大部分笔墨描写上山台阶、爬台阶的艰辛以及到圣天观求福祉,为结尾揭示哲理做好铺垫,结尾顺理成章地揭示哲理,卒章显志。 3.着眼于自然现象,通过联想挖掘哲理 很多自然现象能让人获得人生哲理。例如有人从花瓶草用香甜的“蜜液”吸引蜂蝶上当被它“吃”掉展开联想,告诫人们要懂得拒绝诱惑。再如2014年湖北宜昌中考优秀作文《给一只爬墙的蜗牛取一个好名字》,就是从蜗牛的爬行过程中悟出了人生哲理。其结尾是这样写的: 那一刻,我的心灵深深地受到了触动,小小的蜗牛在经受一次打击之后,不但没有却步,而是重新开始,它也许不知道前方会有多大的挫折与危险,它只坚信它的目标就在前方,它只关注它“脚”下的每一步。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它真是一个“坚强哥”!好,我就给这只小小的蜗牛取上这么一个好名字。 “坚强哥”依旧爬爬停停,停停爬爬。我就这样静静地看着,想着,完全无视时间的流逝,任凭思绪澎湃起伏,翻波涌浪,静静地等着它们涌满我那空洞的心……然后内心开始变得像“坚强哥”一样有力量,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和斗志。 作者从蜗牛的行动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使得文章的主旨在结尾深刻起来。 4.以理服人,巧运哲思精议论 议论文最能体现哲理思辨,因为既要广征博引,又要运用哲思深入分析,更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以2014年山东泰安中考优秀作文《努力请从今日始》为例来说明。文章先列举全班成绩下滑的现象,然后分析原因,接着提出了解决的办法。请看如下片段: 怎么办呢?作为班干部,我想要让大家认识到现在贪玩,学习上不专心、不努力的恶果。大家都读过王安石的《伤仲永》,方仲永五岁时就能赋诗,极具学习天赋,可是到二十岁时,已“泯然众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不学习,自然就不会进步,最终一事无成。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就努力学习,用好自己的赋诗天赋,一定会出类拔萃,今后的人生路也会更加宽广,少吃很多苦。真应了那句老话:少年不吃苦,长大一直要吃苦。联系到我们自己,如果现在贪玩,怕吃苦,将来的道路会越走越窄,长大后就会有吃不完的苦。方仲永不学习是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造成的,而我们学习的主动权却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想“老大不伤悲”,不如现在多努力。 这里以《伤仲永》中方仲永由“神童”“泯然众人”的例子作论据,分析“少壮不努力”的后果,以此劝导同学们努力学习。“少壮不努力”与“老大徒伤悲”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作者在分析时能运用哲理思辨的思想方法来展开,分析透彻、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很多备考老师畏惧对哲理思辨类作文的写作指导,很多学生也害怕写哲理思辨类作文,其实这类作文只是纸老虎,并不可怕,只要掌握了以上方法,指导和写作这类作文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假以时日训练,自然会因熟生巧,写好这类作文,在中考中斩获高分。耕耘思想沃土,绽放哲学花朵--高考哲学思辨作文的应对策略_中考论文
耕耘思想沃土,绽放哲学花朵--高考哲学思辨作文的应对策略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