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危机机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经济危机论文,经济增长论文,机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10)02-0005-07
一、导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市场经济的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但是,对于这个总根源究竟是如何导致危机发生的机理分析,马克思经济思想史上却一直存在争论。主要有如下四种不同的解说:“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论”、“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1]166-210。其实,这些解说分别都重点从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机制的一个方面去分析,它们互相并不冲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立足于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矛盾分析方法,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从生产、交换、消费和社会经济制度诸方面对经济危机的机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用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术语来说,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总根源外,马克思分别从供给(生产)、需求(消费)、市场波动(交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
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全面地分析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机理。本文研究的是“真实经济”的周期和危机,立足于基本理论分析,故作出如下前提假定:(1)储蓄全部来自剩余价值;(2)全部人口为劳动人口;(3)封闭经济;(4)不考虑货币的因素。
二、马克思的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以增长模型为表现形式的现代增长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马克思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以模型的方式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半个多世纪后哈德罗等人才在马克思的启示下建立了第一个所谓“现代增长模型”,从而开启了现代增长理论。马克思的增长模型就是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不过,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是个“均衡”模式,即假定储蓄率、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寻找宏观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实际上,马克思是想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些“均衡”增长条件是不可能具备的,因而也不可能有均衡的经济增长。
国内有研究者把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转换成“现代增长模型”形式。最早开始这方面研究的是宋则行教授[2],石景云教授、吴易风教授也进行了研究[3][4]。杨继国则放开储蓄率、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假定,对马克思再生产模型进行了“非均衡”的拓展研究[5],并且发现马克思的再生产增长模型包含有现代增长模型各流派的基本“形式”[6]。
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中可以推导出如下增长模型[7]:
其中,g表示经济增长率,s′=(△c+△v)/(v+m),表示投资率(储蓄率),q=c/v,代表资本有机构成,m′=m/v,为剩余价值率。
模型表明,增长率g与储蓄率s′和剩余价值率m′正相关,与资本有机构成q负相关。在假设储蓄率s′和剩余价值率m′不变的条件下,g将随着q的变化而反向变化。
在扩大再生产模型中,马克思假设资本有机构成、储蓄率和剩余价值率不变,则经济保持“常量”速度持续均衡增长。这与此模型的结论是一致的,这说明这个模型是马克思模型的一个转化形式。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假设条件的含义,实际上是假设没有技术进步或劳动生产率保持不变。这显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增长的现实不符。如上述,马克思实际是说明资本主义增长不具备这些条件。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最大化,会不断地改进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当考虑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后,资本有机构成会不断提高,即q值有“递增”的趋势,而储蓄率和剩余价值率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变化,长期看可以假设其不变。所以,经济增长率g会呈递减趋势。增长率g低到某个值,比如“0”时,经济增长停滞,这时如果没有外部因素使其反弹,则经济增长率会急速下降到“负值”,这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过程。①危机爆发后,大量企业倒闭,大量的原有生产能力和生产设备被迫退出生产领域,从而强制改变了“c”与“v”的比例,即资本有机构成“降低”。从模型分析,q值降低,g开始上升,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直至g增长到一个新的高度,资本有机构成再次提高时,g开始下降,新的经济危机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
如果在q不变前提下提高储蓄率,短期内能提高经济增长率,但这是以降低消费率为前提的。消费率降低导致总需求下降,从而利润率下降导致减少投资,使储蓄超过投资,最终使经济失衡,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已有研究证明,即使储蓄率和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也会导致动态的经济增长率递降;经济增长率在经过一个短暂的上升过程后,降低的速率会更快[5]。马克思的增长模型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一定是“非均衡”的,这个非均衡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经济增长也就周期性进行。在生产方式不变前提下,危机过后的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一定是在淘汰落后技术基础上,在更加先进的技术水平上增长,这也意味着下一轮的资本有机构成会比上一轮更高。因此,在没有其它外力介入的条件下,经济危机的程度和经济波动的幅度也是越来越大。因为,市场解决危机是手段同时也是产生危机的原因。一轮危机的解决,将为更大一场危机积蓄足够的能量。
仅从模型看,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只是在“低水平”状态下实现“均衡”,怎么是“非均衡”呢?问题在于,当经济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均衡”时,其存量资本和劳动供给达到相应的“高水平”;增长率的下降必然使资本和劳动力“相对过剩”。换言之,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处于“超额供给”的非均衡状态;现象上看,即是“非市场出清”。不过,这里的非市场出清不是前提,也不是像“非均衡学派”理论那样,认为是由于价格粘性、工资粘性和利率粘性等非完全市场竞争导致的,而是在保持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的假定前提下,价值规律辩证动态发展的必然。
三、对增长模型与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分析
危机的出现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这个“变量”的变化,即它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此导致了经济增长率的降低,直至低到一定程度,一个“强制”的反作用力使现有资本一部分被闲置下来,甚至被毁灭,从而强行调节了“资本构成”,使“增长”成为可能。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过程。这个分析虽然在“逻辑”上没有问题,但仅仅停留于表面分析。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什么导致危机?通过一个包含资本有机构成的“利润率”模型,我们发现,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而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似乎这就是经济危机的原因;可是,一般利润率下降又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只有弄清楚了这整个的传导机制,才谈得上真正理解了经济危机,同时对一些传统的关于危机看法上的分歧,才能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评论。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
我们知道,利润率模型中包含一个资本有机构成,而且正是这个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设p'为利润率,则
p'=m'/(1+q)
证:p'=m/(c+v)=m/v/[(c+v)/v]=m'/(1+q)
此式中,资本有机构成如果不断提高,则利润率p'不断下降。实际上,经济增长模型中g的下降的直接因素是q的上升,但如果要追溯,为什么q上升会导致g下降,则追溯到的第一层原因则是:利润率下降。由于利润率下降,当降到某个临界点时,绝大部分投资就会停止,经济危机发生。
不过,经济思想史上对利润率下降规律一直存在争议。在上式中,如果剩余价值率能够上升,即使资本有机构成上升,只要后者上升的速度不比前者快,则利润率p'不一定下降。这是个静态分析。实际上,动态看,剩余价值率上升意味着劳动价值v的份额相对减少,且这个减少的速度是递增的。这样,一定会使资本有机构成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为了使这个问题比较直观,我们做个极端的假设,再来观察他们的关系。设v=0,即新创造的价值全部转化为剩余价值。这样,m/c是利润率极限。因为v等于零,m的积累全部转化为c,则m/c趋向于零:
也即:当m不断变为c时,p'趋向于0。这说明,即使利润率等于极限利润率,剥削率无穷大,利润率也趋向于零。剩余价值率的提高不能证明一般利润率不会下降。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成立。一般利润率下降将导致经济危机的机理如下: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利润率下降→个别资本家为维持利润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家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更加提高→一般利润率下降,但资本供给过剩,变得更便宜,资本替换劳动→人口过剩;同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利润率下降→量的扩张以保证利润量→竞争加剧,垄断,资本集中→资本有机构成再提高→一般利润率再降→价值规律强制解决矛盾:经济危机爆发→危机调整了资本有机构成比率,经济复苏——再到下一个周期。
综上,结合增长模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一般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增长率下降导致经济危机。
一般利润率下降导致经济衰退和过剩,引发经济危机的逻辑是清楚的。不过,还有一个逻辑问题需要解决: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的,而一般利润率下降是个“长期的趋势”,如何引发危机的“周期性”?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利润率的缓慢变动与危机没有关系[1]167。其实,所谓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不能理解为“直线式”下降,平均利润率也是波动的,即在较短时期内有上升也有下降,这个波动正是导致经济周期的直接原因[8]213。
上图的逻辑是,利润率升到一个极点后,资本有机构成也随即升高,从而阻止利润率上升,开始反向运动;当一般利润率为零时,投资停止,经济进入谷底;经过一段调整然后平均利润率开始回升直至下一个周期的顶点。为N个周期后,最高平均利润率为“零”的点。由于此处没有了平均利润率上升的空间,在没有“外力”调控的前提下,整个经济体系崩溃。
坐标图中,有三条线:其中,斜线是各周期中的最高平均利润率的连线,为各时期平均利润率的“平均线”。曲线C为各时点的平均利润率线。和均用来说明一般利润率的长期趋势是呈下降趋势的,但这并不妨碍短期内平均利润率可以上升。正是短期内平均利润率的波动导致了经济周期的出现。由于每次经济危机的结束伴随技术更新和进步,在一个更高平均技术水平上起步,因而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也随着经济周期的出现而递次上升,由此导致了每次经济周期的“最高平均利润率”递减,这个递减的趋势就是所谓“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实际上,上图也可以看成一个经济周期模型。利润率的变化趋势就是经济增长率变化的趋势,不同只在于绝对数的差异,相对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马克思的增长模型也证明了这一点。把马克思的原始增长模型变形,可以导出一个包含利润率的模型[6]。
马克思的原始增长模型为
g=△k/(c+v)
如果我们将△k/(c+v)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m,则
g=(△k/m)·[m/(c+v)]
其中,△k/m=s,为剩余价值储蓄率;m/(c+v)=p',为利润率。代入上式,得
g=p's
即利润率与经济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
(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上面分析表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关键变量。而资本有机构成作为一个模型的变量与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产出比例”有类似作用,从某种角度说,它反映了增长模型中的“技术关系”。长期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技术进步。这就出现一个矛盾: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即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而模型表明的是技术进步导致了经济危机。
市场经济的增长和危机的过程正是这对“矛盾”产生和克服的过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积累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又是资本积累的结果。似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可是,模型却告诉我们,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趋于下降,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增长下降。如何认识这一“自相矛盾”的现象呢?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导致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技术构成反映了劳动节约的程度,同时“降低劳动力价值”,因而导致价值构成也提高。如果二者方向一致,就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动态看,虽然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劳动力价值降低的同时,单位商品价值也降低,即这意味着“C”也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降低,即它有与资本的技术构成反向变化的趋势,阻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但是,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速度与其引起的资本价值构成的正向变化和反向变化谁的变化快,就决定了最终二者的变动方向。由于劳动力价值V与C一同降低的同时,剩余价值在增加,积累在加速,新增资本中C的部分在更快的增长,显然,技术进步促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正向变化的速度快于反向变化的速度,即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论成立。不过这个解释并没有解决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矛盾”,产生矛盾的原因及矛盾的解决途径的秘密,要在“资本有机构成”内部去寻找。
(三)资本有机构成的“秘密”
资本家投资的目的是利润,如果没有利润自然就没有投资;因此,利润率下降导致投资下降比较好理解。但一般利润率为什么会下降呢?从利润率公式分析,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了一般利润率下降。可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资本构成包含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两个层面。所谓资本有机构成,是指资本构成的这两个层面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即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资本的价值构成不断提高;换言之,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不变资本的增长与技术进步正相关,而可变资本的增长与技术进步负相关。也即是,资本的积累速度快于工资(劳动力价值)的增长速度。我们还是从增长模型来分析变量q究竟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保证经济增长不周期性变化,或者不出现经济危机。换言之,寻找“持续稳定增长”的条件。
前面我们已经证明,剩余价值率与储蓄率提高短期虽然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但长期看不但不能提高增长率,反而加速经济波动。因为,s′、m′与q变化的相关性,即它们本身存在函数关系,因而先不考虑s′、m′的变换,集中分析q的变化。实际上,只要q不变,s′、m′则不变。而这三个变量都不变,显然,将有一个不变的增长率g。换言之,q不变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条件。我们还可以证明,持续稳定的增长率是价值公式中所涉及的所有变量c、v及m的增长率都相等,且等于总的价值(经济)增长率。
设资本构成不变,即c/v=△c/△v;故△v/v=△c/c=(△c+△v)/(c+v);由于前面的内容可知,(△c+△v)/(c+v)=g,所以,经济增长率g=不变资本c的增长率=可变资本v的增长率。同理还可证,g=剩余价值m的增长率。
这里把q称为“资本构成”,或者资本的价值构成,而不称为“资本有机构成”;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是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趋势的资本价值构成。q表示的是资本有机构成,则q不变意味着没有技术进步(资本技术构成不变)。没有技术进步的增长从长期看不但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冲突,实际中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研究经济增长时,一定以技术进步为前提。也就是说,在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能否使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成为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加速积累,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了增长中v的相对缩小和c的相对增大,也即资本有机构成一定不断提高。换言之,市场经济没有自动保证资本价值构成q不变的机制,也就是,市场经济中没有保证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条件,必然会出现经济周期,出现经济危机。
资本价值构成q不能保持不变的秘密在于:(1)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由于剩余价值m的越来越大的部分转为c,q的提高意味着分配给资本家的部分的增长率大大地高于分配给劳动者的部分的增长率,即△m/m>△v/v。(2)它反映了宏观经济中的投资大于消费的关系。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家的消费部分由于资本家人数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即使考虑资本家的消费,也是用于积累的部分增长远远大于用于消费的部分。这样,我们可以粗略地把资本价值构成的比例看成是积累与消费的比率,其变化趋势就是积累与消费的变化趋势。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意味着投资的增长率快于消费的增长率,即△c/c>△v/v,从而导致经济失衡。
设有“最优资本有机构成”存在,用q*表示。所谓最优资本有机构成,就是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保证经济最优增长的资本有机构成。当q<q*时,经济开始增长,且增长率递增,直至q=q*;当q>q*,增长率开始下降,直至增长难以为继;在没有外力作用前提下,随着q达到一个“极值”,经济危机爆发。经济危机通过消灭部分不变资本存量c,重新使q<q*,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
(四)经济增长“矛盾”的解决
市场机制是通过“危机”解决矛盾的。有无不通过危机解决的办法?
从模型分析,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在技术进步前提下,即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前提下,如果能让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则有一个不变的增长率g,如果能保持不变的q=q[*],则维持最优增长率。
资本技术构成提高保持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就是让经济增长率等于劳动者价值v的增长率,也就是工资与经济增长保持同等增长速度。这意味着劳动者分享利润,这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市场机制是不具这个功能的。这需要在市场机制外施加一个“外力”,即政府的宏观调控。当然,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可能完全做到这点,但能够做到使技术进步条件下,q值上升减缓,延缓危机发生;或者使经济周期的“波幅”缩小。
四、结论及政策思路
本文在严格假设条件下,即封闭经济和不考虑货币和信用条件下,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研究经济周期和危机的产生机制,并由此提出预防和调节危机的政策思路。马克思增长模型告诉我们,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技术进步条件下,市场经济中这是必然的,说明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解决危机的机制,需要市场机制外的“外生”调节变量。如果能在技术不断进步条件下,即在资本技术构成不断提高条件下让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说,让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宏观经济保持相同的增长率,则经济可维持稳定可持续增长,消除经济周期和危机。
按照这个思路,作为市场体制的“外生变量”的政府反周期和危机的宏观政策措施,应该围绕如何调高劳动者收入,使其增长率不致偏离经济增长率太远进行,即调节“资本价值构成”变量。纵观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反危机措施,都或多或少地围绕这个中心:如“最低工资制度”、“失业保障制度”、“劳动者利润分享制度”、“工会参与谈判制度”、“福利制度”、“收入调节税制”等,无不增加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我们可以把这些措施的结果看成是增加经济增长模型中的“v”,以达到调节资本价值构成跟不上资本技术构成增长速度的问题。除了建立和完善这些保障和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制度外,针对中国情况,还应注意如下措施:
(一)直接提高劳动力价值的措施。就是加大对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的投入,即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尤其加强对“低收入者”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投入,以提高劳动力价值本身,从而增加劳动力价值在总价值中的比重。劳动力价值比重的大小还与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关。在国际分工中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加工生产,进入低端产业链,而又高度外向型的产业结构是导致劳动者收入份额缩小的关键;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劳动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一方面制约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第三产业是“低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能降低整个社会的“资本有机构成”。
(三)反危机措施中通过“扩大投资”拉动需求,只是一个短期措施,有可能造成长期的更大问题。从增长模型分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消费需求大大缩减,信用体系遭到破坏,利润率极低,市场机制已不能拉动投资。经过“危机”的破坏性强制调节,通过公共投资,在短期内可启动经济增长;但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某些“无效”投资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性投资又可能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加快,生产更加过剩,为以后更大危机埋下隐患。所以,反危机应该“长”“短”兼顾,短期措施应立足解决货币和信用方面的危机,而长期措施应立足建立增长劳动者收入的长效机制。
收稿日期:2009-11-03
注释:
①这里是假定,实际上经济危机爆发中,经济增长率可能没降到“负数”。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经济增长率论文; 平均利润率论文; 剩余价值率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机理分析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收入利润率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宏观经济学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劳动生产率论文; 经济学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