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_软实力论文

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_软实力论文

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进程论文,实力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上绝大部分跨国公司属民营企业,中国民营企业经过20多年“引进来”的发展,现正在“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竞争。21世纪企业国际化经营将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未来发展进程中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发挥成为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焦点,而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驱动力将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在凝聚企业员工的力量、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诠释

“软实力”(SoftPower)一词最早由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指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在国际政治领域中通过非强制性的文化、理念和政策等无形的力量来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行为。对于企业而言,文化“软实力”则是指企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为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凝结、积淀的,并被广大员工认同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念、精神力量、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声誉、市场信用和品牌影响力。与硬实力相比,企业的“软实力”尤为重要,因为它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与竞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方式为:企业文化应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并释放员工的潜能,从而促进企业达成提高整体竞争力、内强素质目的的能力。企业文化“软实力”对外表现为:通过对公众利益、生态环境、社会进步负责任的良好的企业社会美誉度、公信度占领利益相关各方心灵以获得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环境、公众评价环境、人际和谐环境并由此打造由其品牌、服务、诚信所构成的在利益相关体心目中强势持久的影响力、感召力和辐射力,以获得外塑形象能力。卓越的企业文化“软实力”能够塑造企业的优良形象并促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高,是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深层灵魂。

企业文化则是基于衡量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文化“软实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基础和灵魂,也是企业“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精神动力。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兰·普教授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软实力’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正在超越传统‘硬实力’而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日益强劲和我国经济活动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民营企业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具活力的力量,一直以来以改变求生存的民营企业需要在这个变化的大环境中寻求自身生存的全新战略。而提高民营企业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亲和力、感召力并以此为基础铸就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竞争力,以求嵌入较为适应民营企业发展的国际空间来谋求自身的更快发展,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民营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战略取向。因此,要在国际舞台与其他国家经济体相互合作、同台竞技,建设具有自身特色并融合到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中去的企业文化,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财富增长的力量之源,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的制胜之道。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以参与并适应世界竞争,其实质也是一场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即重塑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崭新企业文化。

二、建立兼容并蓄的中国特色民营企业文化

(一)建立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近年来一些视中国国企如洪水猛兽并屡屡阻塞中国国有企业并购路径的一些西方市场经济体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带来了很大困扰。在此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走向却显得越来越重要,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企业外向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在迅速提升,开始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一支生力军。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舞台立足和长足发展就需要扬长避短,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企业竞争的众多因素中,“软实力”是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软肋,增强“软实力”正是中国很多企业必须努力补上的一课。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成为了世界企业文化的主流。而我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一直缺乏建立在现代商业精神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和现代经营理念,更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所以在国际舞台上仍处于低端的企业形象。在跨国经营中,只有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符、能为所有员工拥护的企业文化,并把这些文化宣传和渗透到企业内部和外部,形成一种影响力,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取得立足之地。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源于本国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是企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依托于企业创立和发展壮大的历程和经验总结,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助于企业发展的信仰和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所生成的行为规范和经营风格,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和形象,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二)发达国家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如何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是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步伐,研究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文化,以借鉴其经验和启示,实现我国民营企业逐步融入现代化的国际经济生活中去,并体现自身文化“软实力”特色,以获得长足发展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企业文化中亦能体现出民族精神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延伸。具有西方管理文化特色的美国企业文化“软实力”和代表东方文化特色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是世界经济体中最为典型和卓越的企业文化代表,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日本文化是极具自身特色的文化实体,体现在企业文化“软实力”方面依然能看到它自身的特点。日本文化是极具保守性和兼容性特色的文化模式,大和民族虽极力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鲜明特性,但也非常善于兼收并蓄外来文化。它的保守性表现在:它把中国儒学思想的本质“仁”嬗变为“忠”,把“忠诚”看成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在企业实体中将这种忠诚要素演化成企业内极强的凝聚力,并通过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的表象形式得以强化。它的兼容并蓄表现在:根植于日本民族内心深处的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劣导致的与生俱来的生存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而触发形成的国富民丰、发奋图强、拼搏进取精神,使得大和民族具有了强烈的学习外来文化的渴望,从最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痴迷学习到近代世界经济形成过程中疯狂吸纳英美的理性文化和实用主义哲学,使得日本形成了非常独特的近乎完美的中西合璧式的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软实力”领域表现为,虽然日本多数企业在纯技术领域和理性规范化管理方面与美国有差距,但是独特的中西合璧式企业文化使日本企业在人才开发与利用,员工积极性调动、协作与复合性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文化“软实力”之强大有目共睹。

2.企业文化虽发源于日本,但最终形成系统的理论是在美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终极目标。首先,美国非常注重个人主义,这与美国是没有封建历史束缚的移民国家,而移民必须自立自强才能求生存的内外在影响因素有很大关系。个人主义使得美国的文化中逐渐具有了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特色,美国企业非常尊重员工的个性发展,崇尚个人自由,尊重个人价值,激励了人们的竞争、创新和冒险精神,创新是美国企业精神的核心,在美国商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要么创新,要么灭亡”。其次,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培育了美国人的务实精神,认为“有用就是真理”,注重实际效果,少有形式主义,美国的务实精神导致其喜欢用数量来评价事物,关心效益指标,为了获得最高效率。最后,美国文化中的理性色彩还体现在其制度大于人情的特点,美国企业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工作标准,分工精细,职责明确,公司管理人员在实施制度时不太讲究情感和面子,注重的是契约关系而非亲缘关系。

(三)打造具有自身特色适应国际竞争的民营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而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民营企业应该做的是:首先,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以至今仍强烈影响着国人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中华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为基础,扬弃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比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折射出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民族精神。同时,吸收发达国家企业文化管理的科学思想和优秀文化精华,例如,吸收和借鉴日本企业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团队意识等的合理内核以及欧美国家企业文化中英雄主义式的冒险精神以及理性化思维、规范化管理和开放性创新的思维模式。其次,构建能够有效发挥引领和整合作用的民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培育和建立起良好的能令企业发展常青不败的具有核心凝聚和塑造功能的文化氛围、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普遍缺乏对所在国或所在地文化的理解以及将其与自身企业文化相融合的能力和意识,即缺乏文化整合能力。中国民营企业若不能迅速成长并促使自身与相关利益体所处文化氛围的有机整合,就将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领域面临生存危机。

基于对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思考以及对美日两国经典企业文化“软实力”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或许较为成功的能够应付全球性的激烈竞争并能取得优势地位的企业模式,是将日本人的合作和忠诚的精神与美国人富于想象和创造的能力结合起来,并充分地融合才能形成最佳的企业文化模式。诚然,由于母体文化不同,这一目标很难实现。但无论如何,我国民营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仅与美日相较都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在建构迈向国际化民营企业文化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任重而道远。

三、民营企业需要外树形象、内铸精神、打造现代企业文化理念

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需要对内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释放他们的潜能,以提高企业整体战斗力。在企业内部要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激发和造就人才,对外要有对公众和社会负责任的心态去营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本身就提倡人本主义色彩,强调诚信负责的精神,这些都与西方主流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强调对客户与自己诚实守信的商业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以人为本”铸就企业现代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基础,也是企业在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的重要精神要素。现代管理特别强调人的因素和人本管理。自古以来,中国的思想家和当政者都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历代统治者都把“重民”作为基本的国策。“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始于古代,承袭至今。现今,我国企业一直在追求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和模式中的“以人为本”观念,是与国际社会的理论界日趋认同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获取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现代管理思想——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相一致,因而具有不容置疑的现代价值。

但有必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述的“以人为本”在大多数条件下所指的是群体意识和力量的发挥,而非个人力量。这导致传统的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并出现违背现代意义上“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以及个人作为最积极行为主体所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科学认识,甚至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具体表现在:浓厚的家族式经营色彩,个人独断专行;忽视激励,管理层与员工关系疏远,少有感情沟通,缺乏团队凝聚力,企业成员相互间缺乏竞争性,参与决策的愿望不高,管理者素质普遍不高等方面。这些突出体现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之处。

现代企业管理中应体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的人文精神,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推行“以人为本”管理,既要满足员工物质生活需要,更要注意满足员工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环境,设立多种激励机制,以促使员工在企业中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荣誉感、成就感,使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以诚信为本塑造企业负责任的社会形象

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是负责任的企业,才能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打造需要强调企业的伦理责任,把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社会道德责任结合起来。首先,已经经历了数百年市场经济的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了诚信经济时代,大都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诚信作为商品,成为个人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通行证,讲诚信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有调查显示,失信仅次于腐败,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诚信危机必然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企业诚信文化“软实力”不足在生产经营上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失信行为,损害消费者利益失信行为,经济领域出现的这些严重的信用危机逐步从经济生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使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局面恶性循环,迫切需要加强企业诚信文化“软实力”建设。企业应该追求利润,但其利润应该是“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企业更应该对包括消费者和社会大众以及事关人类整体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体现负责任的姿态和体现出相应行为。尤其是在国际化日盛的今天,塑造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领域的外部新形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身的长远发展。如果企业能创造性地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包括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并能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外部形象,达到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稳定的心理归属感的目的,并由此铸就良好的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何将柔性的文化理念更好地融入刚性的企业制度,形成自我核心价值体系,仍需艰难探索。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一步成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民营经济将逐步成为中国民族经济的主体力量。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还只是开始,在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必由之路的今天,中国企业面前的道路坎坷不平,任重而道远。

标签:;  ;  ;  ;  ;  ;  

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软实力研究_软实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